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5-29 10:43 原文鏈接: 煤化工:創新引領變革

      過去10年,現代煤化工在取得大發展的同時,也一直伴隨著質疑,主要圍繞資源轉化效率低、水資源消耗高、投資規模及排放強度大、難以應對資源和環境約束挑戰等。煤化工似乎又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缺乏核心技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煤炭清潔化利用問題。“十三五”時期,必須要從機制體制上尋求突破,驅動創新,使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變革,讓煤化工重獲新生。

      創新是一種顛覆和革命。創新驅動的前提是要驅動創新。只有驅動創新,創新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驅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們還缺乏一個驅動創新的生態環境,缺乏一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創新機制體制。2012年以來,我國每年科研投入超過1萬億元,科技論文數量及專利件數超過美國,但創造的核心技術僅占全球的2%。

      美國能源部集中國家財力及有效資源,在企業參與支持下,圍繞若干重大課題展開技術攻關,其中在伯明翰就大型煤氣化技術搞了近20年研究,形成系列科研成果;美國休斯敦某民營科研機構擁有3200多位學科和專業相對齊全的科研人員,2013年簽約技術合同500多項,都是由業主出資,科研機構配置專業技術資源共同開發的,所形成的知識產權歸業主所有。像這樣的大型民營科研機構美國多達22個。

      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更應當引起我們反思。其實,中國也有一些成功案例。譬如國內某大型企業集團科研人員可以在其旗下的多個科研團隊之間自由流動,不受行政壁壘約束。當科研成果具備轉化條件時,可以組建股份制實體推動產業化,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充分分享科研成果。

      應該說,科技人員研發投入與科研成果要掛鉤,但國內鮮有科研單位將成果轉變為科技人員的股權;創新應允許失敗,科研成果是通過無數次的試驗甚至失敗教訓換來的,但目前社會對科研失敗幾乎零容忍,失敗了研發人員要承擔很大責任。

      這些現象歸根結底還是機制體制缺乏活力。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是全社會要努力打造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創新機制體制。二是需要國家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推動一些重大課題,通過財政支持、企業贊助,整合科技資源,包括資金、人力、設施等,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形成的知識產權歸企業所有。否則一個個科研機構單打獨斗,科技資源和能力畢竟有限,很難拿出重大成果。

      煤化工發展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十三五”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煤化工發展亟須解決的主要問題仍然是技術創新,核心是煤炭清潔化利用。技術可以引進、消化,但必須再創新,或者說先擁有再所有。

      近年來,延長石油沿著獨具特色的油煤氣資源綜合利用方向,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新路子,成功實施了一大批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項目。比如通過把石油化工領域的懸浮床、沸騰床、輸運床、流化床等工程技術嫁接到煤化工領域,成功進行了煤油共煉工業示范,開發了日處理煤量5000噸的新型超大型流化床氣化(KSY)技術、粉煤快速加壓熱解制油與焦末制合成氣一體化(CCSI)技術,突破了粉煤熱解大型化和焦粉氣化一體化這一制約煤炭分質分級高效清潔利用的難題。

      這些技術今年下半年將進行工業化試驗及工程技術的優化整合,并在此基礎上規劃“十三五”期間開展工業化開發,建成投煤量100萬噸/年的CCSI產業化示范裝置。這條路徑一旦走通,不僅可以先提油再發電,以燃料原料化“煤改氣”的創新技術,徹底解決燃煤電廠PM2.5、氮氧化物的污染問題,真正實現綠色發電,還可與IGCC循環聯合發電技術集成,大幅提高能源轉化效率,使煤化工跨行業耦合發展,真正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作者為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李大鵬

    相關文章

    科技部:公開征求《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意見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加強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促進負責任創新,科技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培育20家科技領軍企業

    3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培育的20家科技領軍企業完成認定工作并向社會公布具體名單。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行業龍頭......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召開第七屆第一次理事長辦公會

    3月18日,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七屆第一次理事長辦公會在京召開。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長徐延豪主持會議。徐延豪指出,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事業前行的正確航向......

    中國科大成果入選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3月17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完成的“實現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成果入選。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分子來模擬復雜的難于......

    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在南寧舉行

    2023年3月18日至21日,由廣西大學牽頭承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二屆世界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大會在南寧舉行。大會以“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創新與實踐”為主題,設置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和分會場報告,以線上和......

    以毒攻毒殺死腫瘤,這項作價千萬元成果獲批臨床

    “我們的成果一旦邁入產業化,腫瘤患者只需打一針就有望治愈,費用將是現在的幾十分之一。”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教授李恭楚的這個愿望即將實現。日前,他團隊研發的腫瘤藥物“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

    南方科技大學力航系材料試驗機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力航系材料試驗機采購項目品目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試驗機/其他試驗機采購單位南方科技大學行政區域廣東省公告時間2023年03月16日16:42獲取招標文件時間2023年03月......

    北京首期“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開班

    3月6日,北京首期“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懷柔園區開班,50名初中理科教師開啟了一場為期5天的研修之旅。本次活動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特色......

    矢志創新實現科技領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1.shtm【新征程再出發代表委員談“五個牢牢把握”】?? 北......

    尤政代表:光電子信息領域國家實驗室應加快布局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許多地區在推動本地優勢資源形成產業集聚方面積累了探索經驗,但從效果上看仍不足以有效支撐新舊動能轉化的進程。”日前,在接受《中國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