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創“雞尾酒療法”、被《時代》雜志稱為“打敗艾滋病的人”,何大一更希望大家關注到,艾滋病并沒有因為“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而攻克。但即使艾滋病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治愈,他還是選擇將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獻給這項研究。
近日,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陸續公布,國際知名艾滋病專家何大一獲得其中一席。這位30多年來專注于抗艾滋病事業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接受采訪中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已經60多歲了,再做30年的研究我想不可能了,可是我最少還可以做10年的時間,我會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何大一解釋說,艾滋病病毒不僅復雜,而且變化很快。他預測未來10年內,還不會有完全有效的疫苗被研發,“我們需要更多的基礎科學研究來幫助我們認識它”。但即使艾滋病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治愈,他還是選擇將自己的余生全部都奉獻給這項研究。
首創“雞尾酒療法”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學家之一,也是首先闡明艾滋病病毒復制多樣性的科學家之一。目前他任職于世界聞名的微生物研究院——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是該中心的首任科學研究主任,同時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
祖籍江西新余的何大一1952年11月3日出生于中國臺灣省臺中市,12歲時全家移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他于1970年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學士學位,后在哈佛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81年,在洛杉磯西奈醫療中心當見習醫生時,何大一接觸到了最早發現的一批艾滋病病例。認識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闡明艾滋病病毒復制的多樣性之后,何大一開始和同事們致力于研究聯合抗病毒療法,即“雞尾酒療法”。
這種療法的原理是選用多種抗艾滋病藥物組成一個組合,將蛋白酶抑制劑藥物和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及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藥物組合使用,相較單一藥物,能更有效地治療艾滋病。因為其“組合”的策略與調制雞尾酒過程類似,故被稱為“雞尾酒療法”。“雞尾酒療法”自1996年在已開發國家使用以來,有效降低了艾滋病人死亡率,目前仍是最常用、效果最顯著的艾滋病治療方法之一。
基于“雞尾酒療法”對于艾滋病治療的卓越貢獻,何大一1996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2001年,獲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頒發的“總統國民勛章”;2006年,由美國加州時任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等推薦,入選首屆加州名人堂;2010年,他被《時代》雜志稱為“打敗艾滋病的人”。最近,他剛剛被授予泰國皇室瑪希隆王子醫學獎。
除此之外,何大一還曾獲得了恩斯特·榮格醫學獎、紐約市長頒發的科學與技術卓越成就獎、施貴寶獎、赫司特美羅德國醫藥公司獎;他是美國13所高校的榮譽博士,也受聘為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香港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名譽教授;同時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與諸多殊榮如影隨形的無疑是壓力以及質疑。在何大一看來,榮譽將他推到了臺前,同時也將其“逼”到了壓力艙中。他更希望大家關注到,艾滋病并沒有因為“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而攻克。
“事實上,艾滋病感染人數還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何大一說,“過高的期待給了我無窮的壓力,我們只是贏得了一場戰斗,戰爭還沒有結束。”
在中國“抗艾”
2014年7月,全球專家對100多個國家的艾滋病疫情進行了分析,以感染人數、新發人數和死亡人數作為指標,將流行程度分成由高至低的十個等級。中國處于第八等級,按照中國的人口龐大基數來計算的話處于低流行,但按照感染者的絕對數量來計算的話,中國則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
身為華裔科學家的何大一,長久以來對于中國的艾滋病防治格外關注。他說:“‘雞尾酒療法’發明以后,很多科學家將它帶到了非洲、泰國等艾滋病疫情嚴重的地區,我也去過非洲,但我的背景更自然地把我引向了中國。”
2002年,何大一以每年1美元象征性的價錢,把他與艾倫·戴蒙德中心所擁有的疫苗制造專利技術轉移給中國政府,以支持對中國內地艾滋病防治事業。據介紹目前有些疫苗已在云南等地批量制造,未來可望降低中國艾滋病患者的治療費用。
2003年,何大一跟隨克林頓總統訪問中國,對于中國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改變帶來了影響。他發起和領導了“中國艾滋病防治行動(CAI)”,這是中國有關機構及其國際合作伙伴構成的聯盟組織。CAI倡導合作伙伴互相進行力量補充,旨在促進中國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應對,希望通過大規模地倡導教育、普及到千百萬潛在艾滋病受害者的防治行動,以盡力避免難以克制的人類及社會災難的發生。據介紹,之前艾滋病病毒呈陽性的母親向嬰兒傳播艾滋病的幾率高達35%,“中國艾滋病防治行動”開始以后,幾率降低至1%以下。
此外他還積極促成了籃球明星姚明、約翰遜艾滋病公益廣告的拍攝,該片2004年底在中國各大電視臺播出。何大一介紹說:“片中提倡消除對艾滋病人的歧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2007年,他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了“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新平臺。
而在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更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員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與印度。從這個研究中心走出去的科學家,將艾滋病防治的最新成果帶到了包括中國的世界各地。這讓何大一倍感欣慰,他說:“我很欣慰地看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地艾滋病研究機構的負責人都是我的學生。”
很難贏,但“一定要”
從1981年開始接觸艾滋病病毒,何大一已經與其斗爭了30多個年頭,“雞尾酒療法”雖然有效,但他說自己從未覺得已經“贏了”。每年200多萬的新增感染者更是讓他憂心忡忡——“這個病毒是很小,但是它真得很厲害,變得很快”。
2014年3月,何大一在《科學》雜志發表了其實驗室的最新突破——長效型抗艾滋病藥物GSK 744LA的研究。這種藥物注射進人體后,可維持3至4個月藥效,能有效幫助高風險人士降低感染艾滋病幾率,有望成為艾滋病疫苗問世前的過渡方案。2014年11月,GSK 744LA已準備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
何大一表示自己目前的關注重點已經從艾滋病的治療轉向預防,相較“雞尾酒療法”,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艾滋病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他強調說:“藥物不同于疫苗,我們正在研發的藥物通過殺死艾滋病病毒,將這些病毒阻擋住,但只能提供3~6個月的保護,過了這段時間,需要再次注射藥物;而疫苗作用于免疫系統,一生只需要打一次,就可以使免疫系統給人體提供長久的保護。”
雖然很難贏,但還是“一定要”。何大一說自己或許是受到了時代、大環境以及長輩的影響,始終覺得“要忠實地做自己,堅持自己的信念”。即使艾滋病或許根本沒有辦法治愈,“但是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對于目標許下最堅實的承諾”。他說這就是做科研所必需的“一定要”的精神,只有這樣,未來艾滋病病毒才會止步不前、不再蔓延。
疫情沖擊之下,一季度各地經濟交出了怎樣的答卷?經濟版圖又有哪些變化?截至4月27日,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余28個省份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GDP數據。2022年28省份一季度GDP數據。中新財經......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飛躍,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的新高度。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在第七個“中國航天......
德國亥姆霍茲RNA感染研究所(HIRI)和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科學家們現已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于分析和影響艾滋病病毒(HIV)生命周期的關鍵階段。研究結果提供了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網站發布緊急通知,稱部分西校區學生和職工突感不適,并有腹瀉、嘔吐等癥狀,學校立即組織排查,并及時隔離了患者。經疾控部門查實,為冬春季易發的諾如病毒感染。以下為通知原文:緊急通知近日有......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并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近年來,中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幾十年后,一項新的評價標準顯示,中國在衡量國家研究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上超過了美國。這項日前發表于《科學計量學》的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在被引排名前1%的科學研究中,中國研究的排名......
中國空間站計劃今年建成,6名航天員年底前“會師”太空,捷龍三號火箭9月首飛,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使中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月的能力……2022中國航天繼續“超級模式”,讓人期待滿滿。資料圖:十三乘組......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在線發表一篇病毒學研究論文顯示,研究人員使用19種單克隆抗體進行實驗室實驗后,只有最近獲批的名為bebtelovimab的單克隆抗體可以中和新冠病毒(SARS-CoV-2)......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4895.shtm近日,一份美國研究團隊的報告顯示,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一名女性艾滋病患者在停止艾......
“××,生日快樂”“祝×××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我愛你”……多年前,想必不少人在網絡或朋友圈都看到過類似的喊話視頻——從幾秒到幾十秒不等,幾名黑皮膚男子或小孩,笑容滿面,舉著一個小黑板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