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5〕17號
各項目依托部門: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主要糧食作物骨干親本遺傳效應和利用的基礎研究”等178個項目(項目清單見附件)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根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的要求,應進行結題驗收。結題驗收工作分為課題驗收和項目驗收兩個階段。課題驗收由項目首席科學家會同項目依托部門組織,于9-10月進行;項目驗收由科技部負責組織,擬于11月中下旬進行。
結題驗收的重點是項目研究計劃完成情況、項目實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與創新性、項目首席科學家作用、研究隊伍創新能力、優秀人才培養情況,以及項目組織管理等。
請通知各項目按照項目結題驗收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相關工作,于10月20日前完成課題驗收,11月5日前完成項目結題驗收材料網上提交和紙質材料報送工作。其中,資源環境領域項目在結題驗收前,應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暫行辦法》的要求完成數據匯交工作。項目結題驗收方案、項目結題驗收材料報送要求等文件可在973計劃項目管理系統(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下載。
結題驗收工作委托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組織,各項目應在課題驗收前兩周將課題驗收工作安排及驗收專家組建議名單報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審核。項目驗收會議時間及具體安排由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另行通知。
聯系人:
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 楊岸夫 閆金定
聯系電話:010-58881072 58881073
傳 真:010-58881077
電子信箱:jcc973@vip.sina.com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重大科學研究處 李非
聯系電話:010-58881551
附件: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結題驗收項目清單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
2015年6月25日
附件: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結題驗收項目清單
項目編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首席科學家 | 項目第一承擔單位 | 項目依托部門 | ||||||
973計劃農業等9個領域 | ||||||||||
2011CB100100 | 主要糧食作物骨干親本遺傳效應和利用的基礎研究 | 李立會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農業部 | ||||||
2011CB100300 | 作物養分高效利用的信號轉導和分子調控網絡 | 凌宏清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100400 | 作物多樣性對病蟲害生態調控和土壤地力的影響 | 朱有勇 | 云南農業大學 |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100500 | 糧食主產區農田地力提升機理與定向培育對策 | 張佳寶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農業部 | ||||||
2011CB100600 | 重要園藝作物果實品質形成機理與調控 | 鄧秀新 | 華中農業大學 | 教育部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100700 | 植物免疫機制與作物抗病分子設計的重大基礎理論 | 何祖華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農業部 | ||||||
2011CB100800 | 牛奶重要營養品質形成與調控機理研究 | 王加啟 |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 農業部 | ||||||
2011CB109300 | 油料作物優異親本形成的遺傳基礎和優良基因資源合理組配與利用 | 張天真 | 南京農業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200900 | 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的科學基礎 | 李元廣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201000 | 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開采機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礎研究 | 李陽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
2011CB201100 | 中國西部疊合盆地深部油氣復合成藏機制與富集規律 | 龐雄奇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育部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201200 | 深部煤炭開發中煤與瓦斯共采理論 | 謝和平 | 中國礦業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201300 | 中低階煤分級轉化聯產低碳燃料和化學品的基礎研究 | 劉振宇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201400 | 褐煤潔凈高效轉化的催化與化學工程基礎 | 王建國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201500 | 可燃固體廢棄物能源化高效清潔利用機理研究 | 嚴建華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209400 | 交直流特高壓輸電系統電磁與絕緣特性的基礎問題研究 | 陳維江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國家電網公司 | ||||||
2011CB301700 | 超高速低功耗光子信息處理集成芯片與技術基礎研究 | 陳建平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教育部 | ||||||
2011CB301900 | 半導體固態照明用超高效率氮化物LED芯片基礎研究 | 張榮 | 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302000 | II族氧化物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 | 申德振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302100 | 微納光機電系統的仿生設計與制造方法 | 梅濤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302200 | 網絡海量可視媒體智能處理的理論與方法 | 胡事民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302300 | 面向復雜應用環境的數據存儲系統理論與技術基礎研究 | 馮丹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302400 | 數學機械化方法及其在數字化設計制造中的應用 | 高小山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302500 | 高通量計算系統的構建原理、支撐技術及云服務應用 | 李國杰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302600 | 高效可信的虛擬計算環境基礎研究 | 盧錫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2011CB309500 | MEMS規模制造技術基礎研究 | 王躍林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309700 | 適應于千萬億次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 | 陳志明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403000 | 中國陸塊海相成鉀規律及預測研究 | 劉成林 |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國土資源部 | ||||||
2011CB403100 | 青藏高原南部大陸聚合與成礦作用 | 侯增謙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國土資源部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403200 | 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功能與固碳潛力研究 | 韓士杰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403300 | 黃河上游沙漠寬谷段風沙水沙過程與調控機理 | 拓萬全 |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403400 | 氣溶膠-云-輻射反饋過程及其與亞洲季風相互作用的研究 | 張小曳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中國氣象局 | ||||||
2011CB403500 | 南海海氣相互作用與海洋環流和渦旋演變規律 | 王東曉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國家海洋局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403600 | 中國近海水母暴發的關鍵過程、機理及生態環境效應 | 孫松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409800 | 多重壓力下近海生態系統可持續產出與適應性管理的科學基礎 | 張經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503700 | 電磁輻射危害健康的機理及醫學防護的基礎研究 | 余爭平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503800 | 空氣顆粒物致健康危害的基礎研究 | 鄔堂春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教育部 | ||||||
2011CB503900 | 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及其診治與干預的基礎研究 | 劉德培 |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 衛生計生委 | ||||||
2011CB504000 | 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的分子機理研究 | 賈偉平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教育部 | ||||||
2011CB504100 | 帕金森病發病機制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 | 王曉民 | 首都醫科大學 | 教育部 衛生計生委 | ||||||
2011CB504200 | 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細胞表觀遺傳機制 | 尚永豐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504300 | 病毒致癌機制與干預的基礎研究 | 曾益新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504400 | 中樞神經損傷修復與功能重建中膠質細胞的作用及意義 | 段樹民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504500 | 感音神經性聾發病機制及干預措施的基礎研究 | 李華偉 | 復旦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504600 | 近視發病機理及干預的基礎研究 | 瞿佳 | 溫州醫學院 |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504700 | 重要病毒跨種間感染與傳播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高福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504800 | 病毒潛伏感染的分子機制 | 劉奮勇 | 武漢大學 | 教育部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504900 | 重要病原體變異規律與致病機制研究 | 金奇 |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 | 衛生計生委 | ||||||
2011CB505100 |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臟象理論 | 王慶國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教育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
2011CB505200 | 針刺對功能性腸病的雙向調節效應及其機制 | 朱兵 |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
2011CB505300 | 中藥“十八反”配伍理論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段金廒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505400 | 中醫原創思維與健康狀態辨識方法體系研究 | 王琦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
2011CB510000 | 神經變性的分子病理機制 | 張灼華 | 中南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510100 | 表觀遺傳變異在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和機制 | 孔祥銀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510200 |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發病機制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 | 黎曉新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605500 | 輕質高溫TiAl金屬間化合物合金及其制備加工的科學技術基礎 | 林均品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605600 | 超高性能與低成本聚丙烯腈碳纖維的科學基礎及共性問題研究 | 徐堅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605700 | 高性能碳纖維相關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 | 楊玉良 | 復旦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605800 | 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高效制備與服役基礎研究 | 熊翔 | 中南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606000 | 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制備及加工應用中的科學問題 | 李伯耿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606100 | 高性能芳綸纖維制備過程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余木火 | 東華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606200 | 生物醫用材料組織誘導作用的分子機制與設計原理 | 顧忠偉 | 四川大學 | 教育部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606300 | 高性能金屬材料控制凝固與控制成形的科學基礎 | 謝建新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606400 | 基于集成計算的材料設計基礎科學問題 | 楊銳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610300 | 超輕多孔材料及其構成結構多功能化應用的基礎研究 | 盧天健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610400 | 多組元合金及其結構件鑄造過程的凝固基礎研究 | 介萬奇 | 西北工業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610500 | 核電關鍵材料及焊接部位在微納米尺度下的環境行為與失效機理 | 韓恩厚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706500 | 復雜空氣分離類成套裝備超大型化與低能耗化的關鍵科學問題 | 譚建榮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06600 | 高性能滾動軸承基礎研究 | 王煜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706700 | 光學自由曲面制造的基礎研究 | 房豐洲 | 天津大學 | 教育部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706800 | 難加工航空零件的數字化制造基礎研究 | 丁漢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706900 | 危險化學品事故全過程遙測預警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鄭小平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育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 ||||||
2011CB707000 | 復雜低空飛行的自主避險理論與方法研究 | 張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
2011CB707100 | 空天地一體化對地觀測傳感網的理論與方法 | 張良培 | 武漢大學 | 教育部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07200 | 高效、節能、低碳內燃機余熱能梯級利用基礎研究 | 舒歌群 | 天津大學 | 教育部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707300 | 二氧化碳減排、儲存和資源化利用的基礎研究 | 袁士義 | 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
2011CB707400 | 木質纖維素資源高效生物降解轉化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曲音波 | 山東大學 | 教育部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07500 | 視覺功能修復的基礎理論與關鍵科學問題 | 任秋實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707600 | 基于微納制造的第三代基因測序系統的基礎理論研究 | 易紅 | 東南大學 |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07700 | 多模態分子影像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田捷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707800 | 基于影像的腦網絡研究及其臨床應用 | 蔣田仔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707900 | 聚焦超聲無創治療腫瘤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王智彪 | 重慶醫科大學 |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710600 | 重大工程災變滑坡演化與控制的基礎研究 | 唐輝明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教育部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10700 | 鍋爐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利用的基礎研究 | 徐進良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710800 | 生物制造手性化學品的科學基礎 | 楊立榮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 ||||||
2011CB710900 | (微)重力影響細胞生命活動的力學-生物學耦合規律研究 | 龍勉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711000 | 面向長期空間飛行的航天員作業能力變化規律及機制研究 | 陳善廣 |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 ||||||
2011CB711100 | 高速列車基礎力學問題研究 | 楊國偉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中國鐵路總公司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711200 | 高性能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 余卓平 | 同濟大學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808000 | 信息及相關領域若干重大需求的應用數學研究 | 馬志明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100 | 極端強場超快科學重要前沿與應用開拓 | 李儒新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200 | 超高壓下凝聚態物質的新結構與新性質 | 崔田 | 吉林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808300 | 新概念、高效率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FEL)物理與關鍵技術研究 | 趙振堂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400 | 分子電子學的基礎與應用探索研究 | 姚建年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500 | 溶液、界面及蛋白微環境中分子結構與化學反應的理論方法和計算模擬 | 方維海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808600 | 不飽和烴高效轉化中的前沿科學問題 | 史一安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700 | 若干功能體系的定向設計與構筑 | 于吉紅 | 吉林大學 | 教育部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8800 | 若干重大地質環境突變的地球生物學過程 | 謝樹成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教育部 | ||||||
2011CB808900 | 二疊紀地幔柱構造與地表系統演變 | 徐義剛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809100 | 細胞信號時空動態的前沿研究和關鍵技術 | 王世強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809200 | 全基因組高分辨率中國(東亞)人群遺傳變異圖譜的繪制 | 王俊 |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 |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 ||||||
2011CB811300 | 人類微RNA的調控機制及在細胞功能與命運決定中的作用 | 屈良鵠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811400 | 日地空間天氣預報的物理基礎與模式研究 | 甘為群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A00100 | 高溫超導材料與物理研究 | 聞海虎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A00400 | 人類智力的神經基礎 | 蒲慕明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A00600 | 超低功耗高性能集成電路器件與工藝基礎研究 | 張興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A00700 | 高效低成本新型薄膜光伏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 | 戴松元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A00800 | 人工合成細胞工廠 | 馬延和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A00900 | 光合作用與“人工葉片” | 常文瑞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蛋白質研究等6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 ||||||||||
2011CB910100 | 蛋白質主要降解途徑-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功能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10200 | 代謝生理活動與病理過程中信號轉導網絡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10300 | 重要生命活動中關鍵膜蛋白及蛋白質復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10400 | 活體蛋白質功能的光學分子成像新技術新方法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10500 | 重要蛋白質復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10600 | 肝病發生發展中的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及其調控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 | |||||||
2011CB910700 | 實體腫瘤的微環境蛋白質組研究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 衛生計生委 | |||||||
2011CB910800 | 糖脂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 廈門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10900 | 亞細胞代謝調控及其相關老年癡呆癥等疾病機理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11000 | 基于核酸適配體的蛋白質研究新技術和新方法 | 湖南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11100 | 基于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結構生物學技術和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15400 | 高等植物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調控的分子機理研究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15500 | 重要生理功能和重大疾病相關蛋白質研究公共資源庫建設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200 | 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仿真關鍵器件的物理實現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300 | 基于光與冷原子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400 | 分子尺度的量子設計與調控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500 | 基于超冷原子、分子體系的新物態和量子仿真研究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600 | 冷原子分子系綜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21700 | 關聯電子系統量子調控研究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
2011CB921800 | 復雜電子體系的超敏量子調控 | 復旦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21900 | 以Dirac系統為代表的低維量子體系的新奇量子現象研究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22000 | 光子帶隙調控、新效應及其應用 | 同濟大學 |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22100 | 固態電子系統的量子效應、量子結構設計和量子計算 | 南京大學 | 教育部 | |||||||
2011CB922200 | 固態微結構中光誘導集體激發、光電耦合效應及其原型器件研究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
2011CB925600 | 小量子體系光-電量子態互作用及其調控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
2011CB932300 | 功能導向大面積、有序納米結構可控制備
其他網友還關注過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技術進步助推生產力發展在國新辦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俊強表示,空間科學就是對人類認知極限的一種延伸。對這種未知元素的探索,會帶動各種探測手段的進步,比如對傳感器、精密的光學...... 原哈工大黨委書記,任教育部副部長!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一位院士接任校長!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任教育部副部長據人社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3月加入中國共...... 沈陽自動化所微型驅動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得益于微小的尺寸,微型機器人及驅動器在醫療應用領域具有無創安全的優點,應用前景較大。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香港城市大學展開合作,制造,相關研究結果以卷首封面(Frontispiece)發表......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大原校長田昭武辭世,享年98歲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電化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教授,于2024年10月1日22時50分在廈門安詳辭世,享年98歲。1...... 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院士辭世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訃告,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電化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教授,于2024年10月1...... 多所高校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據教育部網站9月28日消息,27日,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授牌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7日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宣布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例如,來自東北大學新聞網...... 溫度升高對氣相和氣溶膠相化學影響獲揭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偉偉團隊針對當下世界主流商業化用于探究大氣二次生成的氧化流動管(potentialaerosolmass-oxidationflowreactor,PAM-OFR)...... 教育部:將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要求,提高適配度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針對近期一些高校調整本科專業的情況,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表示,“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動山搖”,這就說明本科教育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