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26 15:23 原文鏈接: 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壓力很大存二次污染隱患

    雞冠石污水處理廠

      雞冠石污水處理廠

      庫區水環境安全壓力很大

      ◆“三峽水庫有近半的餐飲船,都將污水、生活垃圾直排入江,這會造成很大的污染。”

      ◆設計能力超前令當地污水處理廠“吃不飽”,這使得有的污水處理廠折舊成本居然高達80%,虧損嚴重。

      ◆由于設計存在缺陷,三峽庫區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和垃圾處理場的滲濾液都存在二次污染的隱患。

      “三峽水庫有近半的餐飲船,都將污水、生活垃圾直排入江,這會造成很大的污染。”1月13日上午,正在參加當地兩會的重慶市人大代表鄧明鑒這樣告訴記者。

      三峽成庫后,水質保護舉世關注。第三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授舒為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說:“三峽水庫近90%在重慶境內。只有庫區的水環境安全,才能保障整個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

      舒為群長期從事三峽庫區水質研究。他有些擔憂,三峽庫區蓄水后水流速度減緩,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因此,總人口達3100萬的這個區域是值得高度關注的生態及人群健康風險區域。

      事實上,近10年來,中央政府在重慶地區投入了500億元資金用于庫區污染防治。記者近日從重慶市環保局了解到,目前,重慶境內的長江、嘉陵江、烏江等“三江”水質19個斷面均滿足Ⅱ類標準。與蓄水前相比,回水區上游斷面水質保持穩定。此外,重慶三峽庫區1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平均水質均滿足飲用水源地水域功能要求,與蓄水前相同。

      盡管如此,三峽庫區水質保護依然任重而道遠,餐飲船將污水、垃圾等直排入江等問題亟待解決。

      足不出戶24小時監控水質

      重慶市究竟有多少污水處理廠在工作,保護三峽一江清水?

      據悉,截至去年底,重慶已累計建成105座生活污水處理廠,覆蓋了全市40個區縣。重慶污水集中處理比例已經達到75%,垃圾衛生填埋處理率達到80%,相當于沿海發達地區水平。

      重慶水務集團的污水處理量達到全市的97%以上,擔負著艱巨的任務。記者從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重慶山地地形限制,污水處理廠建設困難非常大。

      如彭水縣污水處理廠建在陡峭的烏江邊,在山坡上打下186根地樁,才開辟出7畝地用于污水處理廠建設。城口污水處理廠長達1公里的地下頂管施工,克服大量的鵝卵石阻隔,終于建成長達7.9公里的主干管。

      在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同時,重慶市也在主城區雞冠石、唐家沱、唐家橋等5家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在線監測系統,并與重慶環保局監測中心聯網,實現了對出水水質的24小時監控。

      同時,位于三峽庫區的20家污水處理廠的在線監測系統也已調試完畢,開始運行。重慶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在線適時監測系統,可以采集到污水處理后的各項重要指標數據,“足不出戶”便可知曉各個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是否達標。

      據了解,“電子眼”還可以監測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情況,能及時發現運行系統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設備出現故障或停止運行,在線監測系統也會自動報警。

      污水量不足導致折舊成本高

      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水污染防治設施所起的作用將非常突出。然而,記者最近在采訪時發現,庫區的污水處理廠運營面臨諸多困難。

      “明鏡灘污水處理廠目前日均處理污水8000噸,設計能力卻達每天3萬噸。”萬州區水務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萬州的沱口污水處理廠也面臨同樣的尷尬。雖然每天能夠吃到大約1萬噸的污水,但對這家一期規模達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而言,也僅是吃個“半飽”。

      “吃不飽雖然也有管網沒有完全齊備的原因,但是設計能力的超前是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認為。

      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應該按照現在人口量,以自來水廠供水量為基數來計算,留有余地。而萬州3座污水處理廠的規模設計卻以2020年萬州人口總數為前提。

      “最早的方案還要大,是我們不斷要求縮減,才到今天這個規模的。”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樣的超前并不僅發生在萬州。自2003年下半年起,三峽庫區首批18座污水處理廠陸續投入試運行,這18座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總量為47萬噸,而實際上,每天處理污水總量只有15萬噸左右,僅占設計總規模的三成多一點。現在,即使所有的污水都被收集起來,污水處理廠也吃不飽。

      “兩個污水處理廠單位成本不含折舊1.22元,含折舊4.18元。”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的數據把記者嚇了一跳,按照這個數據,折舊成本居然高達80%。

      “污水量不足,折舊成本自然很高。我們算了一下,如果能夠讓兩個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轉,含折舊的成本馬上降為1.54元。”他說。

      據了解,在東部發達地區,許多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只有0.5元到0.8元,以收取污水處理費來進行污水處理的市場化模式也日臻成熟。

      在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廠面對高成本如何運營?“我們主要還是靠提高污水處理費逐步解決,即便如此,運營的缺口還是很大。”無奈之下,水務公司只好用供水補污水,每年的虧損大約有3000萬元。

      此外,由于設計存在缺陷,庫區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和垃圾處理場的滲濾液都存在二次污染的隱患。

      萬州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講,無論是污泥還是滲濾液都應該有預處理的程序,沒有預處理的滲濾液直接流到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必須有足夠的水量稀釋。

      “如果滲濾液占到總水量的5%左右,污水處理廠還能承受,如果超過這個量,污水處理廠就很難處理。而現在,有時滲濾液會占到10%。”

      垃圾處理場也叫苦連天,雖然生活污水產生的污泥少有重金屬污染,但污泥含水率過高,常常讓垃圾處理場成了“沼澤地”,不僅難以處理,而且極易縮短處理場的使用壽命。

      正是由于這樣的矛盾,垃圾場拒收污泥,污水廠拒收滲濾液,這在庫區已經不是新鮮事。

      “當初想得太簡單了,把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送去垃圾處理場填埋,垃圾處理場產生的滲濾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現在看來,確實考慮不周。”重慶市環保局局長曹光輝表示。

      市場化運作是大勢所趨

      農工民主黨重慶市委委員劉德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三峽工程175米蓄水成功,三峽水庫轉入后續管理階段,三峽庫區的環境保護成為全國重點流域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要使三峽庫區擁有一江清水,必須大力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在采訪中,記者深深感受到,市場化運作是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廠發展大勢所趨。作為重慶污水處理主力軍的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實現整體上市,資產規模從成立之初的14億元發展到現有市值400多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專業水務上市公司,為重慶水污染治理拓寬了融資渠道,減輕了政府壓力。

      作為西部最大污水處理企業,重慶雞冠石污水處理廠為節能降耗,結合出水口和江面的高低落差,建設了小型發電廠,可達到1600千瓦時,每天可發電兩萬度。據測算,能解決該廠20%的電耗,年創經濟效益近500萬元。

      重慶水務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在三峽特殊地形建設成的污水處理廠,多具有發電的條件,因此將在全市逐步推廣。

      記者還從重慶渝北區環保局獲悉,近年來,該區已建成投用8個場鎮、景區無能耗污水處理站,每個處理站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1000噸,解決了農村水污染處理難題。

      據介紹,這種無能耗污水處理站沒有常見的生化池,取而代之的是污水處理池中長勢喜人的京水菜、大聚藻、傘草、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這些植物與厭氧發酵處理裝置、氧化曝氣裝置等一起,讓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無能耗運作。”

      據了解,修建一個普通日處理量1000噸的污水處理廠,至少須花200萬元;建一個無能耗污水處理站,費用僅需70萬元左右。

      同時,污水處理站的運行很簡單,一個人監管綽綽有余,處理一個6000人農村場鎮產生的污水,運行管理費用每天僅25元/千噸,每噸污水處理費低至2分5厘,而城市每噸污水的處理費高達8角。

      重慶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稱,政府投資應起到拉動社會資本投資環保產業的作用,避免對社會資本產生擠出效應。實際上,重慶近年來“政府建網、企業建廠、市場化運營”模式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可資一些城市借鑒。

    相關文章

    4項團體標準匯總!與有機物檢測、紅外成像、金屬元素檢測儀有關

    中華環保聯合會正式發布《便攜式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FID)技術要求及監測規范》《便攜式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PID)技術要求及監測規范》《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紅外熱像儀(OGI)技術要求及監測規范》《P......

    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監測系統采購項目245萬成交!

    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監測系統中標公告一、項目編號:YC2022-GK17352二、項目名稱: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監測系統三、中標信息1、供應商名稱:杭州維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供應商地址:浙江省杭州......

    我科學家找到塑料垃圾處理新方案——常溫常壓下可降解9種塑料

    塑料垃圾處理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每年有約6億噸塑料垃圾被棄置到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造成不斷累積的環境污染危機。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雪峰課題組建立了一種溫和的光降解方案,......

    中企承建南亞最大單體污水處理廠竣工五百萬民眾受益

    當地時間13日上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孟加拉國達舍爾甘地污水處理廠項目竣工典禮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舉行,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等出席了儀式。參加典禮的嘉賓對中國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改善孟加拉國生態環境、......

    智能化監測系統助力地質災害預警防治

    “多虧這個設備,全村沒有一個人受傷。”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佐龍鎮杜壩村村民王賢偉指著一處地災報警設備表示,在今年8月末杜壩村郭家灘滑坡隱患點發生滑坡之前,村民們接到了地災監測設備警告,實現了及時避險。今......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近日......

    “全球大流行病預警系統”建立,能拯救世界嗎?

    經過近半年的確認,遺傳學家、被譽為“繪制人類基因組圖譜先驅”的埃里克·蘭德,于6月2日宣誓就任總統科學顧問和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主任。通俗地說,“OSTP主任”相當于中國科技部部長。在美國新......

    污水處理廠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的比較分析

    活性污泥工藝由于處理效果好、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一系列的優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現象聯系密切又各有特點。本文基于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污泥膨脹和污泥......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藝研究

    自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速度與日加快,所以也因此帶動了我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口數量的快速飆升。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來說,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對其污水處理,特別是污泥處理提出了更加嚴......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

    生活垃圾具有產生量大、成分復雜,含有大量有機質,是伴隨著人類生存的最大副產品,也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的日漸成熟,焚燒處理設施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以下是生活垃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