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河南省鄭州市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大會。這次千人大會是近年來鄭州市少有的動員大會,充分體現出鄭州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和信心。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懿在大會上措辭嚴厲,意志堅定地做了工作動員,要求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全民動員,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各項措施,實施責任追究,綜合運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科技的手段,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重點治理、從嚴治理,堅決遏制和扭轉大氣污染形勢嚴峻的被動局面。會上,各市、縣、區政府“一把手”和各有關局委遞交了軍令狀,承諾按時間節點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完不成的自愿接受組織處理;此次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會,將在全市掀起新一輪的大氣污染防治全民攻堅戰。
健全機制,
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鄭州市委下發了《關于調整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組長,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各分管領導任領導小組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責任追究、輿論宣傳、揚塵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農業污染治理、商業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等工作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工作組組長,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從制定方案、明確標準、組織推進、督導考核、責任追究等方面切實負起責任,并定期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開展情況,真正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督導工作推進機制》和《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責任追究辦法》,明確要求市委常委分包開發區、縣(市)區,定期進行暗訪,發現問題嚴肅問責;市政府各分管副市長親自抓,確保分管部門承擔任務落實到位;建立分級督查督導工作機制,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和20名副縣級后備干部組成聯合督導組進行專項督查督導,市城管局、建委、環保局、公安局等各業務部門進行專業督查督導,考核結果公開通報。對存在問題逾期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由紀檢監察、組織部門按照程序對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構成違紀的,追究黨政紀責任,涉嫌違法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重拳出擊,
深化污染防治
通過大氣污染治理專家研究分析,鄭州市三大主要污染源分別是揚塵、燃煤和機動車尾氣,導致霧霾天氣頻繁發生,大氣環境形勢日趨嚴峻。今年特別是4月份以來,鄭州市堅持精準發力、綜合施策、多措并舉、長短結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
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燃煤電廠脫硝治理方面,鄭東新區電廠1臺燃煤發電機組已完成,新力電力3臺燃煤發電機組正在進行,其他燃煤機組已實現達標排放。水泥行業治理方面,鄭州市25家企業已完成提標治理9家,16家處于停產治理中。燃煤鍋爐提標治理方面,自2013年以來鄭州市共拆改620臺燃煤鍋爐,剩余的26臺燃煤鍋爐中,13臺燃煤鍋爐停產到位,13臺正在使用的燃煤鍋爐做到達標排放。嚴查擅自建設燃煤鍋爐、拆改不到位,改造后恢復使用燃煤等違法違規現象,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和拆除。碳素、耐材、建材等行業治理方面,全市19家碳素企業已完成治理12家,7家正在實施;297家耐材企業已完成治理42家,停產215家,40家正在治理;兩家硫酸企業中,1家正在治理,1家長期停產。此外,對不符合要求的35家石子廠、68家石砂廠、7家白灰窯廠,也進行了停產治理。
揚塵污染治理。工地揚塵方面,全市共有建筑工地2159項,其中房建工地1197項,市政工程442項,拆遷工地203項,待建工地317項。目前,已累計投入7.7億元,完成工地綠化2404萬平方米,防塵網覆蓋8612萬平方米,硬化547萬平方米;改建停車場90個,面積58.5萬平方米,增加停車位2.1萬個。道路揚塵治理方面,加強灑水和機械化清掃頻次,整改道路66條,有償清運道路積存垃圾7415車,實施財政扣款3907萬元;加大設施投入,首批190輛道路吸塵車輛將陸續投用,城區四環實現機械化清掃保潔;對全市3409臺渣土清運車輛嚴格管理,下發整改通知760次并整改到位。
黃標車、老舊車輛淘汰和油氣回收。全市已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28400輛;11座儲油庫完成油氣回收4座,678個加油站完成599個,615輛油罐車已全部完成。
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治理。對全市占道露天燒烤攤和未設置專用油煙排放通道、未安裝油凈化裝置餐飲場所全面排查、建立臺賬;4月1日起對多次勸導拒不整改、嚴重擾民的露天燒烤實行頂格處罰。截至目前,共取締露天燒烤攤販206處,加裝油煙凈化裝置燒烤攤1463處,沒收銷毀燒烤爐具1207個,建成區內露天燒烤油煙凈化裝置安裝率達到97.5%以上。
環境執法檢查開展情況。充分發揮環保、城管、建委、交委、交警五支執法隊伍作用,采取日常執法和夜間巡查相結合、24小時駐廠監管等措施,查處電廠、水泥、混凝土攪拌站、耐材等行業環境違法行為515起,立案362件,處罰1467.9萬元,移交公安機關19起,追究刑事責任4人,拘留7人,關停取締企業項目52家;巡檢各類建筑工地1439處,下發整改通知單1244份,對各級政府下發督辦通知123份,發現各類揚塵違法問題6737條,已督促整改解決5986條;檢測發放機動車環保合格標志61.16萬個,檢驗達標率84.5%,下達闖禁行黃標車處罰告知1.77萬臺次。
完善在線監控系統建設。由于環保部門白天監察頻次多壓力大,部分工業企業存在夜間超標排污現象。目前,鄭州市今年計劃逐步完善監控系統,建立污染源監測大廳,對每一個管控企業的排污數據做到24小時實時監控,不管是“夜貓子”,還是超排者,都將無所遁形。
呵護藍天,
聚力拼搏不松懈
大氣污染成因復雜,治理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鄭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空氣質量距離人民群眾的期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部分建筑工地夜間施工未采取濕法作業,個別工地未覆蓋、無沖洗設備,帶來了大量的施工揚塵;渣土車出入工地未使用沖洗設備,封閉不嚴,帶泥上路行駛并且沿途拋灑,導致路面積塵較多,經過車輛碾壓變成更小的顆粒,帶來大量的道路揚塵。今年前4個月新增機動車13萬輛,總數達292萬輛,總量和單位面積保有量均位居中部6省省會第一,并具有“量大質次”的特點,黃標車總數為12.1萬輛,加之市區道路擁堵嚴重,大量機動車怠速排放,是正常行駛的3倍,也加大了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今年鄭州市氣象條件明顯不利,根據氣象部門的數據分析,今年平均靜穩天氣明顯比去年同期偏高,特別是5月份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倍,表明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明顯偏差。
面對當前空前嚴峻的空氣質量形勢,鄭州市委、市政府將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密切配合,立即行動起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振奮精神,拼盡全力,不畏艱難、敢于碰硬,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攻堅戰,保護我們的一片藍天,給群眾一份滿意的答卷。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日前,河南省召開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哲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過去一年,全省......
荷蘭科學家研究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次盆地預計將嚴重缺乏清潔水源,或使額外30億人受到影響。中國南部、歐洲中部、北美和非洲的許多次盆地由于氮污染水平很高,預計會成為水資源短缺的熱點地區。......
主要內容二氧化碳去除技術(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將“凈”變為“凈零排放”。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所有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2℃......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全面淘汰短鏈氯化石蠟等8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這是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后取得的重要進展。相關企業、協會、生態環境部門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新污染物的管......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全面淘汰短鏈氯化石蠟等8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這是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后取得的重要進展。相關企業、協會、生態環境部門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新污染物的管......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涉鉈污染源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