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1日,中國生態研究網絡(CERN)生物監測質量管理培訓會議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舉辦。來自CERN 生物分中心以及分布于全國各地的36個生態站的專家和學員共63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會議。
會議期間,版納植物園園副主任曹敏研究員,代表版納植物園對本次培訓會議的召開以及各位代表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在會上作了“對森林生態系統生物監測的思考”的報告。報告中對當前部分物種的鑒定以及名稱的不統一對長期生態學監測及研究的影響問題引起了會議代表的熱烈討論,代表們呼吁分類學家們能夠對物種名稱的統一性給予重視。
本次培訓會議由CERN生物分中心主辦,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研究站承辦。CERN生物分中心主任吳冬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陳全勝博士,西南林業大學韓聯憲教授,湖南吉首大學張代貴教授和版納植物園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付昀等專家在會上作了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生物數據填報系統使用培訓、生物監測數據質量指標體系、植物圖像信息采集技術指導、動物監測技術、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生物監測與數據填報的質量控制技術等生物要素監測與研究中所涉及的關鍵技術與方法。會上,各位專家與學員還就監測中遇到的各種方法與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版納生態站常務副站長鄧曉保副研究員,就版納生態站的生物監測質量管理作了報告,復雜和多樣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功能結構,給長期監測和研究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面臨這樣的挑戰,與會代表對版納生態站的監測技術和質量管理體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些具體的方法將有可能被應用到CERN其他森林站的監測工作中。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分別到版納站熱帶季節雨林綜合觀測場、輔助觀測場和20ha熱帶森林動態監測樣地(補蚌)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樣地建設與設施維護以及野外監測工作經驗進行了交流。會后,與會代表對哀牢山生態站的站區和野外監測樣地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考察。
會議開幕式現場
考察版納站野外監測設施
5月24日,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推進會暨質量認證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現場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蒲淳出席并講話,浙江省人民政......
5月24日,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推進會暨質量認證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現場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蒲淳出席并講話,浙江省人民政......
“夢想成真”是所有人的愿望,科學家也不例外。為恢復喪失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生態學家早期提出一個聽起來很美的“夢境”假說。他們援引美國奇幻電影FieldofDreams(中文譯作《夢幻成真》)中的一......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章家恩教授團隊在微塑料污染對生態系統多功能性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環境國際》(EnvironmentInternational)。自20世紀......
一、自動售械機的設置和管理在醫療器械銷售環節設置自動售械機,使醫療器械的可獲得性更好、更快,在提高醫療器械可獲得性的同時,相關質量管理需要加強。《規范》明確自動售械機是醫療器械零售經營場所的延伸,并對......
三十多年扎根黃土地,三代科學家常駐鄉村田野,研發旱作農業技術,保障糧食穩產豐產,并建起了一座中國農業科學院山西壽陽旱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在山西......
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海洋熱浪對底棲魚生物量的影響有限。雖然某些情況下,短期熱事件之后確實會出現生物量減少,但這不是規律而是例外。這種變數出現的原因令人好奇。氣候變化被認為與極端溫度事件有關,這類事件對......
生態系統是復雜的動態平衡系統。一方面,植物個體一直處在生長變化中,個體間差異巨大,且鄰近個體間具有復雜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現為資源競爭);另一方面,由大量個體組成的植物群落一般具有穩定的結構特征(如林冠......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