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券,是針對中小企業經濟實力不足、創新資源缺乏,大學和研發機構沒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動力機制而設計發行的一種“創新貨幣”。政府向企業發放創新券,企業用創新券向研發機構、研發人員購買科技成果或研發、設計、檢測等科技服務,或者購買研發設備。然后,科研服務機構和科研服務人員到政府財政部門兌現創新券。這種靈活的資助方式,一方面企業不僅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發計劃,來靈活選擇所需的服務類型;另一方面,高校或研究機構也能夠將技術成果轉化到企業,增強了市場對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政府的科技投入資金使用效率,體現了激勵企業創新投入的“普惠性”特點。
荷蘭是最早實行創新券政策的國家,2008年至今已經發放了兩萬多張創新券。近幾年,科技創新券逐步在世界各地擴展開來。去年開始,我國部分地區開始推廣“創新券”,來看看你所在地區的創新券制度吧!
北京
為貫徹落實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與高校院所之間的產學研用合作,北京市財政局與北京市科委于2015年1月共同組織實施首都科技創新券。
首都科技創新券不同于普通財政補貼,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按規定在有效期內登記了科研活動時創新券生效,使財政投入的使用更加精準,較大限度發揮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首都科技創新券主要用于鼓勵本市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充分利用北京地區實驗室資源開展測試檢測、合作研發等創新創業活動,由政府發放,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向高校院所購買科研活動時使用。通過首都科技創新券政策的持續實施,逐步覆蓋更多區域、更多領域的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并逐步推進更多的科技資源對外開放,在全社會形成支持科技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上海
為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科研創新投入成本,激發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活力,上海市科委在中小企業用戶補貼的基礎上推出了上海市科技創新券,鼓勵中小微企業積極共享使用科技創新資源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自2015年4月申領啟動以來,已有488家企業和創業團隊申領了2400萬元的科技創新券額度,進一步盤活科技資源,助力科創中心建設,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廣東
近日,廣東省科技廳、省財政廳下發開展科技創新券后補助申報的通知,這是今年出臺的《廣東省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又一個落地的配套政策。補助對象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科技服務機構和高校科研機構。首批補助金額6500萬,由兩廳根據各地區所兌現的科技創新券金額進行撥付。
浙江
2015年2月初,浙江省科技廳制訂出臺《公眾創業創新服務行動方案》,明確各設區市創新券發放額度和各設區市服務企業數量,提出2015年全省各市、縣(市、區)發放使用創新券1億元,推動全省500家以上省級科技創新載體的50000臺(套)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提供開放共享,服務企業50萬家次,帶動50萬人創新創業,使科研儀器設備使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
貴州
2014年12月25日,貴州省科技廳正式發布《貴州省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試行)》,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貴州省科技廳以發放科技創新券的方式,對訂立技術合同并經過認定登記的科技創新活動給予補助。
近日,貴州省科技廳向24家單位發放了首批300萬元科技創新券,旨在借首期創新券盤活科技創新資源,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科技創新投入成本,2015年預計發放4000萬元,將有400余家單位受益。
貴州省科技創新劵辦理程序非常簡單,凡是在貴州省注冊的企業與科技創新服務單位簽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合同均可申請發放科技創新劵。科技創新劵發放的額度,主要根據企業與科技創新服務單位簽訂的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的情況酌情發放。如果是訂立技術開發合同和技術轉讓合同,發放的最高額度不超過50萬元;如訂立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發放的最高額度不超過20萬元,同時企業也要匹配不低于合同金額50%的經費。
湖北
武漢市從4月20日起,將向中小企業發放首批3000萬元科技創新券,用于支付公共服務平臺為其提供的技術服務費用。
創新券的發放對象是在武漢市轄區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以上農業科技型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創新券限用于企業與武漢轄區內經認定的技術和服務提供方(含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技術研究院和國家級檢測機構)之間開展ZL購買、技術檢測和委托研發等三類科技創新活動。
單張創新券面額為1000元,有效期為2年,單個企業在2年內領取創新券金額的上限為15萬元。企業在與技術和服務提供方合作時,可以用創新券抵扣一定的合同金額,每次支付的創新券金額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0%。
企業可憑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企業法人組織機構代碼證、經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表原件和復印件,到市科技局申領創新券。
安徽
2014年,馬鞍山市在安徽省率先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
發放對象:在馬鞍山市注冊的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已備案的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示范(試點)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且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下。
發放額度:年銷售收入2000—3000萬元的企業,創新券的最高發放額度30萬元;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最高發放額度為20萬元。企業可以分批使用創新券,但配套資金不得低于創新券使用金額的3倍。
主要用途:用于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購買技術或成果;向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文獻、科技查新、ZL代理、儀器共享、專家咨詢、項目評審論證、人才引進等科技創新投入;企業建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添置研發設備等。
江蘇
江蘇省在蘇北地區開展科技創新券試點,以發揮市場對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提升蘇北地區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的積極性,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進一步營造協同創新良好社會氛圍。試點主要面向蘇北地區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發放,用于對相關企業購買高校院所、第三方獨立科技中介機構的科技服務(包括科技咨詢服務、分析測試服務、科技信息服務等)的費用支出進行補助。
科技部關于開展2024年度科技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科技統計是支撐服務科技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根據《科學技術部科技統......
近日,省科技廳(省外專局)、石家莊市政府共同建設的河北科技企業出海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出海綜合服務平臺”)在石家莊高新區正式成立,成為全省首個助力科技企業出海的實體化專業化綜合服務平臺。啟動儀式現......
關于2026年度引導投資機構加大投資力度專項征集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京科發〔2024〕18號)有關規定,現面向本市投資機構開展20......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月23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十三個聚焦“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對2025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
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局重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規劃布局全市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研究出臺《十堰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十堰......
2025年1月9日,江西省委科技辦組織召開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務虛會。江西省委科技辦主任,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宋德雄主持會議并講話,在家廳領導出席會議。會上,江西省委科技委部分成員單位、各設區......
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局重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規劃布局全市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研究出臺《十堰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十堰......
一是鏈接全國創新熱地,聯合江西、湖南舉辦首屆“長江創新智庫論壇”,在大灣區設立離岸科創中心,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上海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共建顛覆性技術創新網絡中部節點,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多形......
浙江省臺州市充分發揮“臺科匯”品牌功能,以搭建區域技術轉移轉化服務平臺為中心,以當地市場和產業為依托,聯動各地科創資源,實現信息共享、技術交易服務、技術經理人培育等功能于一體,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
一是打造“四網”一體服務體系,天網、地網、政策網、金網系統聯動,2024年,集成國內外300多萬科研人才、650多萬科研服務機構數據資源,設立總規模20億元和3億元的在岸、離岸投資基金,實現全省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