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10 13:33 原文鏈接: 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140億國家能源局“特急”摸底

       14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一直被新能源行業詬病,導致補貼發放不及時,影響企業融資。不過,這一情況現在有望改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9日向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下發了一份《關于請提供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的函》,并標注“特急”。分析人士認為,通知意在摸清主要企業的情況,同時也是今年財政部和能源局等多部委調整可再生能源補貼安排的開始。

       文件稱,為進一步了解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情況,加快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和接網工程補貼資金缺口金額,要求各企業將2012-2014年項目的補貼資金缺口數據在13日前反饋該司。列表所指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

       航禹太陽能董事長丁文磊向上證報記者表示,補貼不到位、發放不及時是可再生能源行業眾所周知的事。此次能源局以紅頭文件形式落實補貼缺口的稽查工作,體現了管理層加強對政策落地執行的監管督查力度。對光伏電站開發而言,可以穩定現金流,提振光伏電站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積極性。同時,此舉也是在數月補貼空檔期后,為下一步補齊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做準備。

       事實上,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已成為阻礙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截至2014年年度,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140億元。而隨著年度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增加,舊的補貼沒有到位,新的需求加速,導致補貼資金缺口不斷擴大。

       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此前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從光伏制造大國變成光伏應用大國的過程中,清潔能源發展還需要靠國家財政補貼。“有的地方拖欠補貼一年結一次,對企業壓力太大。企業本身需要流量,如果沒有現金流,融資難,進而影響銀行股權再擔保再抵押,層層疊加構成電站投資成本增加,延長電站正常回收期,就不能使可再生能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分析人士猜測,摸底是為了梳理拖欠的補貼,有望增加流動性。朱共山也建議,財政預算應根據國家能源發展總量制定,同時應該分年度、月度和季度進行安排,和國家電網公司電費結算同步,而不是滯后。

       據了解,不少公司開始探索資產證券化等新的融資渠道。愛康科技較早啟動了光伏電站的資產證券化工作,同時采用金融租賃、項目公司股權質押以及資本市場融資等金融手段為電站開發提供了資金。彩虹精化的光伏電站儲備項目豐富,目前公司正在并網以及在建項目合計近200MW,隨著后續項目的逐步推進,預計2015年底累計并網電站將達600MW。

    相關文章

    新型“人造樹葉”能源轉化率創新紀錄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總計1078.5萬!山東能源研究院采購6種儀器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研究:歐洲200多萬人促可再生能源轉型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全國人大代表童明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從事碳基新材料技術研發工作十幾年,最關注的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實現煤炭產業綠色轉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華陽集團(山西)纖維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山西華陽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

    能源局組織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

    2月10日,國家能源局召開2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圍繞推動2023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結了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體發展情況,梳理了2......

    補貼退場,新能源汽車如何“續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續13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以下簡稱“國補”)政策終止。補貼退場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如何繼續發展?眾多車企有哪些應對措施?新的消費支持政策怎樣做好銜接?近日,本報記者對......

    150億大動作,傳統能源“國家隊”發力新能源

    儲能領域又現百億級定增!2月15日,中國能建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甘肅慶陽“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示范項目、中......

    國家能源局:2022年這些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

    一門材料學科的70年“鍛造史”

      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南大學材料學科越來越被這些領域的風險投資機構所青睞。這所“低調”的高校顯示度“水漲船高”,離不開其材料學科70多年的傳承與探索。&nb......

    創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能源電力必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2月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指出,“實現能源電力轉型,必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