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由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江向峰老師組織的首都科技創新券政策宣講會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行。該會就“首都科技創新券制度”的設立以及如何通過網上申報系統進行注冊申報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對企業的提問答疑。
“首都科技創新券制度”是由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財政局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最新普惠制度。創新券由政府發放,支持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向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免費購買科研活動時使用。主要是鼓勵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充分利用國家、北京市級相關科技資源開展研發和科技創新活動,促進產學研合作。
首都科技創新券政策宣講會現場
首都科技創新券管理辦公室 劉罡
會議伊始,來自首都科技創新券管理辦公室的劉罡主任就首都科技創新券的情況向大家進行了介紹。
首都科技創新券以貫徹李克強總理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落實《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有關精神、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目的,由首都科技創新券領導小組、首都科技創新券管理辦公室、推薦機構、服務機構多個組織結構共同履行職責完成。
創新券采用網絡認證模式,每年可多次申領,每張券限額5000元,需按規定使用,每次至少使用1張,最多可使用40張。在每個申報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申請創新券的最高補貼不超過20萬元。首次申請可獲取并直接使用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創新券,超出5萬元的部分采取分段超額累退比例法核定。
首都科技創新券支持對象為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范圍包括與指定實驗室圍繞科技創新創業開展的測試檢測、合作研發、委托開發、研發設計等,按照法律法規或強制性標準要求必須開展的強制檢測和法定檢測等其他商業活動,不納入創新券支持范圍。
申請創新券的小微企業需要滿足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在職正式職工不多于100人、營業收入小于1000萬、注冊資金不高于2000萬等條件,同時,自申請支持前兩個年度以來,除創新券專項資金外,未獲得過任何市財政經費支持。
最后,劉罡主任就創新券的申請注意事項以及使用兌現流程進行了介紹。
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 江向峰
各參會企業代表對創新券問題進行提問
劉罡主任的講解結束后,會議進入了討論環節,各個企業代表就自己對創新券的看法與問題進行了提問,問題包括創新券應用服務的領域有哪些、創新券具體的申報使用方式、合同的落實和對接問題、創新券資金的兌現問題等等,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的江向峰老師一一解答了各個代表的提問,并以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講述了創新券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攻略。最后,江向峰老師說到,創新券政策不僅是企業與高校的一種合作方式,更是提供了一個將企業運作和科學研發進行互補與互動的平臺,希望各小微企業能夠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積極申報,實現企業與高校的雙贏互惠。
10月14日,由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主辦,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全國工商聯宣傳教育部及經濟部、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承辦的企業云課堂活動舉行第六場直播活動。此次直播聚焦新科技與新產業革命,邀請國際......
從去年秋汛地澇、今春小麥苗弱到今夏南方干旱,中國農科院組織專家先后五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開展抗災奪豐收、“三秋”搶收搶種、蔬菜應急保供、保夏糧、秋糧豐收等大規模、應急性科技支撐專項行動,輻射帶動各級農......
◎實習記者張佳欣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我國始終把國際科技合作作為推動科技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十年間,我國吸引一批又......
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礎研究的系列重要論述,意味深刻、意義深遠,為基礎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科技工......
中新網記者郭佳在合成化學領域,分子篩的生成過程一直被認為是“黑匣子”,其定向設計合成極具挑戰性。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于吉紅在這一領域潛心研究已有30余年,探尋解開“黑匣子”的秘鑰。分子......
宇宙浩瀚,有一道星光被冠以北京理工大學之名。9月24日,“北理工星”命名儀式舉行。這顆星的名字,是為了表彰紀念北理工研制了新中國第一臺大型天象儀,并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預研發揮了......
9月23~24日,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世界科技前沿專題分論壇在京舉辦。經過層層選拔,來自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先進材料等領域的40名左右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從500余位選手中脫穎而出......
2022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第六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學術年會于9月23日至24日在廣州科學城舉行。同期舉辦先進微納制造技術與前沿應用高峰論壇。特邀十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和行業......
9月23~24日,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世界科技前沿專題分論壇在京舉辦。經過層層選拔,來自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先進材料等領域的40名左右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從500余位選手中脫穎而出......
近日,2022年首都科技創新券第一批共46個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項目涉及糕點中丙烯酰胺檢測方法開發、主栽草莓品種的DNA分子指紋圖譜構建、胞外囊泡膜蛋白檢測試劑盒的開發、HygromycinB和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