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2-11 10:19 原文鏈接: 低碳經濟發展需要哪些助推?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這一模式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碳源以及增加碳匯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從而改善生態系統的調節和承受能力,使社會經濟體系向低碳經濟轉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對低碳經濟發展產生瓶頸制約:

      一是碳排放總量大、工業驅動型的碳排放特征顯著,大量產生碳排放不可避免;二是能源消費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選擇有限,“高碳”占絕對統治地位,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必然會產生較高的排放;三是整體科技水平不高,難以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四是經濟發展階段不適應。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現行經濟發展方式對投資依賴性大,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必然導致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尤其在一些相對貧困的地區,工業化、城市化剛剛起步,碳排放增加速度很快。另外,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經濟發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使得碳排放量隨經濟增長而增加。此外,我國用于節能減排的投入不足,將可能成為我國走低碳經濟之路的重大障礙。

      筆者認為,發展低碳經濟應當綜合考慮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從法律、行政、技術等層面入手,創新理念,多策并舉:

      堅持規劃引領,以前瞻思維促轉型。建議國家建立低碳經濟戰略規劃、保障機制和法律體系,研究制定低碳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布局、技術進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向低碳經濟轉型創造條件。研究低碳經濟模式下的產業政策,制定低碳財稅激勵政策。將企業責任與產品質量信譽相結合,引導企業生產經營低碳產品。建立“碳金融市場”,降低碳排放量。對價值理念要進行生態化變革,從傳統的產品擁有型社會轉向未來的服務使用型社會,加快實施綠色GDP核算體系,加快實施環境會計。創新經濟發展模式,重視經濟資本和人力資本,特別要重視包括大氣環境容量在內的環境容量等自然資本。

      探索前沿技術,以節能技術促轉型。低碳技術既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傳統領域,又涉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等眾多領域。當前,在向低碳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急需對鋼鐵、水泥、電力等工業部門進行低碳技術改造,提高其生產效率,實現產業的結構性升級。

      優化產業結構,以新型工業促轉型。各地要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例,改變以往過度依賴煤炭的現象,提高煤利用率,高效利用煤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控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加速發展天然氣,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積極發展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生物質能,調整現有能源結構、行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降低高耗能行業的比重,淘汰落后產能和技術,從結構上促進經濟的低碳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有機、生態、高效農業,推進植樹造林等生態建設,努力增加碳匯。

      創新價格機制,以經濟杠桿促轉型。建議國家建立新的化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消費的價格機制,進行二氧化碳價格的制度設計。充分發揮碳匯潛力,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使生態服務向有償化轉變。試點實行碳排放權交易、限制排放和交易許可機制,通過市場交易提高碳生產和消費活動的效率。通過制度和機制上的創新,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保障促轉型。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低碳經濟快速發展。要制訂完整而有效的財稅政策體系,完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相關制度,有效整合各部門專項資金。另一方面,要開展低碳經濟試點,探索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借鑒國際經驗,選擇典型地區、城市和重點行業進行低碳經濟試點,引導低碳經濟發展。

    相關文章

    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高?看歷史累積才有意義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該雜志2019年的“年度風云人物”,16歲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里被選中,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時代》年度風云人物。正如《時代》周刊所說的那樣,雖然格......

    錢鋒院士:發展低碳經濟須全社會共同參與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低碳經濟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主要經濟型態。未來低碳經濟不僅要依靠政府和企業參與,而且需要各利益相關方和全社會參與。&rdquo;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

    大宗工業危、固廢綜合利用與低碳循環研討會召開

    2016年5月21日,由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主辦,山東盛日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山東盛日中天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大宗工業危、固廢綜合利用與低碳循環發展研討會”在......

    國際空間機構謀求建立全球觀測平臺

    本報訊全球各大主要空間機構如今正朝著實現一項氣候觀察家們夢寐以求的能力而努力,即一個統一測量溫室氣體排放及其碳匯捕捉的國際人造衛星系統。NASA-ISRO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將對全球自然災害進行監控。就在......

    全球氣候問題分歧仍然存在發達國家要算好三筆賬

    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就要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了。雖然此次峰會并非政府間正式談判的一部分,但這將是明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關系到各國能否在2015年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歐盟擬進一步降低貨車碳排放標準

    輕型貨車正在工作中。據ENS環境新聞網報道,日前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通過一項法律草案,擬對歐盟境內出售的新生產輕型商用車的碳排放標準進行升級。目前的標準是貨車每公里可排放二氧化碳203克。如果該草案最終......

    發展低碳經濟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

    發展低碳經濟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

    德國反核能運動致碳排放量增高

    在總理默克爾決定關閉核電站后,煤炭用量的增加使德國的空氣污染情況連續第二年惡化,這也是德國自1980年以來首次出現空氣質量連年下降的狀況。德國經濟研究所(theDIWeconomicinstitute......

    IEA: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日前表示,2012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1.4%,達到創紀錄的316億噸。據路透社報道,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中國是最大的排放國,為全球排放量的增加“貢獻”了3億噸。但這已經是過去的10......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