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生物多樣性下降一直都是環保人士以及科學家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美國作家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在1960年代出版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更是獲得廣泛關注。進入1980年代以來,一直有觀點認為我們處在一個物種大量消亡的時代。然而,在1900萬種生物中,僅僅記錄了799種是滅絕的,這只占到了總物種量的0.04%。因此,有人質疑,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物種消亡可能沒有那么恐怖。
0.04%這個數字看起來如此之低。真的是這么低么?這時候,我們該質疑這個數字是否真的是準確的。我們所記錄的滅絕物種,最主要的是來自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以及其他的脊椎動物,這也是因為科學家幾乎評估了所有哺乳類和鳥類的生存狀況。在沒有多少其他動物類群的滅絕數據的時候,這個0.04%的滅絕率對整個生物界而言,應該是不嚴謹的。
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個法國課題組的研究。他們認為,實際上地球上還有很多的其他物種的滅絕沒有被明確記錄,物種滅絕率很可能要高于0.04%。未來更加全面獲得物種滅絕的情況,我們不僅要考慮脊椎動物,還要考慮到那些無脊椎動物(比如,珊瑚蟲、軟體動物、蠕蟲、甲殼動物以及昆蟲等等)。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RL)是最權威的用來描述全球物種滅絕狀態的記錄。現在登記在冊的大約不到800種現代滅絕的物種,僅僅占到全部物種很少一部分。當需要記錄在紅色名錄時,需要提供物種從分別、種群大小、生態特性到物種的詳細習性。而在很多情況下,科學家并不能獲得每個物種的這些信息,因此也就不夠資格登錄在這個紅色名錄上面。對于所知道的所有(大約1.5萬種)哺乳動物和鳥類,科學家們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很多物種被列為不同級別的瀕危狀態記錄在名錄中。然而,在已知的約1400萬種無脊椎動物,僅有約1.6萬種被記錄在紅色名錄上面,這就說明了,相比于哺乳類和鳥類,我們對于無脊椎動物的瀕危狀態還很不清晰。
對于那些不甚熟悉的物種,作者提出了兩種方法來估算這些物種的滅絕程度。并用這兩種算法評估了地球上所有的陸地蝸牛的生存情況。聯合全球很多的科學家,隨機選擇了200個陸地蝸牛物種,并結合歷年來的這些蝸牛的文獻記錄、博物館收藏和咨詢專家,分析他們隨時間物種數量的變化。結果發現,從1786年到2012年,很多早期記錄到的蝸牛物種隨著時間變化,這些物種慢慢淡出了文獻記錄以及博物館館藏。據估計,大約有10%被認為已經滅絕(同時有41%無法做出判斷)。
另一種基于數學建模的方法,基于以前的蝸牛樣本的收藏和如今試圖野外獲得蝸牛的數據進行對比,進而估算出蝸牛滅亡的概率。該模型給出了和前一種方法類似的結果。
通過這兩種方法,以及結合之前其他人的研究,作者們認為,無脊椎動物的滅亡率可能被高估了。在綜合所有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他們認為,全球的所有物種中,可能有7%的物種已經滅絕,遠高于之前認為的滅亡率。
樣線法是野外生態學調查的基礎方法之一,其優點是相對簡單、快速和便捷,但易造成野外采樣的不獨立性和非隨機性。一直以來,樣線調查方法主要被應用于估計物種密度,其在群落水平生物多樣性的估計未被建立相應的生態......
白令極光下的三頭美洲乳齒象 圖片來源:JuliusCsotonyi更新世(250萬至1.17萬年前)的間冰期,氣候不斷變暖。這對美洲乳齒象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科學家對35頭美洲......
一、《細胞及血液樣本采集操作指南》(gDNA)培養細胞1.培養細胞用細胞瓶,須加滿培養基后,常溫運輸。血液1.已加入抗凝劑(選擇用EDTA-、檸檬酸-、ACD等抗凝,不要用肝素抗凝)的新鮮全血,常溫運......
一場春雨過后,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氣味。但泥土怎么會“跑到”空氣中呢?近日,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細菌可能會釋放獨特的氣味來吸引動物,以幫助自身在周圍環境中傳播。相關論文4月6日刊登于《自然—微生物學》......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后,人們最期待的就是一份食用動物的“黑白名單”。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3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制定詳細......
如何有效地進行生態恢復是當前生態學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也是我國生態領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選取合適的恢復物種。傳統研究中依靠人工經驗和長時間的試種來完成此項工作,花費時間長,成功率低。......
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
動物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cellhybridization),是指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融合成一個細胞的過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來兩個或多個細胞遺傳信息的單核細胞,稱為雜交細胞(hybridcell)。......
如何有效地進行生態恢復是當前生態學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也是我國生態領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選取合適的恢復物種。傳統研究中依靠人工經驗和長時間的試種來完成此項工作,花費時間長,成功率低。......
7年前,歐盟出臺嚴格的監管措施,旨在減少科學研究中的動物使用,并盡量減少動物痛苦。該立法被廣泛認為是全球對動物研究最嚴厲的法令之一。2017年歐盟用于科學研究的動物中,超過60%為小鼠。圖片來源: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