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13 11:57 原文鏈接: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500年前,南美洲的一個印第安人把天然橡膠樹汁涂在了腳上,在渾然不覺中,空氣中的氧分子把橡膠樹汁中的長鏈分子連接起來,樹汁變“硬”了,人類有了第一雙特殊的“靴子”。

      200年前,一個偶然的發現使人們擁有了橡膠的硫化技術,從而改變了天然橡膠的屬性;之后不久,賽璐珞塑料、酚醛樹脂、高壓聚乙烯、尼龍、碳素纖維等相繼問世,人類的智慧創造出無數紛繁復雜的物質材料,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自己。

      而這些遍布在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落的人造物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叫高分子。

      走近高分子

      在科學家眼里,高分子材料就是由若干原子按一定規律重復地連接成具有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質量、最大伸長度可達毫米量級的長鏈分子,因此,高分子材料又稱“聚合物材料”。如果以材料來標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階段的話,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里,以塑料、橡膠和纖維為代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占據了“統治地位”。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是我國高分子科學的發祥地、高分子材料的搖籃。中國的第一塊合成橡膠——氯丁橡膠以及人造纖維就誕生在這里。

      “高分子材料是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石,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證。”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小牛這樣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石油資源短缺和石油資源高分子帶來的環境污染,迫切需要發展非石油資源、完全生物降解的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體內和體外一次性醫療制品、組織工程和藥物控制釋放等生物醫用技術,需要發展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硅基半導體材料為核心建立的光電子工業將面臨元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帶來的物理極限和技術挑戰,期望發展塑料光電子學。”在科學家眼里,高分子材料的發展關系國家命脈。

      楊小牛領銜的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是定位于高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和高分子材料的高技術研究,選擇高分子的高性能化、高分子復雜體系和功能高分子的分子工程為主要研究方向,以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高分子科學研究平臺為目標。

      近年來,他們在高分子科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在國際上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不僅如此,在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發領域,他們還獲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成果,其中一些在產業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基礎應用成果豐碩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渡金屬催化的聚合反應新方法方面,實驗室獲得了多種高區域與立體選擇性配位、高共聚能力和高官能團耐受性的新型高效催化劑。

      “這將為高效制備綠色輪胎用高性能橡膠、新概念集成橡膠和功能聚烯烴材料提供新策略。”楊小牛解釋說。

      在結晶高分子應力誘導的結構演化方面,學術界有關結晶高分子形變機理的研究一直存在爭議。

      “我們指出拉伸過程中晶塊滑移發生在小形變而應力誘導的熔融—重結晶發生在大形變;發現應力誘導的熔融—重結晶不遵循經由中介相的多步生長模式,為理解高分子體系結晶機理提供了新思路。”楊小牛介紹說。

      而在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與器件方面,單一高分子白光的學術概念適用于全熒光體系和全磷光體系,被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實現高分子白光發射的兩大途徑之一。

      實驗室提出了“通過樹枝狀主體材料與磷光中心一體化發展非摻雜磷光材料”的學術思想,開發出具有國際特色的溶液加工型磷光發光材料體系,為發展高性能疊層OLED 白光器件開辟出全新途徑。

      “我們還建成了國內首套醫療器械輻照消毒滅菌裝置。”楊小牛興奮地說。

      長久以來,不含塑化劑和耐輻照老化醫用耗材專用料是醫用耗材的一大難題。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為研發反應組合組裝新技術,制備出功能化與高性能化的高分子新材料,并成功取代聚氯乙烯、用于制備不含塑化劑的輸注與介入類醫用耗材,為確保廣大患者的治療安全和身體康復提供了關鍵新材料。

      同時,他們還開發了反應擠出接枝新技術,解決了抗輻照劑淬滅活性自由基,而其鍵合到大分子鏈上又需要活性自由基引發的固有矛盾,制備了抗輻照老化的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實現了采用輻照方法消毒的醫用耗材的大規模產業化。

      據楊小牛介紹,實驗室的基礎、應用基礎關鍵材料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實現了高分子科學與高分子技術的協調并重發展,在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具有開創性、標志性和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并在部分研究方向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連續五次在“國家化學學科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實驗室。2004 年獲“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先進集體”獎(金牛獎)。2011 年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從綜合實力和總體水平衡量,實驗室已成為體現我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領域研究水平的突出代表之一。

    相關文章

    1940萬元,朝陽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采購結果

    朝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朝陽市衛生監督所)實驗室儀器設備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公示,總金額19409576元,詳細情況如下:一、項目編號:JH24-211300-02262二、項目名稱:朝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逛展打卡,Get滿滿好禮!

    亞洲重要的分析、生化技術、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博覽會——第十二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2024)即將于2024年11月18-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N5&E6-......

    落地北京亦莊!我國首個IDS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授牌

    近日,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正式向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授牌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成為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際數據空間(IDS)認證評......

    行易道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簽署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

    近日,國產毫米波雷達企業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簽署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共建“空天院-行易道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進一步加強雙方在科學研究......

    全球首創腦梗塞臨床治療新技術,芙蓉實驗室取得一批新成果

    4日,芙蓉實驗室人才隊伍建設專題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宣讀了2023年芙蓉實驗室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結果,并為獲獎者頒發獎杯;同時介紹了今年以來芙蓉實驗室的運行建設情況,包括基礎建設、人才團隊建設、科研創新......

    聚焦時空AI感知技術,天府絳溪實驗室首個技術創新中心成立

    記者從天府絳溪實驗室獲悉,近日,天府絳溪實驗室首個技術創新中心——時空AI感知技術創新中心(下稱技術中心)正式簽約成立。技術創新中心主要面向具身智能、電磁感知、泛在互聯等重點方向,引入有顯著產業化潛力......

    又一共建大模型實驗室在蓉揭牌

    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日前,成都高新區企業中科創達與火山引擎舉行深度合作簽約儀式,并為聯合大模型實驗室揭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核心技術、產品和市場等多方面優勢,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領域展開深度創......

    海南省種業實驗室與中種集團發布2024年聯合“揭榜掛帥”項目

    為加強種業科技關鍵技術攻關,研究解決種子產業鏈技術創新難題,日前,海南省種業實驗室與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聯合“揭榜掛帥”項目,10個項目包含果蔬、玉米、水稻、糖料和水產等領域。據了解,這......

    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宣貫會

    2024年10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以下簡稱《辦法》)宣貫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水凝膠半導體材料問世

    在最新一期《科學》上,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團隊展示了界面生物電子學領域的新突破:他們創造出具有強大半導體功能的新型水凝膠材料。這種新型藍色凝膠能夠在水中像海蜇一樣浮動,同時還具有出色的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