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傳統的高通量測序會產生不少錯誤,掩蓋基因組中的罕見突變。前不久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測序法,能夠成功從背景噪音中分離出信號,實現極為準確的測序。

      腫瘤是異質性細胞的混合體,測序可以檢測其中的罕見突變,但成本較高而且容易出現錯誤。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為此開發了新測序技術,將靶序列純化與高精度的DNA測序法結合起來。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日的Nature Methods雜志上。

      “這一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檢測那些能夠抵抗靶向性藥物的突變,更好的監控癌癥復發情況,”文章的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的Lawrence Loeb說。“它可以與全基因組測序結合,為癌癥治療提供指導性的信息。”

      這一測序技術主要是用生物素化的DNA寡核苷酸進行兩輪捕獲,然后進行雙重測序。雙重測序是Loeb等人之前開發的高精度測序技術,使用特殊的分子標簽分別擴增和測序DNA的兩條鏈。如果兩條鏈同一個位置上出現突變,該突變就被認為是真實的;如果只在一條鏈上出現突變,該突變就被認為是測序錯誤。

      研究人員使用生物素化的探針,在人類基因組中捕獲ABL1基因的外顯子。ABL1基因與伊馬替尼(imatinib)抗性有關,伊馬替尼是一種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的藥物。他們通過兩輪捕獲得到了極高的測序深度和覆蓋度(與傳統方法相比)。(延伸閱讀:遺傳學大牛Nature發表新技術:單分子互作測序)

      研究人員選擇的是一名在接受伊馬替尼治療后復發的CML患者。傳統高通量測序沒有檢測出任何與藥物抗性有關的突變,而他們的新技術鑒定到了E279K突變,已知這個突變能夠抵抗伊馬替尼。

      對外顯子組或者基因組進行雙重測序的成本很高,但這種技術很適合測序較小的基因組區域,比如某個人類外顯子或者人類樣本中的病毒序列。

      研究人員準備用這一技術在不同癌癥患者中研究他們對藥物的敏感性和疾病復發的風險。他們還將進一步優化這一技術,以便測序單個循環腫瘤細胞。“除了癌癥以外,這個技術還可以用于法醫檢測,”文章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的Michael Schmitt說。“這一技術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更多的生物學問題。”

    相關文章

    猿類基因組測序為人類進化研究提供“里程碑”視角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員成功地對6種現存猿類的基因組進行了完整測序,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近距離視角,這被英國《自然》雜志稱為“遺傳學的一個里程碑”。123名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9......

    猿類基因組測序為人類進化研究提供“里程碑”視角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員成功地對6種現存猿類的基因組進行了完整測序,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近距離視角,這被英國《自然》雜志稱為“遺傳學的一個里程碑”。123名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9......

    預算887.8萬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5年05月(至)2025年06月政府采購意向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5年05月(至)2025年06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昆......

    人工智能助力新系統揭示細胞行為變化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scNET系統,能深入了解細胞在腫瘤等復雜生物環境中的行為變化,有望為疾病治療研究提供新途徑。公報說,當前單細胞測序技術日益成熟......

    新研究繪出人類基因“隱秘開關”圖譜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繪制出一份較為全面的人類基因“隱秘開關”圖譜,有助于推動遺傳疾病等方面研究。人類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上的基因可以被甲基化,這可以使相關基因......

    解析四倍體攸茶(CamelliameiocarpaHu)單倍型基因組

    在植物的奇妙世界里,油茶作為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有著超2300年的栽培歷史,其用途廣泛,在全球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愈發受到關注。攸茶(Camelliameiocarpa Hu)是其中一員,......

    破譯農業害蟲粘蟲染色體級基因組密碼:為害蟲防治策略升級提供關鍵助力

    研究背景在廣袤的農田里,有一種害蟲正悄無聲息地威脅著農作物的生長,它就是粘蟲(Mythimnaseparata)。粘蟲堪稱農業界的“破壞大王”,憑借著強大的遷飛能力和不挑食的習性,所到之處,水稻、玉米......

    遺傳發育所植物免疫團隊解密小麥雜種壞死百年未解之謎

    雜種壞死是一種在植物雜交后代中常見的遺傳不親和現象,表現為葉片壞死、生長遲緩和不育等癥狀。雜種壞死的發生嚴重阻礙了優良性狀的聚合,限制了新品種的培育。早在一百年前,育種家便發現了小麥中的雜種壞死現象,......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所揭示我國玉米種質資源群體分化基因組特征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所趙久然/王鳳格團隊在國際著名植物學期刊《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Insightsintothegenomicdiv......

    因美納被制裁背后:一家測序巨頭的中國困局

    事件焦點:為什么是它?3月4日,中國將美國基因測序公司因美納(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引發行業震動。這家生產基因測序儀的公司看似低調,卻是全球生物實驗室的“水電煤”——它的設備幾乎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