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近日公布了將于3月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通知》稱,并購安全審查的范圍為: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軍工及軍工配套企業,重點、敏感軍事設施周邊企業,以及關系國防安全的其他單位;外資并購境內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農產品、重要能源和資源、重要基礎設施、重要運輸服務、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制造等企業,且實際控制權可能被外資取得。
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透露,商務部外資司正在制定外資并購安全審查機制相關實施細則。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就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進行了詳細解讀。
商務部正在制定外資并購安全審查機制相關實施細則
并購審查不改利用外資方針
我國為什么要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是否意味著我國將收緊利用外資政策?
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些年,隨著我國市場環境不斷成熟、企業競爭加劇,外資并購呈快速發展態勢。外資并購促進了我國利用外資方式多樣化,在盤活存量資產、引入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如果管理不好,也會產生影響國家安全的問題,一些并購項目引起了各界關注。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是適應我國利用外資方式逐步轉變、對外開放繼續推進的新形勢,加強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完善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將有利于規范和促進外資并購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強調,積極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提高透明度、可預期性,促進外資并購有序發展,不會改變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方針。
并購審查的幾大重點問題
據悉,《通知》設定了外資并購涉及國家安全、需進行審查的行業范圍,即軍工及軍工配套企業;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農產品、重要能源和資源、重要基礎設施、重要運輸服務、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制造。外國投資者并購上述行業和領域的境內企業,且取得實際控制權的,才需要進行安全審查。《通知》對實際控制權作了具體規定,我們認為一般的參股投資不涉及實際控制權的轉移,這一點也體現了促進投資便利化的原則。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外資并購安全審查以維護國家安全為核心,范圍相對集中。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將緊緊圍繞國家安全的原則,主要從四個方面審查:一是并購交易對國防需要的國內產品生產能力、國內服務提供能力和有關設備設施的影響;二是對國家經濟穩定運行的影響;三是對社會基本生活秩序的影響;四是對涉及國家安全關鍵技術研發能力的影響。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還介紹,建立安全審查制度是對現行外資并購審核管理的完善,不新增行政許可。對投資者而言,仍然是按照外商投資有關規定,提出并購申請并報送相關材料。但在安全審查過程中,聯席會議可要求并購交易當事人提供安全審查需要的材料、信息。
外資并購審查細則正在制定
姚堅稱,隨著外商投資中并購方式的逐步擴大,及早借鑒國際規范,制定安全審查制度是必要的。
數據顯示,中國FDI存量中,97%是以落地直接投資實現的,并購只占到3%。而在2010年的全球直接投資中,超過70%的以并購方式實現。姚堅表示,這說明,中國吸收外資和全球吸收外資的模式、結構有很大不同,并購將會成為中國FDI的發展趨勢。
并購安全審查機制文件出臺后,有外資人士認為,對行業的定義過于寬泛,有一定的隨意性。姚堅透露,商務部外資司正在制定比較詳細的、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和規程,進一步增強政策透明度。“無論是中國吸收外資,還是并購方式,發展前景都是樂觀的。”
姚堅指出,中國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規模會繼續增加。隨著中國服務業的發展,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特別是在大中型城市,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空間依然較大。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1月,中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43家,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00.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0.2%和23.4%。據姚堅分析,隨著中西部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中心城市的發展,中國吸引外資將逐漸由出口導向型轉為本土導向,而中西部地區的制造業在吸收外資方面,將進一步強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71.shtm......
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獲悉,3月29日上午,首批兩只新能源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在上交所上市,標志著基礎設施REITs市場大類基礎設施資產類型取得新突破,試點范圍進一步覆蓋到新能源......
“5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大幅度躍升,部分優勢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有力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2月23日,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主題發布會時,交通......
8月12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重大突破,創造場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強磁場,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世界紀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
11月18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承辦的“重大基礎設施服役耐久性與安全性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建設”高層次專家研討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杜翠薇......
18日至20日,第三屆全國基礎設施智慧建造與運維學術論壇在南京召開,多名院士、專家學者瞄準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趨勢,線上、線下共話基礎設施建造與運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關鍵技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設施建......
13日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了解到,農發行已全面完成農發基礎設施基金2459億元的投放任務,支持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677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近3萬億元。農發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審批、正在辦貸流程中......
科技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的通知國科辦基〔2022〕98號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
今天(4月17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
4月17日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17日在發布會上介紹,神舟十三號乘組共在軌飛行183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完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