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寧血鉛事件懸疑依舊未解
到底誰在撒謊
近日,安徽懷寧血鉛中毒事件被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血鉛檢測“初篩檢測”與“確診檢測”。結果為何迥異?重污染企業為何緊鄰居民區?不符合環保標準又為何能長期“試生產”?帶著這些疑問,《法治周末》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媽媽,你幫我給老師打個電話,告訴他把這幾天發的卷子和練習題郵寄過來,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聽著10歲兒子飛揚的叮囑,母親的心揪緊了。“我的孩子很努力,是個好學生。聽到他鉛中毒含量這么高,我都蒙了,不知道以后怎么辦”。
1月8日上午,《法治周末》記者來到安徽省省立兒童醫院,值班人員告訴記者,住院部7層為懷寧血鉛中毒兒童治療專區。記者來到這里,立刻被患兒家長圍住。
從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1月5日,沸沸揚揚的“懷寧血鉛事件”中,已有307名兒童到省立兒童醫院進行了血鉛檢查。檢測結果,有228名兒童血鉛含量超標,其中23名已住進省立兒童醫院。
兩家機構檢測結果迥異
1月5日,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安徽省衛生廳的《關于懷寧縣兒童血樣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匯報》顯示,23個孩子的血鉛結果正常。
對此,圍住《法治周末》記者的家長們表示“不相信”。他們拿出之前省立兒童醫院的檢測結果作對比。
根據國際兒童血鉛診斷標準,每升0至99微克為正常血鉛標準,而100微克至200微克每升為鉛中毒。
《法治周末》記者看到,10歲患兒黃飛揚去年12月31日省立兒童醫院檢測血鉛的結果為“387.6微克每升”,1月5日疾控中心檢測結果為“<50.0微克每升”。
疾控中心這次血鉛檢驗中,血鉛含量最高的孩子黃袁艷的檢測結果為73.2微克每升,之前在省立兒童醫院的檢測結果為392.7微克每升。
“省立兒童醫院和省疾控中心到底誰在撒謊?”家長們非常困惑。
家長們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當時他們問省立兒童醫院,兩次檢驗結果差異為什么這么大,“他們開始說醫院沒有檢測設備,只有疾控中心才有,疾控中心的檢測更準確”。
而到了1月7日,安徽省衛生廳的說法是,省立兒童醫院和省疾控中心的檢測都符合衛生部相關規范要求,結果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者的方法、標準不一樣。省立兒童醫院采用鎢舟原子吸收法,標本為末梢血,是一種初篩檢測;省疾控中心采用的是血中鉛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標本是靜脈血,是一種確診檢測。
言外之意,造成結果迥異的原因是一為“初篩檢測”,另為“確診檢測”。
采訪過程中,省立兒童醫院主任醫師華山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對于兩次檢測結果差異較大的原因與檢測時間不同也有很大關系。醫院初次檢測是在去年12 月20日到31日,而疾控中心檢測是在1月5日(取血后送往疾控中心)。“我們之前處理過一起血鉛中毒事件,當時我們與省疾控中心一塊做的,采取同樣的標本,當時結果是一致的。而且這兩種檢測方法都是經過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
目前,官方稱23名患兒血鉛指標已“恢復正常”。對此,患兒家長說:“從開始到現在根本就沒用過藥。孩子入院之后做了一系列檢測,每個孩子抽了3至4次血。”“沒吃藥就能好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用藥可以,但應該有個專家給一個詳細解析,治療的過程、治療的副作用。”
對于家長們的質疑,華山表示,血鉛超標的對象一旦離開所處的環境,其血鉛可能在短期內適度下降。這些孩子年齡非常小,代謝旺盛,所以排鉛速度較快。而且,這些孩子的血鉛超標普遍處在中度偏低的范圍,所以在5天至7天之內降到正常是可能的。
“我們沒有進行藥物治療,但我們對患兒家長進行了指導,讓他們在飲食、飲水方面進行了一些干預措施,比如適當喝牛奶等,起到排除體內鉛毒的效果”。
黃飛揚的母親感到很無奈:“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誰說的是真話。我寧愿相信我的孩子是健康的,可是如果這是個謊言,他以后怎么辦。”
多數患兒被拒絕收治
家長們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我們那里,超標但沒達到250微克每升的孩子很多,醫院都不收”。
根據國際兒童血鉛診斷標準,每升0至99微克為正常血鉛標準,而100微克至200微克每升為鉛中毒。“主治醫生告訴我們,250微克每升以上屬于中度中毒”。
也就是說,鉛含量在每升100微克到250微克之間屬于“輕度中毒”的鉛超標患兒被拒之門外了。“人太多了,如果100多微克的也來,醫院就住不下了,249微克的都不讓住院。”家長們說。
《法治周末》記者得知,1月4日,家長丁春男因為還在哺乳期,懷疑是自己鉛中毒后,通過母乳傳給孩子,所以也做了檢測,結果為每升210.40微克。她的兒子只有7個月大,血鉛含量已經達到每升247微克,但因為在每升250微克以下,醫院拒絕收治。
丁春男的丈夫曹開明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這孩子臉色發黃,經常感冒,而且反應遲鈍。”提到孩子,曹開明眼圈發紅。
鄰居家12個月大的小男孩正在旁邊玩耍,孩子的父親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總是肚子疼,這么小的孩子脾氣暴躁,總摔東西,后來我們才知道是鉛中毒的癥狀!”
家長黃建設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和妻子都在石家莊打工,得知鉛中毒的事情,感覺像晴天霹靂一樣,立刻趕了回來。
他的大孩子今年上初三,準備中考。“上半年就感覺孩子不對勁,老師先發現孩子上課打瞌睡,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他們班里的同學就查出3個每升250微克以上的。”對于250微克每升以下不予收治的做法,黃建設感到不滿。他說,很多血鉛超標但在250微克每升以下的孩子還在上學。
環保局參與引進污染廠
1月5日上午,懷寧縣就高河鎮新山社區兒童集體血鉛超標事件通報稱,初步認定,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超時違規試生產,是造成此次血鉛超標事件的主要原因。
目前該公司已被強制斷電停產。
資料顯示:“懷寧縣環保局于2007年4月會晤有關金融單位聯合赴浙江招商談成此項目。預算總投資3000萬元,現已到位投資2000萬元。懷寧縣環保局作為招商引資單位之一。”項目于2008年12月2日建成并經過縣環保局同意進行試生產,至今未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
其中2008年12月形成年產100萬套極板能力,剩余年產200萬套極板生產設施于2010年11月建成。
懷寧縣環保局環境監測大隊大隊長劉豐說,去年9月就曾發文要求該廠停產整改。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亮表示,懷寧縣環保局一個多月前又向該公司下發了停產整頓通知,公司已停工一個多月。
但附近居民說,博瑞公司一直在偷偷生產,“我們發現它煙囪冒煙,燈光也是亮著的”。
《法治周末》記者來到博瑞公司,廠大門緊閉。廠區門口顯眼的位置有一塊牌子,是“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效果圖”,上面寫著,掛點領導: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程輝;服務責任人:縣招商局局長高紹文。
博瑞公司工人曹開明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出了血鉛中毒事件后,公司停產,工人都被解散了。他已經在公司工作5個月左右的時間。“十幾道程序,每個程序都會有污染。”他說,平時在工作車間,地面的鉛粉塵可以達到1厘米厚,呼吸的空氣也十分渾濁,鉛粉塵“肉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公司的工人就是在沒有什么有效防護的條件下作業。“我可以肯定地說,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工人鉛中毒!”
《法治周末》記者拿到的安慶市政府文件顯示,2010年8月,省環保廳在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要求安慶市環保局責令企業停產整改。但該企業在未向安慶市環保局申請的情況下擅自恢復生產。該文件同時指出,“懷寧縣環保部門把關不嚴,對企業長期違法試生產未采取有效措施,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
目前,懷寧縣環保局局長趙一平已經被停職。
管委會改變土地用途
安慶市政府方面表示,懷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擅自改變土地用途,于2007年12月將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北邊衛生防護距離(500米)內開發規劃確定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居住用地,安置160戶、525人。
此前安徽省懷寧縣環保局副局長吳延圣說,“鉛酸蓄電池(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應該是500米”。
實際上,出現血鉛超標兒童很多都來自新山社區,這個社區與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之間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工廠生產車間與居住區衛生防護距離最多只有100米。
居民們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平時他們是不敢開窗戶的,因為“一打開全是灰,早上排放的時候都像下霧的一樣。廠里面兩個大煙囪,含鉛的粉塵就飄下來。”他們說,就是在屋里,窗臺上也常常有一層厚厚的灰,后來才知道是含鉛的有毒物。
2011年1月5日、6日,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制定了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所在地周邊1公里范圍內鉛污染水平監測方案,布設了眾多監測點,并采集土壤、地表水樣品,同時對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廠區內也進行了土壤采樣監測。目前樣品正在監測分析中。
新山居民們對《法治周末》記者說:“不只是孩子,我們大人可能中毒更深,誰來解決。誰來告訴我們真相。”
近日,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發布《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第七批醫療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告,河南海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約597萬元項目中標該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鄭財招標采購-2022......
近日,河南省兒童醫院發布《鄭州兒童醫院第七批醫療設備采購項目招標項目》,預計花費近1700萬元采購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機、液質聯用儀、微量元素分析儀等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名稱: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近一半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樣本有慢性鉛中毒跡象。據美國《科學》雜志17日報道,美國非營利機構科學保護全球組織研究人員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測量1210只白頭海......
北京兒童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倪鑫近日做客北京城市廣播時透露,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兒童醫院門急診238萬余人次,較2017年同期下降13.3%;同時,出院68628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8%;手術2......
春季是過敏疾病的高發期,皮膚紅腫、噴嚏不斷、眼睛發癢、咳喘連連都成為讓人們苦惱的常見癥狀。4月15日,知乎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健康中國”聯合舉辦了過敏主題線下分享活動——知乎鹽沙龍“春來病起,醫生助......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獲悉,為加強抗菌藥物管理,遏制細菌耐藥,《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2017-2020)》正式發布,將力爭用5-10年改善抗菌藥物濫用的狀況。圖片來自互聯網兒童......
山西省兒童醫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于1982年,至今已經有35年的歷史。1999年被山西省衛生廳評為山西省醫學重點實驗室,2012年成為“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CARSS網)山西省分中心”,2015年被中......
昨日,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內掛出通知稱“全部窗口取消掛號”。記者在兒童醫院現場了解到,此前可掛號的收費窗口及各樓層收費掛號處從今天起均取消掛號服務,門診一樓保留一個預約窗口,預約未來7天的號源,當日號不......
電鏡下觀察大黃酚10.0mg/kg鉛中毒仔鼠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胞核清晰,可見線粒體、微絨毛、吞飲小泡。以往研究表明傳統中藥大黃的主要成分大黃酚可以改善鉛中毒造成的成年小鼠的學習記憶障礙。中國河北北方學院......
記者從預防鉛中毒國際宣傳運動周活動中獲悉,對全球兒童來說,鉛中毒仍是最重要的環境衛生擔憂之一,含鉛涂料是造成兒童鉛中毒的主要觸發點。世界衛生組織呼吁涂料企業避免使用含鉛涂料,讓兒童健康成長。據了解,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