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是“三精”醫療的基石。其核心是個體化選擇最低消耗、最小損害、最佳療效作業。近期,董家鴻率領清華長庚肝膽胰外科團隊,通過3D影像重建和打印技術在肝膽外科手術中應用,重新詮釋了精準外科。清華長庚醫院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將3D技術運用到肝膽胰外科手術的醫療機構。
眾所周知,3D打印技術在牙科、骨科等專科領域已有應用。但在開業滿百天之際,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卻向媒體揭開了“將3D打印技術運用到肝膽胰外科手術”的神秘面紗。
3D技術助力“精準”醫療
“3D打印技術在肝膽外科的應用與推廣,為復雜肝臟病例的精準化手術治療開辟了一條路徑,不僅能提升外科手術的精準性,還幫助年輕醫師更加快速地理解和實施手術方案。”董家鴻說,截至2015年3月15日,清華長庚已經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完成10例膽道癌癥精準根治性切除,在這10名患者當中,至少有6人曾被其他醫院確認為“沒有手術價值”。
肝膽病變因其結構、生理和病理的復雜性,外科手術多極具風險和挑戰。董家鴻介紹說,在傳統肝膽手術中,醫生需要結合自身經驗對術前二維圖像在頭腦中進行重建,想象術中管道走形和分布的立體情景。經常會出現“想不出來”或“想錯了”的狀況,這也是傳統手術中出現“切不下來”或“臺上大出血”等危險的主要原因。
“3D打印技術就是要快速制造出與術中大小位置完全一致的透明化3D模型,使外科醫生不再‘憑空想象’,而是像擁有一個三維街景導航儀一樣,在術前即可從多維度預見術中解剖,制定手術路徑和程序并預演手術。”董家鴻表示,在3D打印技術的輔助下,外科醫生可借助肝臟及解剖機構的3D地圖,精確定位病灶并確定正確手術路徑,實現完整切除病灶和避免重要解剖結構損傷的多目標優化。“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減少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手術時間也有所縮短。”
“精益”管理成醫改“試驗田”
盡管尚未納入醫保,但清華長庚已經達到了日門診量500余人次,有消息稱,作為北京第22家市屬醫院,有望在開業少于6個月的時候獲得醫保定點資格。面對進入醫保后即將涌來的龐大患者量,如何降低醫療耗費,既為患者降低花銷,也為國家降低醫療耗費,成為董家鴻重點關注的問題。
“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實現醫療全過程、全流程的成本調控,使得效益、耗費最大化。”董家鴻透露,醫院已通過系統反饋的數據,形成專科經營管理分析報表,為專科耗材、接診能力、人力調配、空間規劃等提供合理與科學的依據。
為降低患者的藥物成本,同時考慮到醫療藥物對環境具有危害性等因素,清華長庚自2015年3月16日開始推行門診“拆零給藥”,“患者的病情需要吃三天的藥,按盒裝或袋裝給一個星期,這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消費。”董家鴻解釋說,“拆零給藥”的實施雖給醫院的藥事人員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在整體的效益上,保證了患者的利益。“我們會在每個用藥袋上注明服用劑量、用藥須知,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住院治療與外科手術是醫療成本消耗最高的部分,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實現精準治療,是清華長庚開業以來一直貫徹執行的理念。”董家鴻表示,通過績效機制保證聯合會診,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跨科醫療服務等,形成整合式醫療,最終為患者制定切合需要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全面到位的治療的同時,減少對患者的傷害,降低患者的消費。
作為醫改的綜合改革試驗田,清華長庚醫院將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方向和發展模式,圍繞法人治理運行機制、醫院管理運行機制、人事制度改革、醫療服務價格成本控制改革、信息公開制度改革等方面組織實施全方位的改革,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降低運營和服務成本,通過有效的“醫療、醫藥和醫保”三醫聯動機制,讓絕大多數人看得起病,從根本上緩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精誠”讓醫院更有“溫度”
讓患者擁有滿意的就醫體驗,是現代醫院追求的目標。在董家鴻所倡導的“三精”醫療中,讓患者體會最深刻的就是“精誠”。
醫院開業伊始,董家鴻一再強調,清華長庚作為一家新醫院,在起步階段就要以舒適、溫馨與充滿人文的診療環境,建設有溫度的“精誠”醫院。
董家鴻認為,醫院通過有“溫度”的“精誠”建設,將修補信任缺失已久的醫患關系,重拾民眾對公立醫院的信心,塑造可信賴的公立醫院形象,回歸醫院的公益性和醫學的本真。
醫院的運營與發展,以高水平的醫療技術為根本,以搭建創新有效的醫療管理體制為助力點,而讓患者得到舒心、滿意的就醫體驗,是現代醫院追求的最終目標。清華長庚在運營發展中,將始終秉持“以病患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以切實行動將“三精”醫療的理念落到實處。
到2025年底,努力實現全國50%三級公立醫院具備和應用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全覆蓋,全國二級公立醫院覆蓋率明顯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近日印發《關......
5G商用五年來,我國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扎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跑出了5G發展加速度。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6月24日上午,傾盆暴雨突襲長沙,路面積水嚴重。與此同時,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附近的人民路183號巷口內發生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快來人幫忙啊,有人暈倒了。”路過巷口時,湘雅二醫院車隊司機李紅剛聽到呼救聲......
7月3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信湘雅-華大DCSlab”科研實驗平臺,推動基因組學、基因檢測、輔助生殖技術及精準醫療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簽......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關系著每一名參保人。7月1日,今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正式啟動,符合條件的醫藥企業可以開始提交申報材料。哪些藥品有望納入目錄?今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有哪些重點?《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
遼寧省制定并發布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旨在響應國家號召,促進經濟全面振興。方案規劃到2027年,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消費刺激和循環利用等行動,實現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設備投資顯......
49歲的陳先生來自內蒙古通遼市,12年前的一場爆炸事故導致他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有一點光感。因病情極為復雜,如果接受傳統角膜移植手術,術后排斥率將超過95%,他多次求醫都失落而歸。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
前段時間,“非必要不做CT!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的消息在網絡上傳播開來。一時間,公眾對于“CT致癌”甚至對所有輻射類檢查,產生了困惑。真的是這樣嗎?這條信息的觀點,源于發表在2023年......
6月5日,正大天晴與國藥控股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工商戰略合作,在物流配送、SPS+專業藥房以及進出口業務等方面展開合作,實現工商價值提升,開啟合作新征程。正大天晴董事長謝承潤與國......
中國海關總署今日公布5月份進出口數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5月當月,進出口3.71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2.15萬億元,增長11.2%;進口1.56萬億元,增長5.2%。今年前5個月,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