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由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承擔的“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水環境遙感應用分系統”項目詳細設計評審會議在該中心召開。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王橋副主任主持評審會,環保部有關專家及項目監理、總集參加會議。
專家組在聽取了項目概要及詳細設計的匯報后,就系統研制中的一些重要環節和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專家組對該系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詳細設計等報告文檔格式規范、層次清晰、內容全面,分系統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界面友好,滿足用戶單位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在水環境遙感業務化運行方面的各項需求,一致同意該項目詳細設計通過評審。
當日上午,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吳國增等一行參觀了中心密云衛星接收站,并觀看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數據接收和實時快視情況,吳國增對中心準確及時接收和傳送環境衛星數據表示感謝,稱這大大支持了環保部的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
“水環境遙感應用分系統”是環境保護部正在建設中的“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環境應用系統”中專門負責水環境遙感應用的地面分系統,主要針對流域水體污染監測的實際需求,以環境衛星數據為主要數據源,兼顧其他衛星數據及地面監測數據,對大型內陸水體、主要河流河口水體、近岸海域水體、城市飲用水源地、工業熱污染源、非點源污染等地表水體污染遙感信息進行獲取、處理、分析、和應用,實現水體污染主要指標的遙感動態監測和水環境遙感產品的生產,進而快速、客觀、準確、全面地評價流域水體污染狀況及其變化特征,為流域水環境監測與管理提供遙感信息與技術支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在線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在過去20年間,植被覆蓋的增加加強了全球水可用性,但水文影響超出了發生植被變化的區域。該論文稱,全球植被覆蓋近年來發生了許多改......
水環境動態性是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在水域生態系統的主要交叉研究主題之一。根據水域生態系統邊界特征,水環境動態性關聯機制包括外部和內部兩方面,一是從環境科學角度看水環境動態性受到系統外部因素的驅動,例如流域......
近日,廣東省珠海生態環境監測站水環境監測設備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公告,本次中標金額1,580,000.00元,中標產品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和測氡儀,中標的儀器品牌分別是安捷倫、Perki......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2022年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緊盯汛期水質明顯......
2014年,聯合國提出了17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對未來農業綠色發展、城市化發展、水資源保護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可持續與協同發展提出了......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2021年1-10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6%,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水生態環境......
細菌的耐藥基因是自然環境中新出現的一種潛在威脅。細菌獲得耐藥基因,將損壞抗生素治療的效果。同時,耐藥基因可通過水平基因轉移(HGT)從一種細菌轉移到另一種細菌。但是,目前水環境中耐藥基因與細菌之間的相......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
隨著國家對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視,構建面向精準化、信息化的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就成為了當務之急。當前我國亟待構建面向以水生態健康、排污許可、流域一體化為核心的現代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支撐我國水環境管理模式的戰......
目前在水環境質量檢測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檢測技術的進步,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檢測逐漸偏向于痕量化以及微量化,尤其是部分污染物,本身水體中含量較少,但對水體的影響以及水生物的影響較大,其檢測也就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