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布了由中國工程院150多名專家一年半論證,國家有關部委再花一年多時間擬定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強國的宏偉目標。《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藍圖,是其后二十年行動的腳本。其中提出的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關鍵詞,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涉及新能源汽車內容不多但含金量很高
雖然《中國制造2025》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車的部分只有一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不足150個字,但含金量卻很高。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明確肯定了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國家政策。第二個層次“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出了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掌握三大領域核心技術的新要求,比我們以前常說的掌握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明顯提高了檔次;第三個層次“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則切中了我國汽車產業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弱、不重視工程化、產業化的軟肋,希望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第四個層次“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提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獨立發展,形成完整科研、生產體系的要求,這可能預示著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第五個層次“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確定的是自主品牌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有如此豐富重要的內涵,將《中國制造2025》解讀為我國未來十年乃至三十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綱領恰如其分。
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之車
這一綱領是我國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延續。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和目標。《中國制造2025》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延長了5年,而且我們可以透過它約略看到2049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樣貌。作為一部統籌全國制造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雖然不可能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遠景詳細描述出來,但其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確定了方向、確定了路線、確定了目標。
《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將為目前業界還在爭論不休的“新能源汽車是不是我國汽車發展方向的”問題打上一個句號,給那些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業一顆定心丸,告訴他們:“你走的路沒有錯”。同時給那些還在觀望、猶豫的企業加一鞭,督促他們抓緊時間上路。因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汽車業發展的未來之車,是汽車技術新的爆發點,是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是汽車產業新的起點。認清楚這一點,對汽車企業十分重要,認清楚的,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隨著時代大潮前行、獲益,認不清這一點的就可能被歷史淘汰。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要發生變化嗎
如果加以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5月8日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與2012年6月28日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有一處明顯的不同。《中國制造2025》的表述是: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表述是:本規劃所指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前者與后者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從原來定義的新能源汽車三大產品系列中刪除了。這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更加明確,發展方向更加具體,那就是繼續支持,或者說是只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插電式”已經不在其中了。
《中國制造2025》中這一變化應該特別引起有關企業的關注,及時調整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和產品構成。因為隨著技術路線的調整,國家的財政補貼政策、稅費減免政策和其他支持政策都可能發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不會立即發生,是否真的將“插電式”從新能源汽車名單中除名,還有待于《中國制造2025》配套實施細則發布時予以確認,但早做應變準備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
新能源汽車+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以來,互聯網+概念在我國產業界被反復深入探討和研究。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更是提出了互聯網與電動汽車與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融合的新理念。
在《中國制造2025》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然而在這其中,作為智能制造的產品和信息化的承載平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必然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她是一個平臺,承載著智能制造、互聯網、信息化一同前行。她還要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結合,共同發展。“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中國制造2025》這一段描述,給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一個很準確的定位,也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26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
企查查APP顯示,6月9日,珠海禾信儀器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高偉,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大氣污染治理;實驗分析儀器制造;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儀表修理;電子......
科技如何支撐高質量發展?在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主題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要在產業、企業、區域、重大工程、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著力發揮作用。要發揮科技的滲透性、擴散性、......
氣候變化加劇了極端天氣事件風險,進而對人類健康和食品安全產生重大影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敦促各國在203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5%,并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1.5°C以內。然而,各國政府在實現這......
5月24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5月24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無線充電的接收端、發射端、系統、控制方法及電動汽車”專利獲授權。摘要顯示,本專利中接收端的低頻磁場接收線圈將低頻磁場轉換為感應信號;當各......
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同濟大學共建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IESD)成立20周年之際,同濟大學聯手愛思唯爾,發布《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科研創新報告——全球視角下高校對可持續發展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10.shtm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仰望星空,過去一年,&ldq......
舊三強時代已過,新五將時代來臨看來,蔚來汽車掌舵人李斌也要扛不住了。4月10日,蔚來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旗下部分車型起售價上調1萬元,此外,電池租用服務費也有所上漲。就在官宣調價前一天,蔚來剛表示,自今......
今年以來,碳酸鋰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不確定因素。碳酸鋰價格持續高企產生的效應不斷向產業鏈下游傳導,給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不小壓力。是什么原因讓鋰價持續走高?新能源汽車如何化解“原材......
“發展新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非常關鍵,但也要防范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風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提醒,面對光伏、風能發電等新能源迅猛發展的態勢,要未雨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