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的,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將于4月22日在京召開。學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會議期間,將有來自全球的眾多權威專家就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技術、風險交流、食品摻假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技術——搭建標準體系與新技術的交流平臺
根據國務院、衛計委工作部署,自2008年開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整合工作將于今年完成。由此,在確保安全,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科學合理,以風險評估為基礎;注重實用,科學借鑒國際管理經驗;公開透明,鼓勵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基礎上,形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基本解決此領域標準的交叉、重復、矛盾問題。
本次大會期間,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安全標準技術分會承辦的“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技術”專題上,即是體現本次標準清理的成果,專家將圍繞廣受關注的食品包裝材料系列標準的進展、食品污染物分析技術、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程序與方法進行交流與研討。同時,來自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主席的馬丁?科爾將對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來自知名企業和監管一線的專家也將就食品檢測新技術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本專題將成為了解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進展和方向,掌握國內外最新檢測技術的動態,與國內外權威專家共話標準與檢測技術的最好信息平臺。
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案例分析)——用科學真知填補信息真空
近年來,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引起各方關注,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以及產業界逐漸意識到導致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信心缺失”的重要原因即為科技界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真空”。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各方都在不斷努力。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以及風險交流的重要參與者,在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做好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交流工作。此外,作為傳播科學真知的主力軍——科學家如何使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將食品安全問題說對說透,讓消費者“豁然開朗”,亦是當前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重要內容,媒體人作為消費者普遍信任的群體,怎樣利用其自身優勢,讓科學的聲音傳播的更廣更遠,也是風險交流中不容忽視的環節。
鑒于此,在“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案例分析”的專題會議上,政府相關部門、科學家、媒體人以及企業代表將一起分享風險交流的成功經驗。據悉,大會擬邀請國家食品監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相關專家、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帕特里克?沃爾博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食品局前副局長大衛?艾奇遜、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海事學院高級研究員弗里西亞?高教授等國內外權威專家會同部分企業代表共同就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部分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探索出符合中國特色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新方式、新舉措。
食品摻假與最新檢測技術分享——有效化解鑒別技術困局
食品摻假是國際上普遍存在的問題。從沃爾瑪的狐貍肉冒充驢肉到歐洲的馬肉冒充牛肉,再到我國從蜂蜜制品中檢測出甜蜜素,食品摻假事件層出不窮,摻假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09—2013年歐盟食品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我國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食品中,食品摻假是主要問題之一。在“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與會專家指出,摻假也是2014年兩大食品安全問題之一。值得提醒的是,2015年,當中國食品工業增速整體放緩、利潤下滑時,摻假會有所抬頭,應予以警惕。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使食品摻假手段更加變幻無窮,傳統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監測的需要,所以,與之相匹配的現代化檢測技術越發重要。
鑒于此,本屆大會特別設置“食品摻假與最新檢測技術分享”專題,主辦方邀請天津科技大學校長王碩、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陳穎等知名權威專家,針對備受業界關注的蜂蜜摻假、果汁真偽鑒別等熱點問題,與來自科技界與企業界的代表共同探討;并針對國際通用的DNA技術、穩定同位素技術等最新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應用,以及相關典型案例與參會者進行經驗分享。
食品產業鏈安全與管理——實現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三司對2014年全球發生的近40個食品安全熱點的科學解析表明,肉制品行業是食品安全熱點集中爆發的首要焦點行業,其不光表現在中國的福喜肉制品過期事件,還表現在外媒廣泛報道的英國雞肉廠遭污染、丹麥問題香腸致死等事件。同時,2014年,作為非工業食品的餐飲業也首次被推上了食品安全的風口浪尖,全年多次受到中外媒體的輿論關注。而這些熱點無一不折射出食品安全正在面臨的嚴峻挑戰——產業鏈安全與過程控制。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如果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不論是原料、生產,還是流通、銷售,都將影響終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因此,對于整個食品產業鏈的安全控制,遠比終產品的檢驗更加重要。
“食品產業鏈安全與管理”專題將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陳君石研究員、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食品安全所所長儲曉剛、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國際食品科技聯盟的相關專家等國內外權威專家以及企業的優秀代表,以國際化視野來探討全球食品產業鏈的安全保障,尤其對食品安全熱點突發的肉制品行業和餐飲行業的相關案例同與會代表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從教訓中吸取經驗,為中國乃至全球食品安全的全面進步貢獻智慧。
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構建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食品安全可追溯”是此次“兩會”期間很多從事與食品相關工作的代表委員經常掛在嘴邊的熱點詞匯,那么“什么是食品安全可追溯”、“如何建立和應用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國外是如何建立符合本國國情的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來確保食品行業自律,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等等一系列問題在公眾心頭涌現。為此,在大會期間,除了設置有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培訓班以外,還將專門設立專題研討會議,邀請來自國內外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方面的資深專家及企業負責人,同與會代表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
據悉,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教授級高工將就可追溯體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價值進行重點介紹,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GFTC)主任、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副主席Will Fisher博士將就全球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與未來進展結合實例進行講解;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關專家將介紹我國物品編碼與可追溯系統;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教授將分享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追溯系統的實施案例;部分肉制品與乳制品企業的負責人還將針對各自企業如何構建與應用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進行案例分享。此外,專題會議期間還將設有討論環節,給予與會代表充分的交流與溝通的機會。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監控——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前移至風險預防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2015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對今年我國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預警系統等項目的實施進度,推進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平臺建設,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風險評估、日常監管統計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升科學監管水平和監管效能。由此可知,我國食品安全的重點監管工作已從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前移至風險預警與監控,如何借力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通過與標準有效對接,完善行業自我監管程序,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與能力,成為新形勢下亟待關注和加強的重中之重。
在“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監控”的專題研討會上,將邀請來自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相關領導針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相關政策法規、實際案例以及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有效對接等方面進行解讀,來自國際食品科技聯盟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將分享國外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及其應用的相關實例,就國外企業如何借助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與會代表進行交流。
新冠病毒不會在食品之間傳播。食品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組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23日在發布會上這樣說。李鳳琴表示,新冠病毒是不會在食......
2020年5月20日-22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四屆色譜網絡研討會"已經圓滿落幕。本次大型網絡研討會歷時三天,分為色譜技術在生物分析和生命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食品安全在我國廣受關注,也是同分析測試技術密切相關的領域。2020年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食品安全領域......
2020年4月143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35項,代替標準8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4.4%。4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12項,地方標準44項,行業標準39項,團體標準29項,國......
3月24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評價性抽檢情況。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甘肅省轄區內食品開展評價性抽檢共2123批次,抽檢合格2105批次,不合格1......
3月26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冷凍飲品和調味品4類食品536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4批次,均為酒類產品。信息顯示,有3批次樣品檢出酒精度......
3月19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和飲料5類食品400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5批次,涉及肉制品2批次、蔬菜制品3批次。通報顯示,2批......
3月1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021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
2020年3月13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2020年食品條例修訂草案。據草案,新加坡衛生部、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和新加坡食品局提議,自2021年6月起,禁止進口和使用部分氫化油作為在新加坡出售的所有脂肪,......
連日來,遼寧省錦州市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對百姓“米袋子”“菜籃子”等重點食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檢。截至目前,全市共抽檢重點食品282批次,其中抗疫專項50批次。該局對具有代表性、銷量較大的農貿市場、大型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