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10月,是中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合作共建、聯合資助、共同管理的一個國際化研究機構。其建所宗旨是:致力于與實驗科學緊密結合的計算和理論生物學研究,補充完善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和馬普研究所的科研系統,傳播科學知識,培養造就人才,以簡潔優美的語言解讀生命玄機,為推動生命科學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研究所依托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在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方面借鑒了馬普學會所屬研究機構的有益經驗。研究所享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完全自主權,其進行科學研究的主體是實驗室和青年科學家小組。實驗室主任和青年科學家小組組長由研究所的核心委員會在世界范圍內遴選產生,實驗室主任同時為研究所所長。由所長組成的所長委員會實施對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并對研究所理事會全面負責。同時,研究所的發展及所開展的科學研究工作受到來自世界范圍的科學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依據國際標準進行的持續質量監控,以保證研究所科研工作的質量和發展方向。
成立以來,研究所積極探索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努力加強研究所的人才隊伍建設、學科方向建設、科研條件建設,大力推進國際合作,積極構建靈活高效的科學管理體系,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研究所已初具規模,基本架構已經形成,開始步入一個健康成長、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研究所現已擁有來自9個國家包括科研、管理、支撐在內70余人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云集了一批世界范圍內從事計算生物學研究的優秀科研人才。目前,研究所已有4名實驗室主任(所長)、3名青年科學家小組組長和11名課題組長(PI),他們共同組成了伙伴所的科研骨干隊伍,其成員全部為國外引進人才,其中外籍人數占到68%。在讀碩博連讀研究生39人,其中博士生12人,另有2名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生。在站博士后6人,其中4人為外籍。
在科研能力建設方面,研究所已建立了組合數學與幾何學、計算基因組學、調控基因組學、生物物理學4個實驗室以及比較生物學、蛋白質力學與進化、植物系統生物學3個青年科學家小組,圍繞數學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科研陣容和學科發展方向。
在科研產出方面,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科研成果初見端倪。現已累計發表論文60篇,有50篇論文被SCI收錄,平均影響因子達到5.265,出版專著2部,承擔國家各類科技計劃項目9項。
在科研條件建設方面,研究所構建了Apple 和Linux兩套計算系統,計算生物集群系統規模已經擴大到200個運算節點,擁有1200個高性能CPU核,基本具備了處理海量生物信息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支撐計算生物學研究的條件平臺。同時,研究所整合所內資源,建立了用于輔助性“濕性”實驗和用作國外訪問學者客座研究的Uli Schwarz 實驗室。
在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研究所先后與10多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研究機構以及國內的數十家單位建立了緊密聯系,開展了實質性合作。已累計接待國際訪問學者160余人,應邀來所講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3人,舉辦生物數學、結構生物學等10多期公開培訓課程,培訓國內外學生500多人次。
研究所成立來的發展實踐已受到了世界同行的熱切關注,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為世界科學家從事計算生物學研究的國際平臺作用日益彰顯出來,在引領我國新興交叉學科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地址:中國上海市岳陽路320號
郵編: 200031
電話: +86-21-54920452
傳真: +86-21-54920451
網址:http://www.picb.ac.cn/chinese/index.shtml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5日宣布,該部啟動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將與東盟各國共同推動科技合作蓬勃發展,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當天,第10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廣......
日前,科技部網站部領導信息更新顯示,邵新宇不再擔任科技部副部長,轉任地方省級黨組成員;龔堂華不再擔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組長,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轉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技術普及司司長吳遠彬5日表示,要特別強調加強科普創作,要推出一批感染力強、影響力大的科普作品,特別是要以滿足公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科普作品的原創能力。國新辦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5日指出,發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要把網絡科普隊伍作為重要的新生力量來支持和培育,引導及傳播正能量,增強科學性,更加便捷地服務廣大群眾。國新辦5日舉......
國新辦5日舉行新時代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發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要把網絡科普隊伍作為重要的新生力量來支持和培育,引......
由中國科技部等九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對外公布,引發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該方案制定的目的、意義以及定位與編制原則等情況,回應媒體提問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3.shtm正值習近平總書記致青藏科考賀信五周年,8月19日,科技部、中科院在青藏高原研究所召開......
國科發規〔202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國科發規〔202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教育廳(教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交通運輸廳(局、委)、農業農村廳(委、局)、衛生健康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