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03 09:36 原文鏈接: 國內首個省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爐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2015年全區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5%,到2020年達到20%。其中,2015年風電和光伏發電限電率分別控制在15%和6%以內。具體額度分配到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完成情況將作為考核電網公司負責人的重要指標。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首個省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指導意見》的出爐,對內蒙古電網、發電企業和政府都起到了強制性約束作用,并網這一最大難題將得以緩解,當地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風電、光伏將獲得極大利好。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出到2015年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分別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1.4%和15%的目標。2005年通過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確規定要對可再生能源電力實行全額收購,但實際執行并不到位。《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辦法》也是謀劃八年至今仍未出臺,其中規定了各省及電網可再生配額指標,即當地消費的可再生能源電量與全社會用電總量的占比。

      “棄水、棄風、棄光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地區窩電和缺電并存、新能源的建設和消費不匹配、上網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日前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而作為首個配套文件的《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也重申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4年我國并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平均棄風率8%,風力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限電問題突出。內蒙古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規模達2500萬千瓦以上,占全區電源裝機27%以上,其中,風電207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利用小時數為1785,給企業經營和風電發展帶來困難。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內蒙古各盟市區域內風電限電率控制在15%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15%以內;2015年各盟市區域內太陽能光伏發電限電率控制在6%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6%以內;生物質能發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原則上不限電。明確2015年全區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5%,到2020年達到20%。

      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內蒙古實行總量控制,制定可再生能源年度發電量計劃指標。按照規定,蒙西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不低于2000小時,光伏發電不低于1500小時。蒙東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不低于1800小時,光伏發電不低于1400小時。而接入同一區域的風電場棄風率和太陽能電站棄光率超過標準要求的,本區域不得新增并網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待緩解達到要求后,再考慮新上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

      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指導意見》鼓勵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開展供熱試點項目,電網公司對參與供熱的風電場原則上不限電。同時,推行風電供熱市場化和交易改革機制,不同地區制定相應的利用風電供熱試點用電價格,如蒙西地區風電供熱試點購電價格采用蒙西地區居民用電價格,而蒙東地區赤峰市、通遼市風電供熱試點購電價格執行本地區大工業電價,并執行峰谷分時電價。

      “配額制并不是市場化的做法,徹底解決并網消納問題,還需要一些關鍵體制機制方面的變革,比如制定輸配電價、實行經濟調度,制定輔助服務電價等,這正是新一輪電改要做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告訴記者。

      據了解,內蒙古已成為全國第二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地區,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

    相關文章

    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采用煤炭制氫的國家

    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現場,中國角舉辦了一場名為“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新進展”的邊會。會上,《中國耦合CCUS制氫機遇(......

    國內多地啟動核能供暖實現清潔安全高效運行

    首先來繼續聚焦冬季能源保供,與煤炭、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不同,核能供暖今年開始嶄露頭角,在山東、遼寧、浙江等地,核能供暖已經服務周邊居民,那么核能如何實現安全高效供暖?在山東海陽,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

    冬冷夏熱歐洲“火了”但也“涼了”

    當地時間11月3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23年的冬天,歐洲將有缺少天然氣的風險。國際能源署估計,如果屆時俄羅斯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完全中斷,那么歐洲將缺少約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屆時,歐洲天然氣儲......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海底一萬米,供電“無壓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7.shtm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廖洋通訊員劉佳夏雪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在深海探測領域再傳捷報!......

    是真是假?德國總理稱已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當地時間10月2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議會講話中表示,德國已經擺脫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并正在努力降低能源價格。但他警告說,歐盟實施天然氣價格上限可能會適得其反。......

    稀土尾礦地生態能源農場修復模式研究獲進展

    江西贛州素有“稀土王國”之稱,擁有全國80%以上的離子型稀土資源,尤其是鋱、鏑等多種重稀土元素為我國南方地區的獨有珍稀礦種。自20世紀70年代開展開采以來,稀土資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戰略安全發揮了極為重......

    曾被打壓至谷底的中國光伏產業,是如何重回全球第一的

    2011-2012年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震蕩期,也是分水嶺。在此之前,整個行業既展示了激進的一面,也頗具野蠻生長的特性,一些企業在全球開山辟路,隨之又跌入深谷,并由此進入一個極具疼痛感的調整期。好在,中國......

    端牢能源飯碗,中國這個“龍脈”產業能否迎來爆發?

    儲能是碳中和的“龍脈”。過去幾年,這句話被來回說、反復提,但直到今天,儲能產業卻依然不瘟不火。202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2019年增長了45%以上,創下了新紀錄。其中風電增長最為驚人,增速......

    國家能源局發布通報: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任務仍艱巨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結果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顯示,甘肅和新疆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實際完成情況較最低消納責任權重分別低2.6個百分點和......

    能源內參|硅料價格暴漲多晶硅企業被約談

    硅料價格暴漲多晶硅企業被約談工信部官網10月9日消息,近期國內光伏產業部分環節產品價格持續急劇上漲,引發產業鏈供應鏈劇烈震蕩,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近期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企業及行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