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條形碼研究的核心是采用某一基因片斷用于物種鑒別。在對動物的研究工作中,目前主要是采用線粒體細胞色素氧化酶1(CO1) 5’端約650bp左右的區域。但是該片斷的選用沒有充分的依據表明它的效力,并且有證據表明它不能很好的識別某些類群的物種。因此,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基于真哺乳動物亞綱1179條線粒體基因組序列,對線粒體基因組中各蛋白質編碼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學方法評估其作為DNA條形碼的效力,期望在線粒體基因組范圍內尋找出最合適的基因片斷用作分子標記。
基于物種識別率,種內及種間變異,高級階元解決能力以及基因飽和度等四項標準,研究結果表明:目前通用的CO1 5’端可以反映各線粒體蛋白質編碼基因用于物種識別的效力;該片斷與其它基因相似,可以使物種識別率達到90%以上,且各基因片斷間在種內及種間變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不過,對于某些類群,各線粒體基因片斷依然存在種內與種間變異相重疊的問題;這些線粒體基因片斷對物種以上較高級分類階元水平的解決能力有限。
該研究整體上支持在線粒體基因組范圍內,首選現在通用的DNA條形碼,即CO1 5’端作為分子標記,用于至少是真哺乳動物亞綱的物種識別研究。
該研究主要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朱朝東博士課題組完成,論文發表于BMC Genomics(SCI影響因子3.67),第一作者為在讀博士生羅阿蓉。該論文目前成為該雜志亮點論文之一,鏈接為: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164/12/84。
該研究主要得到了中國科學院農業辦公室項目(KSCX2-YW-NF-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30870268, J0930004)、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基金(6081002)資助,并部分得到中國農業部行業科技專項(200803006)、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基金(KZ201010028028)等的資助。
2024年10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24年度重大項目評審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開幕式由數理科學部主......
2024年10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舉辦的“自然科學基金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蘭玉杰及U......
2024年10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24年度重大項目評審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開幕式由數理科學部主......
2024年不端行為案件處理結果通報(第二批次)近期,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調查審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務會議審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相關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體進行了處理。現根據......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2024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指南基礎研究成果的評價和驗證是科學研究過程的重要環節,評價結果直接影響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取向、研究熱情和創新活力。為應對現有基礎研......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監督檢查辦法》的有關規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2—2023年以抽查的......
關于發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鉛同位素稀釋劑制備”專項項目指南的通告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鉛同位素稀釋劑制備”專項項目指南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grants.nsf......
42.02萬高斯,我國穩態強磁場刷新水冷磁體世界紀錄9月22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體產生了42.02萬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打破了2017年由美......
關于發布“人類認知過程的計算神經機制”專項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人類認知過程的計算神經機制”專項2024年度項目指南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grants.nsfc.go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