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13 16:48 原文鏈接: NGS技術檢測自然流產組織染色體異常適用于臨床

       近日,華大基因與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表明NGS技術檢測自然流產胚胎組織染色體異常適用于臨床。該項目從技術及規模上,屬于該方法在國內的首次嘗試。

      自然流產是妊娠早期常見的并發癥,在臨床上發生率約為25%,約50%及以上的自然流產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因此,發生自然流產時,取流產胎兒的組織做染色體核型檢測對本次自然流產病因的診斷以及以后的生育指導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該項研究中,華大基因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NGS)對20例早期自然流產患者的流產組織進行染色體異常檢測。通過傳統核型分析檢測的20例絨毛樣本的結果與NGS檢測結果對比,研究人員發現 NGS 技術對染色體異常的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均為100%,是一種準確可靠的檢測流產組織是否存在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新方法。

      此外,該項研究還報道了1032例自然流產胚胎組織的染色體異常的檢測結果,這些樣本于2013年1月至12月期間收集自全國多家合作醫院。研究結果顯示,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共445例(43.12%)。證實了胚胎染色體異常具有較高的致死性,導致胚胎停育而致早期流產。并且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在妊娠早期發生胚胎染色體異常而導致流產的幾率會相應增加。

      研究表明,NGS技術用于檢測流產組織的非整倍體和拷貝數變異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成本相對低廉,具有臨床實際應用價值,有助于提高診斷水平。文章第一作者趙佳表示,華大基因一直致力于推動基因組學在生育健康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希望本研究結果為隨后開展大規模的臨床實際應用提供方法學依據。

    相關文章

    男性不育?從X染色體上找問題

    近日,一項發表于《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的國際研究發現,X染色體上的50多個基因產生突變可能導致精子生成不良。近一半精子數低或為零的男性不問題仍未有醫學解釋。在過去幾年中,研究僅確定了可能與精子產生問題......

    “自私超基因”嚴重破壞遺傳多樣性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生物學家首次使用群體基因組學來闡明一種被稱為分離變相因子(SD)的“自私遺傳元素”的進化和后果。發表在《eLife》雜志上的論文表明,SD已導致染色體組織和遺傳多樣性發生了巨大變化。......

    人類孕育后代為什么這么難?“自私”染色體在作祟

    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自私染色體”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人類胚胎會早亡。這項近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的研究解釋了為什么魚類胚胎生存良好,而人類胚胎往往無法存活。該研究這對不孕不育治療具......

    象腿蕉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組裝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外知名學者JohnSeymourHeslopHarrison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象腿蕉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組裝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Gigascience。王梓維為該文......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桑樹有兩套染色體基數

    桑樹是重要的生態和經濟樹種。我國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染色體的融合斷裂使得桑樹擁有兩套染色體基數。這項研究打破了以往“一種生物只有一套染色體基數”的認知,為準確繪制桑樹親緣關系“家譜”奠定基礎。相關研......

    痛心西安8個月孕婦在醫院門口流產只因核酸報告未出?

    近期,西安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但昨日(1月4日),有網友發文稱懷孕8月的小姨在西安一家醫院無法就醫后流產。4日,一名產婦的親屬在某平臺發帖稱,自己是西安市民,2022年1月1日,其懷有8個月身孕的......

    上海師大團隊破解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密碼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記者許婧)上海師范大學16日發布消息稱,該校王全華研究團隊在菠菜基因組研究領域又取得一項重大標志性研究成果。團隊聯合康奈爾大學BoyceThompson研究所(BTI)費章君......

    揭示麂屬動物染色體融合的分子機制及基因組三維構象

    麂屬動物是鯨偶蹄目、反芻亞目、鹿科、麂亞科下的一類哺乳動物,屬內各物種間差異巨大的染色體數目而受到生物學家關注,是研究哺乳動物成種機制和染色體演化的優異模型。小麂、黑麂是我國特有的物種,黑麂和貢山麂是......

    揭示人類端粒DNA合成關鍵分子機制

    近日,大連化物所所分子模擬與設計研究組(1106組)李國輝研究員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教授、武健教授團隊合作,在揭示人類端粒DNA合成關鍵分子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端粒是位于真核......

    揭示基因“無用”序列穩定染色質三維結構及細胞穩態機制

    人類基因組中的非編碼序列在多種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非編碼RNA、啟動子、增強子和轉座子等。作為在基因組中占比約98%的非編碼區域,仍有大量是功能未知的,這些曾被認為是基因組中“垃圾”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