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21 09:15 原文鏈接: 封穎:培養和造就科技領軍人才小議

      去年早些時候,筆者赴韓國參加了第一屆“邁向生態未來的綠色浪潮”中日韓青年科學家論壇,并榮幸地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韓國總統李明博和時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接見。三國領導人指出,青年人是未來社會的領袖,將在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中發揮引領作用。

      何謂引領?何謂領軍人才?領軍人才與一般人才的最大區別是什么?青年人才如何成長為領軍人才?領軍人才與一般人才的區別不僅在于專業水平的高低,更在于領導力的高下。那么,如何培養和造就科技領軍人才呢?

      第一,必須具有跨學科、多學科、大尺度的融合性學習能力。此番與會的中日韓青年科研人員大多是學環境、能源的,但細究起來大家都是做的不同分支和方向,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知識范圍,很難聽懂別人的演講,更難以產生體會、聯想和啟迪。科研有“無形學院”這一說,也就是說科學家不但要學會與同行分享信息、討論研究、尋求幫助,更要懂得如何在大科學的旗幟下和不同領域的人學習,以促進科學知識的增長和自己職業生涯的提升,這就是更高境界的學習能力。從科學史的角度來看,百年諾貝爾獎有41.02%的獲獎者屬于交叉學科,尤其在20世紀最后25 年,95項自然科學獎中,交叉學科領域有45項,占獲獎總數的47.4%。現代腦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創新往往源于激情驅動下的直覺思維。創新思維的基本規律是從以猜想為始的形象思維,經由大跨度的聯想思維,到以論證為終的邏輯思維。科技創新人才從融合中來,單一學科的知識已經無法應對時代的變化;真正重大的創新性成果的起點,往往需要人們突破現有的范式,要跳出框子進行思考,所以創新型人才應該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有綜合分析能力。

      第二,必須具有自我表達和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當今,無論是高校學習,還是國際會議,普遍都采取研討方式,由一個問題導入,參會者闡述自己的觀點并進行互動討論,很少再有照本宣科。這就要求很高的表達自我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第三,必須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妥協、寬容的品格。人是社會的動物,必須懂得以合作、妥協、寬容的態度和別人配合才能成功,這是培養團隊精神所必需的。作為科學研究的領軍人物,必須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因為整個組織面臨的問題需要大家的群體智慧來解決,而這在中國的教育中似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個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妥協、寬容的品格的人,更能夠克服事業和生活中的艱難險阻,增加成功的幾率。而這些品格從其對待他人和組織的態度中就能鮮明體現出來。這樣的人,對社會和他人的理解力也更強,是“領導力”的組成基礎。

      第四,必須具有多元化思維和開闊視野。在人類歷史上,地處交通要道和沿海的港口城市總是要比處于單一文化背景的城市繁榮和發達,過往商賈帶來的不同想法為新觀念和創新力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創新研究表明,在95%(甚至更高)的情況下,一個領域的創新解決方式常常是從其他領域轉換而來的。創新力更容易在多元文化和多樣化的環境里形成。人們在這樣的環境里能夠接觸到大量不同的理念,從而更容易開發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遇到問題時,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即時貼的發明。美國3M公司有一位研究員想發明一種黏合力非常強的膠水,但實驗得到的只是一種黏合力很差的液體,根本無法用作膠水。后來他發現人們有這樣一種需求:把便條或書簽貼到桌上或墻上,并且在需要時還會隨時揭下來 ——他此前發現的黏合力差的液體不正可以派上用場嗎?因為思考角度的不同,一種險遭廢棄的技術促成了即時貼的發明。

      融合、溝通、合作、開闊,也許就是科技領軍人才的基本元素吧。

      (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相關文章

    河南省科技廳公示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受理情況

    2023年度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受理情況公示根據省委人才辦《關于開展2023年度“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申報工作的通知》(豫人才辦〔2023......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全文如下。為落實《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

    曹雪濤:培育高水平醫學領軍人才

    “百年華誕,是協和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協和發展的新起點。建設健康中國,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醫學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醫學人才隊伍,為保障國民健康并推動醫學發展奠定知識與......

    全國科技領軍人才聯盟(創新)理事會成立

    9月25日下午,全國科技領軍人才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嘉興舉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呂金虎任全國科技領軍人才聯盟(創新)理事會首屆理事長。全國科技領軍人才聯盟是以“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和“萬......

    2018年度領軍人才和科技新星入選名單公布

    9月21日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入選人員名單領軍人才工程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

    環保部授予118人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稱號

    關于分別授予陳呂軍等118名同志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稱號的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各有關單位:為貫......

    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首批通過驗收

    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重點人才工程,是實施科技人才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項目帶動、產學研用結合、國際合作交流等形式,培養造就科研水......

    27人入選“科技北京”百名科技領軍人才名單

    23日舉行的“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實施工作會議公布了首批入選的27名科技人才名單,其中24人來自中關村地區。據悉,首批入選人員分別來自生物制藥、醫療衛生、現代農業、工業設計、新能源汽車、新能......

    我國發布首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這是我國第一部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規劃。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現狀如何?如何造就一支龐大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山東實施泰山學者攀登計劃每人至少700萬支持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委組織部獲悉,為培養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省,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從2011年到2015年,圍繞全省重大戰略部署和產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