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應浩受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RNA期刊的邀請,在線發表了題為Micro-managers of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and NAFLD的綜述。該綜述由應浩和劉威、曹鴻超博士等人共同完成,系統總結了microRNA(miRNA)參與肝臟脂質積累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發生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
NAFLD是指由非酒精因素導致的肝細胞內脂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關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NAFLD與胰島素抵抗、肥胖等代謝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miRNA對NAFLD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NAFLD的發生至少經歷“二次打擊”,該綜述從NAFLD經歷的第一次打擊——“肝臟脂肪變性”出發,著重在肝臟脂質合成、吸收、氧化以及轉運四個方面,總結了miRNA調控肝臟脂質代謝,進而影響NAFLD的相關研究進展,并對miRNA在治療NAFLD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應浩研究組致力于肥胖、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近年來在miRNA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發現miR-378是肝臟胰島素信號通路的重要調控因子(Nat Commun 2014);發現血清miR-130b參與了肥胖相關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Diabetologia 2013);發現miR-133a1介導了甲狀腺激素對肌纖維類型的調控作用(J Cell Biol 2014)等。相關研究獲得了中科院、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上海生科院等的經費支持。
維持肝細胞甘油三酯穩態的重要途徑及關鍵分子
10月9日,國際學術期刊JCIInsight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李尹雄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HypomorphicASGR1modulateslipidhomeostasisv......
了解大腦如何處理甜,苦和鮮味,可能有一天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設計出更有效的藥物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VanAndel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鈣穩態調節因子(calciumhomeostasismodula......
應激反應在調節體內平衡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過調節細胞存活和死亡實現。在應激反應過程中,會出現應激顆粒,是一種細胞質區室,可以使細胞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存活。應激顆粒的組裝和拆卸缺陷與多種疾病有關,比......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趙允研究組的研究成果,以RepressionofAbd-BbyPolycombiscriticalforcellidentitymaintenan......
近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題為“Interferon-γDrivesTregFragilitytoPromoteAnti-tumorImmunity”的研究證實,靶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2月24日,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寧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2016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評獎結果。省委書記李強出席大會、省長石泰峰在會上講話。全省共187個項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
2017年3月1日,國際微生物學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學》(NatureMicrobiology)以長文(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AMesh-Duoxpathwayregulateshom......
近日,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合肥賽為智慧醫療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國內首個腸道微生物穩態研究聯合實驗室和腸道健康菌群生物樣本庫合作協議,中科大先研院院長助理王兵與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勇......
7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應浩受WileyInterdisciplinaryReviews:RNA期刊的邀請,在線發表了題為Micro-managersofhepat......
7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應浩受WileyInterdisciplinaryReviews:RNA期刊的邀請,在線發表了題為Micro-managersofhe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