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豐田推出的首款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
“隨著燃料電池推動新一代清潔能源改革,公眾也愈發關注燃料電池的發展,我們在中國的公共交通市場上看到了巨大商機。中國需要更清潔的城市公交系統,同時在空氣質量監管方面也更加嚴格,中國市場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肯定會不斷增加。”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Randall MacEwen說。
不久前,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與中國兩家公司在加拿大駐華大使館簽署協議,為中國兩座城市首批部署的33輛燃料電池動力公共汽車提供燃料電池動力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
“燃料電池的發展有幾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首先是數量龐大且仍在不斷增長的城鎮人口。中國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有80多個,意味著對城市公共交通有非常大的需求。其次是空氣污染問題。中國排放了全球30%的溫室氣體,北京30%的空氣污染與汽車尾氣有關,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MacEwen說。
MacEwen在清潔能源產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過高管。MacEwen介紹說,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在成本、技術、性能和駕駛體驗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且可衡量的進展。
氫氣被認為將成為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氫氣是一種無色氣體,燃燒產物是水。氫燃料作為能源最大的優勢就是無污染、效率高、可循環利用,從而成為全球車企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MacEwen表示,燃料電池技術目前重點用于公共交通領域。燃料電池車輛與其他車輛相比,具有自身的優點。例如,柴油機的噪聲和顆粒物排放問題較為突出,壓縮天然氣車也有噪聲和成本的問題,電動車充電時間和行駛里程數受限。相比之下,燃料電池車輛的電池不需要頻繁更換,而且對環境更為友好。
據了解,氫燃料電池目前已經用于商用汽車。豐田汽車公司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未來”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大眾汽車公司不久前也研發出了試驗用氫燃料電池汽車。日本、德國、美國等一些國家正在試驗第二代燃料電池。
盡管如此,燃料電池目前仍未進行大規模應用,主要在于兩大瓶頸:成本和技術。MacEwen坦言,燃料電池成本雖已降至2006年的1/10,但仍有下降的空間,目前的電池技術本身也有需要改進之處。
“燃料電池的成本不僅僅是電池本身,還包括配套的基礎設施,所以從系統的角度看,我們需要的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同時需要強大的支持。”MacEwen表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燃料電池公交車都是由政府補貼來支持的。風能和太陽能在初期也都是有補貼的,比如通過上網電價或者投資稅減免政策等,使其達到一定規模之后,成本就自然降下來了。相比普通的公交車,燃料電池公交車成本會高很多,因此,需要補貼。
日前,日本三大車企——豐田、日產和本田發布聯合聲明稱,計劃聯合投資60億日元(約合4892萬美元)支持日本氫氣站的建設與運營,他們將共同承擔加氫站運營所需費用的1/3,給予每座加氫站的資金支持最高達1100萬日元(約合9萬美元)。日本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也都表示會對加氫站的建設做出支持。
“我認為氫燃料電池還是值得研究的。2003年中國加入了國際氫能經濟和燃料電池伙伴計劃(IPHE),在這個計劃下,當時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氫燃料電池的開發,包括其在公交車和汽車上的運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說,“企業應該有長遠眼光,對氫燃料電池的研究不能放棄,而且我國在氫的制造、儲備、運輸以及加氫站建設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工作,有一定的基礎。”
“氫燃料電池的前景需要從長期來看。使用燃料電池對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兒童哮喘病的發病率都有益處,大家有沒有算過總的空氣質量成本?實際上,這些成本都會體現在經濟上,你會發現使用燃料電池從經濟上看是劃算的。”MacEwen說。
“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同時促進經濟發展。”MacEwen表示,巴拉德希望能夠對中國進行相應的技術轉移,同時,希望中國的公司不僅著眼于國內的市場,也能將生產的燃料電池發電機出口到國外。
加拿大在燃料電池應用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氫電池和燃料電池產業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認可。最近,戴姆勒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本拿比市投資了7000萬加元,設立一家汽車燃料電池制造廠,這樣的工廠在全球尚屬首例。加拿大將90%左右的氫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出口到國外,對于加拿大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光明的技術型出口產業。
“加拿大是世界上能源結構最為清潔的國家之一,在可持續技術方面領先世界。因此,加拿大擁有眾多優勢,可以為中國提供許多借鑒。”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在當天的簽約儀式致辭中表示,“從全球來看,清潔能源、清潔技術都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創新領域。中加兩國在這一領域都大有可為。”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石海平)5月23日,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開幕式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氫能交通是國家對氫能支持力度最大的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歐......
據英國《自然·能源》雜志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組國際聯合團隊報告成功制造了鈣鈦礦/硅雙層單片電池。在室外條件下,雙面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超出任何商用硅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這也是首次通過實驗清晰證明了雙面......
近日,在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民促會在京召開減緩與適應—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交流會,共話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能源基金會策略傳播高級項目主任荊卉在致辭時指出,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結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盡快落地一批光熱發電項目。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
4月12日,國新辦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要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任務,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