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對于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各地不斷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從歷次檢查監督情況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尤其是小型工程管護相對薄弱。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護,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要認真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著力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工作。根據國務院批復《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責任主體,對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負總責,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指導、管理和監督,發展改革、財政、衛生計生、環境保護、城鄉建設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項目建設、工程運行管護相關政策、資金保障和水質監測、水源保護等工作。要明確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將責任落實到崗、分解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責任到位、管理到位。切實執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用地、用電和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確保工程可持續運行。
二、明晰工程產權,落實管護主體和經費。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工程建設單位應及時組織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應及時與供水管理單位辦理交接手續。對難以落實管理單位的小型飲水工程,應及時將工程移交給工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各地要按照《水利部、財政部關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水建管[2013]169號)文件要求,一是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明晰工程產權。以國家投資為主興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產權歸國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所有,具體由縣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社會資本投資興建的工程,產權歸投資者所有,或按投資者意愿確定產權歸屬。二是落實工程管護主體和責任。工程產權所有者是工程的管護主體,應建立健全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確保工程正常運行。以國家投資為主興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由縣城公共供水公司或區域規模化供水企業或新組建國有獨資管理公司為管護主體,統一負責運行管護。三是落實工程管護經費。農村集中供水實行有償服務,計量收費。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價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合理確定,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可實行“基本水價+計量水價”的兩部制水價,通過加強水費征收等措施保證工程正常運行及維護經費。對于水費收入低于工程運行成本、維修養護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應以縣為單元建立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基金,所需資金通過財政補貼、水費提留等方式籌集,以確保工程持續運行。
三、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原則上要以縣為單位,健全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技術服務體系,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方向,有條件的縣區依托縣城公共供水公司或區域規模化供水企業,建立縣級供水技術服務體系,也可成立縣級統管的管理服務公司,建立基層技術維修隊伍,落實工程技術維修服務人員,設立服務電話,提供技術和維修服務,重點加強對面廣量大的小型農村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建后運行管護狀況的監督管理和技術服務。日供水1000噸或受益人口1萬人(以下簡稱“千噸萬人”)規模以上供水工程管理單位應按照專業化管理的相關要求落實專業維修養護人員,實現標準化管理。對“千噸萬人”以下小型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委托有專業能力的供水單位或專業維修養護服務公司提供維修服務,實現維修、管護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
四、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建立和執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水源保護、水質監測“三同時”制度,按照環境保護部、水利部《關于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環辦〔2015〕53號)要求,加大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力度。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協調工作機制,制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劃定工作,全面強化水源保護,保障水源安全。
要加強對農村供水水源和水質監督管理。可依托較大規模水廠、供水管理機構、衛生疾控等部門現有水質檢測能力,加快建設和完善縣級或區域水質檢測中心。科學制定水質檢測制度,加強人員培訓,落實檢測經費,確保滿足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水質抽檢需求。加快實現縣級或區域水質衛生檢測監測全覆蓋,保障水質達標。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單位是供水水質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建立供水水質檢測制度。跨鄉鎮或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應按標準要求安裝和使用水質凈化和消毒設施設備,配備檢測設備和人員,按有關規定進行常規水質檢測。未安裝或使用水質凈化和消毒設施設備的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也要采取水質凈化和消毒措施,加強人員培訓和消毒藥劑投放管理,并按有關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水質檢驗。
五、開展關鍵崗位技術培訓,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責任人、凈水員以及水質檢測人員等關鍵崗位人員的技術培訓,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經費,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技術培訓,顯著提高關鍵崗位人員的專業技能。由省級水利部門負總責,抓好縣級水質檢測人員和水廠關鍵崗位人員培訓,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關鍵崗位人員長效培訓制度。
要加快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應用步伐,以信息化促進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的現代化,提高行政監管能力、工程運行效率和水質達標率。推出一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和水質保障有力的先進典型,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為本省乃至全國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護和水質保障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六、強化監督檢查和宣傳科普,確保群眾喝上干凈水。各級水利部門要切實發揮技術優勢,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構、供水技術服務體系為主體,整合轄區內鄉(鎮)供水站、供水管理單位相關技術力量,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和水質保障工作的監督檢查,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維護督查考核機制,實行跟蹤督查制、責任追究制和年度考核制,確保工程運行維護工作落到實處。
要加強宣傳科普,提高社會和受益群眾對農村飲水安全及運行管護、水費收繳的認知水平。充分利用電視公益廣告、新聞報紙、互聯網、宣傳冊、宣傳欄、現場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的輿論宣傳和科普宣傳,著力提高農民對飲水安全的認知水平,引導農民自覺管理和愛護工程設施,主動繳納水費,增強農民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9月26日至27日,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論壇以“數智水電,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數智水電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進行研討,包括5場主旨報......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十大前沿科學問題包括:1.情智兼備數字人與機器人的研究2.以電-氫-碳耦合方式協同推進新能源大......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據介紹,今年的征集發布活動共收到102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和高校科協推薦的597個......
6月7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5月主要產品銷售快報,據統計,5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7824臺,同比增長6.04%,其中國內8518臺,同比增長29.2%。其中國內市場銷量5172臺,同比增長14.3......
4月27日在長沙舉行的第三屆土建水交高層次科技人才學術交流會上,《風工程進展(英文)》(AdvancesinWindEngineering ,下稱AWE)正式創刊。這是一本由中南大學主辦,該......
人勤春早,大抓落實。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舉行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十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當日,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區)同步舉辦本級重點項目開工活動,掀起了新......
近日,2023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立項工作接近尾聲,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23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此外,本年度武漢大學還有56個主持的課題和108個一般參與的課題獲批。牽頭項目、主持課......
多機器人協同作業優化技術、人工智能輔助軟件自動開發、海水直接制氫技術研究、動力電池快速充電及管理技術……20日發布的《全球工程前沿2023》報告,遴選了187項工程前沿,并研判了其發展趨勢和特征,旨在......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3〕24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一、《實施意見》出臺背景是什么?......
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會近日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召開,對去年牟定現場會部署工作進行“回頭看”,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喜指出,近年來,云南省堅持分區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