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致死率極高的一種癌癥。每100位胰腺癌患者中,只有3位可以存活5年以上,而且,近40年來,此癌癥的存活率并沒有提高。大多數的胰腺癌患者確診的時間比較晚,80%的患者在術后有復發現象。
Nature:胞外體蛋白或有助診斷早期乳腺癌
目前關于胰腺癌的研究數據表明,早期檢測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病人可根據早期診斷結果獲取手術的資格。由于胰腺癌往往在晚期的時候才被診斷出來,目前只有15%左右的患者能進行任何類型的手術治療。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胞外體蛋白可能是標準診斷胰腺癌的生物標志物。該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Nature》上。
胞外體含有DNA、RNA和蛋白質分子,是研究各種癌癥常用的且優勢較大的工具。因為囊泡以及內其含物在長時間內可長時間保持穩定。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能從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分離并監控一種胞外體蛋白,該蛋白由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基因(GPC1)編碼,研究人員將此蛋白稱為GPC1+crexos。
MD安德森癌癥中心主席醫學博士 Raghu Kalluri說,本研究在250位胰腺癌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到GPC1+crexos的絕對特異性和敏感性。這有助于從早期或者晚期胰腺癌從區分出慢性胰腺癌。
有趣的是,患者切除腫瘤后體內GPC1+crexos水平顯著降低。此外,本研究還檢測了健康胰腺組織以及乳房癌和胰腺癌患者體內的crexos水平,結果觀察到兩種癌癥患者的GPC1+crexos水平均升高。
“GPC1+crexos可檢測且從血液中分離出來,并能在冰柜中儲存30年,它不像循環腫瘤細胞(CTC)那樣需要大量的新鮮血液保存。” Kalluri博士說,“我們可從儲存的癌癥胞外體分離出DNA、RNA和蛋白質,并用于后續的遺傳和生物分析。因此,癌癥胞外體不僅僅是生物標志物,其分離物還可提供癌癥特異性信息。”
MD安德森研究團隊做了一項重要的研究, 他們發現GPC1+crexos似乎是一個比CA19-9生物標志更可靠的篩查標志物。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胰腺癌小鼠體內篩查出GPC1+crexos,而對這些小鼠進行核磁共振檢測并沒有發現胰腺癌跡象。
MD安德森癌癥成像中心主席兼本文共同作者David Piwnica-Worms博士說,“常規的核磁共振(MRIs)以及CTs胰腺癌篩查非常昂貴且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很高。我們的研究表明,GPC1+crexos結合成像系統可作為檢測和監控胰腺癌的潛在工具,特別是在早期檢測的應用中。”
“比較各個階段胰腺癌以及手術后的復發狀況發現,如果能早期檢測胰腺癌,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會有所減少。” Kallur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為早期檢測胰腺癌以及設計根治胰腺癌的手術方法提供了可能。”
Scientific Reports:新類化合物可防治胰腺癌腫瘤再生
據統計目前統計,80%的癌癥病人做手術后出現癌細胞再生的現象。因此對于胰腺癌患者來說,若能防止胰腺癌腫瘤再生將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倫敦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一種化合物可減少小鼠體內80%的胰腺癌細胞增長。這種化合物叫MM41,可以阻止異常基因的表達。他們通過靶向DNA的四聯部位(這個部位在經常出現在有缺陷的基因中)來封鎖基因的表達。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MM41化合物對k-RAS和BCL-2基因有強烈的抑制效應。之前研究表明大多數胰腺癌患者體內含有這兩個基因。
由英國慈善機構和胰腺癌研究基金資助, Stephen Neidle教授領導的UCL團隊展開了小規模試驗。該實驗對兩組胰腺癌小鼠(每組8只)給予不同劑量的MM41。實驗組每周注射兩次,試驗周期維持了40天,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在試驗期間,給予大劑量MM41的實驗組小鼠腫瘤減少了80%,30天之后,所有小鼠的腫瘤停止再生。25%的試驗小鼠腫瘤完全消失,且在試驗后的239天沒有出現任何再生跡象,這個時間大致相當于小鼠的自然壽命。
對小鼠腫瘤的研究分析發現,MM41已經轉移到癌細胞的的中心部位,表明它能有效地靶向腫瘤細胞。該研究團隊還發現,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該化合物對小鼠沒有其他明顯的副作用,該化合物對小鼠的其他組織或器官沒有損害,所有小鼠都沒有體重下降等現象。
關于這個結果,Neidle博士說,這項研究或可為胰腺癌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方法。MM41可阻斷BCL-2基因。BCL-2基因參與細胞凋亡的調節。細胞凋亡是人體的自然過程,該過程迫使受損細胞死亡。BCL-2基因存在大多數腫瘤細胞中且有助于癌細胞存活。但當MM41封鎖小鼠體內的BCL-2基因,癌細胞就會凋亡。
Neidle博士強調,“盡管這些結果令人振奮,MM41在人類試驗中并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我們現在在努力優化這類藥物,對于胰腺癌的治療來講,對MM41的進一步研究顯然是值得的。”
胰腺癌研究基金會首席執行官Maggie Blanks說,“我們的融資策略著重尋找和開發對病人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同時我們著重尋找早期診斷胰腺癌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尋找一個殺死胰腺癌腫瘤細胞的新方法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過程。”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高強度有氧運動增加了內臟器官的葡萄糖消耗,從而減少了腫瘤的能量供應,可將癌癥轉移的風險降低72%。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這項研究結合了人類監測數據及動......
記者23日獲悉,在肝癌治療藥物方面,以PD-1單抗為代表的免疫療法,正在改變中晚期肝癌診療格局,為延長肝癌患者生存期帶來突破。今年10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
德國和西班牙聯合研究團隊成功地以極高的精度控制了單個光量子。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志報告了他們如何通過聲波以千兆赫頻率在兩個輸出之間來回切換芯片上的單個光子。首次展示的這種方法可用于聲量子技術或復......
近日,東北地理所農田有害生物控制學科組孟凡立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StateUniversity)JimingJiang團隊和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InnesCentr......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6日凌晨0時,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趙勇團隊在CellReports發表論文。該研究發現,脂肪酸結合蛋白FABP5主要通過調節長鏈不飽和脂肪酸(LCUFAs)-PPAR&g......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86.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利用雙中子星并合過程中的引力波輻射特......
根據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成群的蜜蜂能夠產生強度相當于雷暴的電場。相關研究10月24日發表于國際科學期刊《iScience》雜志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26日報道,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
實驗小鼠是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動物模型之一,由野生小家鼠長期馴化而來。實驗小鼠和野生小家鼠在體型、生理及行為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特別是,實驗室馴化下小鼠攻擊行為減弱、溫順行為增強。已知實驗小鼠......
當下,胰腺癌二線治療的選擇藥物十分有限,記者14日獲悉,中國自主研發藥物——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線治療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與安全性,有望成為晚期胰腺癌二線治療標準治療方案,為中國胰......
當下,胰腺癌二線治療的選擇藥物十分有限,記者14日獲悉,中國自主研發藥物——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線治療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與安全性,有望成為晚期胰腺癌二線治療標準治療方案,為中國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