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號魔鬼
工業革命釋放了鎘這個魔鬼,而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谷類作物
近幾十年間,類似思的村和新馬村鎘米“有毒”的故事,在中國為數眾多的村莊上演。對于65%以上人口以水稻為主食的中國來說,這樣的故事無法讓人感到輕松。
鎘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的重金屬,化學符號Cd,原子序數48。它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與人類生活并不交會。工業革命釋放了這個魔鬼。國外有研究推算,全球每年有2.2萬噸鎘進入土壤。
鎘主要與鋅礦、鉛鋅礦、銅鉛鋅礦等共生。在焙燒上述礦石及濕法取礦時,鎘被釋放到廢水廢渣中。如開礦過程及尾礦管理不當,鎘就會主要通過水源進入土壤和農田。美國農業部專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谷類作物,其籽粒鎘水平僅次于生菜。
已有研究表明,鎘主要在肝、腎部積累,并不會自然消失,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慢性積累后,人體將會出現顯著的鎘中毒癥狀。鎘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徑是,損壞腎功能,導致人體骨骼生長代謝受阻,從而引發骨骼的各種病變。上世紀60年代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的骨痛病患者,影響人群達數百人。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太原環境醫學研究所劉占旗等研究人員,曾在2000年前后調查國內某鉛鋅礦污染區260名有20年以上鎘接觸者。其中84名接觸者骨質密度低于正常,他們多數訴稱身體有莫名疼痛,而最嚴重的22名接觸者中有19名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和軟化。
更有學者的初步研究表明,中國南方某些鉛鋅礦區域中,人群癌癥高發率與死亡率與土壤鎘含量及鎘超標大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除了鎘,其他重金屬也在侵蝕著中國的稻田和大米。
例如,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馮新斌團隊以貴州多個汞污染地區為例,在2010年9月美國《環境健康展望》雜志發表論文說,中國內陸居民攝入水俁病元兇甲基汞的主要渠道是稻米,而非魚類;浙江大學張俊會在2009年的博士論文中分析,浙江臺州9個有電子廢物拆解歷史的自然村中,其中7個的稻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鎘、銅、鋅復合污染;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李永華團隊2008年的研究則表明,湖南湘西鉛鋅礦區稻米鉛、砷污染嚴重。
體制放大鏡
村民均明知大米“有毒”卻仍然長年食用。一位村民說:“有錢的用錢扛,沒錢的有命扛”
面對被重金屬污染的大米,人們往往束手無策。本刊記者在株洲新馬村附近的新橋村采訪時發現,村民均明知大米“有毒”卻仍然長年食用。一位村民對此表示無奈,她說:“有錢的用錢扛,沒錢的有命扛。”
這位村民道出的一個南方農村現實是:每人只有幾分田,土地僅夠產出口糧。假如賣污染米再買凈米,其間較大的差價也會推高他們的生活成本。
多位學者指出,中國現行的土地承包到戶制度,以及農民口糧基本自給等現實國情,成倍放大了稻米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潘根興認為,西方國家土地私有,農地主要由農場主和大公司種植,一旦部分土地被重金屬污染,出于維護整體利益考慮,農場主或大公司很快會選擇棄耕或調整作物。而中國的農民出現污染后個人無力應對,只能選擇被動承受。
學者表示,西方國家比中國更重視企業經濟行為的環境負外部性,一般要求企業向政府繳納環境維保基金,這筆資金在多數情況下可以應對包括土壤污染在內的環境問題。而中國政府缺少這樣的制度安排,客觀上鼓勵了環境負外部性的產生。
此外,政府對土壤污染信息的習慣性封鎖,導致官民之間嚴重地信息不對稱,更多的自耕農在茫然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食用了重金屬超標大米。
獨特的飲食習慣也導致大米重金屬污染在中國更為突出。稻米并非多數西方國家絕對主食,但65%的中國人以稻米為絕對主食。有學者計算,即便稻米達到國家限定的鎘含量0.2毫克/千克,中國南方人每日攝入鎘的總量也大大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限定額。
鎘米不設防
數量眾多的重金屬超標大米只要被允許種植,必然會有人受害
在幾乎沒有監管或者沒有有效監管的現實下,重金屬超標大米享受著讓人感到恐怖的“自由”。
除在少數地方因為極端污染事件被叫停,大多數被污染土壤的主人即自耕農,均可以自由選擇種植作物種類,包括稻米。廣西思的村和湖南新橋村的農民,就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政府方面的種植禁令。
此外,除了少量重金屬超標大米在市場上流通時被檢出,政府部門通常沒有對村民和市民如何避免吃到被污染大米給出意見。
實際上,重金屬超標大米在現實中是完全可以自由流通的。思的村和新馬村的大米并未被政府方面禁止對外銷售,因此,雖然多數稻米被村民自食,但仍有相當數量污染米自由流向市場。
近幾年,由于國家在食品安全制度方面加大了力度,重金屬超標大米大概很難出現在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中。但在各縣市以及鄉鎮的農貿市場中,污染大米仍然令人防不勝防。
2008年2月,四川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食品安全抽檢中,檢出邛崍市瑞泰米業有限公司和四川文君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米鎘超標,要求兩企業整改。按照中國現行的食品質量管理法規,兩家企業因生產銷售鎘超標大米是違法的,接受處罰天經地義。
但兩家企業表達了委屈:第一,企業在購進大米時,本著就近原則收購,由于中間商的收購渠道復雜,無法判斷哪個區域含鎘,無法從進貨原材料上控制;第二,鎘超標與企業生產工藝沒有關系,應與土壤含鎘有關。
學者更普遍的看法是:政府一方面未在源頭上禁止重金屬超標大米,即允許在污染土壤上種植稻米,另一方面又在流通中禁止重金屬超標大米,這是自相矛盾的,在現實中也是難以執行的。
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是,數量眾多的重金屬超標大米只要被允許種植,必然會有人食用,也必然有人受害。
一般認為,流通到城市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畢竟只是少數,由于不斷更換所消費大米品種等原因,市民即使吃到重金屬超標大米,危害也較小。
但陳同斌及其同事多年觀察發現,隨著土壤污染區農村居民生活日漸富裕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他們更趨向于將重金屬超標大米賣到城市,再換回干凈大米,所以城市居民遭受重金屬毒害的風險也在日益增加。
2006年,湘潭市環保協會副理事長王國祥在靠近株洲的湘潭城區采集了500名喝湘江水的市民尿樣,與其合作的長沙某醫療機構據此檢測出一個嚇人的結果:30%的人尿液鎘超標,10%的人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標準需要專業治療。由于種種限制,王沒能開展更多的檢測。有研究人員認為,那些鎘超標的湘潭市民除了飲湘江水的原因,很難說沒有鎘超標稻米的影響,因為在湘潭市場上也購到過鎘米。
不管官員與民眾愿意與否,多位學者認為,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即未來中國農產品安全問題中,重金屬污染將取代農藥,成為事故多發地帶。
覆蓋有實驗室培育的牛細胞的大米可以作為可持續食品系統的新型食品成分。韓國延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米粒上涂上魚明膠和食品級酶,作為牛成肌細胞和脂肪組織源性間充質干細胞(adMSC)的支架,合成含有有組織的肉......
在2月14日發表于《物質》的一項研究中,大米被用作培養牛肌肉和脂肪細胞的“支架”,從而產生了一種可食用的牛肉-大米組合,它可以像普通大米一樣烹制。粉紅色的“雜交”牛肉-大米。圖片來源:韓國延世大學韓國......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唐湘如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廣州市科技項目等項目的資助下,在減緩香稻重金屬污染的栽培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該......
據京東超市發布的名為《2023糧油調味線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1月到9月,京東超市銷售的糧油調味成交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大幅增長,其中,南北干貨、調味品、方便食品的成交額增長幅度都超過一倍......
在安徽廬江白湖農場,13000畝“寧香粳9號”稻桿挺立、穗大粒飽、豐收在望。在近日召開的優質食味粳稻寧香粳9號現場觀摩培訓會上,參會專家實地參觀了廬江縣郭河鎮王仕照家庭農場種植的800畝連片寧香粳9號......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健米業(600127)、北大荒(600598)、蘇墾農發(601952)、東方集團(600811)等等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米產量;中國大米消費量1、中國大米產量小幅波動變化從大米的......
大米是大部分亞洲人的日常主食,但食用受污染的大米卻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日前,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團隊表示,通過建立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量化無機砷(iAs)流量和嵌入式健康風險(EHR)的方法......
為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確保河南省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目標和防控任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控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重金屬污染防控和綠色投入品研發”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揭榜掛帥項目、部省聯動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重金屬污染是我國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方向之一。面對“十四五”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強學術交流以提升農業環境和農產品有害重金屬污染的檢測與防控能力水平,探索有益元素在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