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湖北省第一個專門以水環境污染與保護關鍵技術問題研究的省級環境工程實驗室
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境內水系發達,水域廣闊,河流縱橫,湖泊棋布,素有“洪水走廊”、“千湖之省”之稱。水資源作為湖北省的重要戰略資源,對“兩圈一帶”經濟社會的影響尤為突出。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正確認識湖北省水資源水環境特性和開發利用現狀是實現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是合理節約、優化配置、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科學基礎。
湖北省水環境工程實驗室是湖北省環保廳、財政廳、科技廳等部門重點支持能力建設項目。該實驗室以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依托,立足于廢水處理工藝、水污染控制、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技術研究,以解決湖北省近期和中長期水環境污染和水環境保護關鍵技術問題,使其成為該省水環境工程基礎性綜合研究平臺和技術創新基地,為全省“污染減排”、水質改善、水環境預警和水環境應急處理等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
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鋼介紹,湖北省水環境工程實驗室建設共分三期規劃建設,實驗室項目規劃和建設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于2009年完成。目前,實驗室一期建設內容已于2010年底全部完成并通過驗收。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湖北省環保廳、財政廳、科技廳三部門將全力支持實驗室的發展,將其建設納入該省“十二五”環境科研能力建設規劃之中,并申報創建省級水環境重點實驗室,成為全省環保系統水環境科研的重要平臺;具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關鍵技術能力后,還將申報成為國家級水環境重點實驗室,力爭成為國家級水環境研究基地和水污染處理工程中心。
同時,該實驗室還將積極為全省培養環境專業技術人才,構建知名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實驗室有高層次人才9人,其中教授級高工1名,博士3名,碩士4名。
近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指導發起,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海潛水器項目啟動會暨深海裝備青年學者論壇在哈爾濱工......
環境中殘留的抗生素及其引起的耐藥基因傳播,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在眾多種類抗生素中,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等)用量占比約為70%。目前常用的生物降解方法處理效率因抗生素分子本身......
2023年11月26日,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承辦的第一屆未來工業互聯網論壇在無錫舉行。軍事科學院尹浩院士、南京航空......
2023年12月11日,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在北京召開“海洋移動信息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項項目評審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陸建華出席會議并致辭。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主持開幕式。陸建......
近日,水資源工程與調度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20年暨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回顧實驗室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總結成果,展望未來,推動實驗室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水......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規范流域水環境質量標準制訂工作,環境部發布了《......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中新經緯7月1日電據“中國水利”微信號1日消息,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水資源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做好水治理文章是永恒主題。然而,從“治水”到“智水”的進程中,諸多技術瓶頸令人棘手。何以破題?唯有科技。錨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當地時間3月22日,聯合國水事會議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幕辭中表示,“水資源正處于重重問題中”。古特雷斯表示,人類正在通過過度消費、不可持續利用及全球變暖,加速消耗水資源這一“人類命脈”。古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