<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09 11:57 原文鏈接: 樊春海談DNA納米基因芯片:體現了現代科技的交叉性

      DNA納米技術是利用DNA的分子性質,構建出可操控的新型納米尺度聚集體或超分子結構。此時,DNA的作用不再是遺傳物質,而是作為結構模板,或是作為計算工具。前不久,中科院院士賀林、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樊春海等人便利用DNA納米技術,開發出了DNA納米基因芯片,可以用來檢測疾病,并大大提高了基因檢測的效率。相關工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上,以及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納米技術領域影響很大的Small雜志上。

      記者:有人將你們的新發明稱為“DNA納米中國芯”,您怎么看?

      樊春海:確實有媒體朋友這么叫,我個人覺得不太合理,因為“中國芯”的概念容易讓人誤解為是某種電子產品。我更傾向于稱其為DNA納米基因芯片。這項成果與我們之前所做的“中國DNA地圖”有很大關聯。

      記者:這兩者之前有哪些聯系呢?

      樊春海:早在2006年,在賀林院士帶領下,“創作”出了一幅長150納米、寬120納米、厚2納米,分辨率6納米的“DNA中國地圖”,人眼必須通過原子力顯微鏡才能看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不對稱的二維DNA圖形。這張“地圖”就是借用計算機芯片的概念,其本身實際為一個基因芯片。我們便想讓這個成果運用到生物監測當中去,這也為開發DNA納米基因芯片打下了基礎。

      記者:為何說DNA納米基因芯片提高了基因檢測的效率?

      樊春海:在這塊基因芯片上布滿了基因探針,基因探針就是一小段單鏈DNA,可以用來檢測疾病,以及發現與遺傳病、傳染病相關的一些情況。基因芯片借用了計算機芯片的概念,就是將眾多基因探針集成到一塊硅片上面,我們制作的DNA納米基因芯片就是將硅片去掉,直接利用DNA編織成一個納米尺度的基因芯片,上面布滿了基因探針,完全存放于溶液中。

      以往科研人員進行基因檢測時,大多利用硅片或玻璃作為載體進行,因為載體面積大,導致這種方法效率不高,而我們開發的這種檢測方法,是在溶液中的DNA本身進行,這種檢測方法可以在1毫升的溶液中檢測上億個基因探針,效率大大提高。

      記者:為何要將基因芯片做成中國地圖形狀呢?

      樊春海:當然也可以講基因芯片做成長方形、正方形等多種形狀,但這樣一來還得給每個基因探針進行編碼,了解其具體位置。做成地圖的優勢就在于定位,我們在基因芯片上做DNA檢測時,可以了解到包含不同信息的基因探針的具體位置在哪。

      比如,當我們在檢測某一種疾病的時候,位于“北京”位置的基因探針出現光學或力學方面的變化,這說明這個基因探針包含這種疾病,我們就能利用物理技術迅速的確定這個探針的具體位置。

      記者:聽上去這個基因芯片包含了多個學科?

      樊春海:DNA納米基因芯片體現了現代科技的交叉性,比如我們研究團隊里就有來自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而開發出的這種芯片包含了多個學科交叉的合作效益,實現了納米技術、生物醫學和計算科學等多學科交叉。

      記者:這項成果有哪些應用前景?

      樊春海:未來應該主要應用于檢測基因帶有的各類遺傳性疾病、傳染病等。比如未來可能出現這樣一種場景,就是任何一個人提供自己的基因片段,就可以檢測出其基因中可能帶有的各類疾病隱患,如果已經患病,可以了解其病癥未來的變化趨向,癥下藥;如果還未得病,就可以針對可能會患的某種疾病進行提前預防;醫生和科研人員可以提前針對患者可能發生的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或者進行相關藥物研制。

      人物介紹:

      樊春海,1974年生,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相關文章

    樊春海上任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院長

    據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網站消息,樊春海院士已任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近日,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換屆任免宣布會召開。會上,上海交大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仰頤宣讀了學校的任免通知:聘任樊春海為化......

    基因芯片的背景介紹

    高通量、全基因組的DNA芯片已經成為生物領域十分有用的工具。然而,芯片實驗產生的數據量日益增長,由于不同的分析方法,會得出不同結論,因而分析起著關鍵作用。基因芯片分析就是為了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從這些芯......

    用于活細胞分析的DNA納米結構|JACS

    基于DNA的探針由于能夠識別核酸和非核酸靶點、易于合成和化學修飾、易于與信號放大方案接口以及固有的生物相容性,構成了一個多功能的生物測量平臺。在這里,美國西北大學ChadA.Mirkin教授等人提供了......

    用于活細胞分析的DNA納米結構|JACS

    基于DNA的探針由于能夠識別核酸和非核酸靶點、易于合成和化學修飾、易于與信號放大方案接口以及固有的生物相容性,構成了一個多功能的生物測量平臺。在這里,美國西北大學ChadA.Mirkin教授等人提供了......

    中科院新晉院士樊春海:我是“學而知之者”

    樊春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上海市政協委員。2019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6歲,他獲得南京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33歲,他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

    上海交大樊春海入選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8月1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詳細名單),共181人入選。其中,化學部共28人入選,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教授就是這28個入選候選人之......

    上海交大樊春海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選

    2019年8月1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詳細名單),共181人入選,其中化學部共28人入選,香港浸會大學蔡宗葦就是這28個入選候選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

    上海交大樊春海團隊研制出單分子DNA巡航機器人

    蛋白質機器是細胞內發揮生理功能的重要單元。而化學家一直努力在試管中設計與合成人工分子機器,來模擬生物體內的天然分子機器的功能,并利用人工分子機器來構建單分子機器人等。分子機器研究領域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

    個性化給藥!基因芯片了解一下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

    基因芯片原理

    基因芯片(genechip)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芯片的測序原理是雜交測序方法,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核酸序列測定的方法,可以基因芯片的測序原理用圖11-5-1來說明。在一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