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代表團成員申雪、趙宏博夫婦在吉隆坡盛貿酒店接受媒體采訪。
面對霧霾天氣是否會影響奧運選手的疑問,申雪強調,無論最終申奧成功與否,中國政府肯定都會持續地想盡辦法改善空氣質量。趙宏博則立即補充:“我們也居住在北京,能明顯感受到中國政府改善大氣污染的力度。我和申雪的孩子也還很小,她也需要呼吸大自然的空氣。”
三天后,北京與張家口聯合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時,我們不禁又有疑問,空氣質量情況真的能如申雪、趙宏博等人期待的那樣嗎?我們能否跨越短暫的“APEC藍”,到2022年實現長期的藍天?
國務院于2013年正式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國十條”),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污染防治。這一年多來,各省(市)的空氣污染治理“成績單”究竟如何?
從數據看,中國大多數省份的空氣要比一年多前更“清潔”,但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7月31日,記者獲得一份《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5)簡版》(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清潔空氣創新中心)聯合多位環境專家提供,以環境狀況公報及其他公開數據為基礎,從空氣質量狀況、污染物排放控制進展、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等多角度梳理了中國大陸除西藏之外的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014年的表現。
《報告》通過對PM2.5數據的分析,顯示2014年交出優異“成績單”的前三甲是山西、山東和上海,這3個省市的PM2.5年均濃度比上一年降了16.7%、16.3%和16.1%。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及河南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連續的PM2.5嚴重污染區域,其中河南的污染狀況十分嚴重。
對PM10數據的分析則顯示,海南、云南、廣東、貴州、黑龍江和廣西等6個省(自治區)達標,成績處于前列。然而,與2013年相比,卻有10個省(市)的數據不降反升,這10個省(市)主要分布在中部、東北和西部地區。
臭氧(O3)除北京之外其他公布數據的省(市)均達標,二氧化氮(NO2)有5省(市)超標,其中北京和天津超標最多。二氧化硫(SO2)雖然全部省(市)年均濃度均達標,但在采暖期北方地區超標情況依然不容忽視。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高級項目經理王麗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隨著“新環保法”的出臺,中央和地方在立法和標準制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大幅推進。北京、天津等多省(市)通過提高排污收費、加大行政處罰等經濟措施進行污染防治也取得初步成效。
王麗莎參與了這次空氣質量的調研。然而,她在調研中發現,全國大部分省(市)信息公開程度依然不夠理想,30個省(市)信息公開程度總體得分率為59.5%。
“空氣質量的實時監測歷史數據均不可追溯,空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實施效果評估大都未對公眾公開,只有天津首次作出了嘗試。”王麗莎說。
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問題尚待解,大氣保護又牽扯到產業發展的問題。有觀點認為,當前環境保護的力度,尤其是空氣質量與經濟下行有著相互作用的關系。
“1600家高污染企業要遷出去,可以說這部分經濟下行了,但其他的一些領域,如文化創意、服務業等大規模產生了。”北京師范大學全球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顯強向《中國科學報》指出,經濟下行與空氣質量保護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當這些產業下行時,要素會流動到其他新興產業造成上行。
而與大氣產業直接相關的領域確實會受到空氣質量管理的影響。比如,末端治理的措施、脫硫、脫銷、除塵等環保產業和直接治理大氣污染相關。毛顯強認為,這些產業在大氣治理下具有發展潛力,與之相關的檢測設備及服務,甚至包括一些環境管理的咨詢業也都可能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大氣“國十條”出臺時,將獲1.7萬億元投資的消息曾引爆環保產業。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長解洪興透露:“根據最新版的研究數據,這個數字可能又提高了一些,從傳統污染治理的角度進行核算,包括火電廠的治理、排放等其實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除了火電廠以外,如水泥、鋼鐵這些領域的治理其實還處于比較初期的階段,末端治理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但是,大氣污染治理不能只關注到直接產生作用的點。毛顯強強調:“那些作用是有限的,其實對于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起更大作用的是經濟結構、規模和效益。”
經濟下行對大氣治理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解洪興分析:經濟下行對于高污染行業發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從環境管理的角度看,經濟下行其實正好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的好時機。如果繼續生產可能會增加成本,如果讓落后、高污染的產能退出,對整個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清潔化非常有幫助。政府和企業都有動力。
不過,產業結構調整面臨不小的壓力。《報告》顯示,山東、江西、遼寧、河北、寧夏、青海和江蘇等7省(自治區)第二產業占比高且重污染行業GDP占比大于60%,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大;山西、內蒙古、寧夏、貴州、安徽、河北、陜西等7省(自治區)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均高達80%以上,能源結構清潔化壓力較大;上海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遠高于全國平均值,且上海、江蘇、浙江的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分列全國的第1、3、8位,聚集形成一個高耗煤地區,對空氣質量形成很大挑戰。
《報告》也總結及建議,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總體較大,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是重要方向,機動車的污染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面對這份空氣質量成績單時,除了考慮信息公開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如何從宏觀決策及源頭上進行精細化管理也是業內十分重視的問題。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同年10月,環境部下發《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業界認為,這是推動大氣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舉措。
但是,大氣精細化管理到底能做到多細?當前的管理軟件和硬件能力是否能和精細化治理目標相匹配?
“達標規劃關注的是空氣質量,而不是污染減排,這其實也是大氣治理從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過渡到質量控制特別顯著的標志。”解洪興指出,開展這樣的達標規劃在中國面臨巨大挑戰,“這個最大的挑戰可能還是在人員、相關技術支持和資金的投入上。”
精細化管理除了需要專業的大氣污染防治人員參與,也應依靠第三方市場。
“現在強調政府采購服務,有一些決策支持的工作其實可由科研院所、咨詢公司來承擔,如果把第三方市場培育起來,有更多的人能通過市場方式積極主動參與進來,這部分的力量比較容易補齊。”解洪興說。
國家現在搞環境達標評比,環境質量控制在以前的總量控制基礎上有很大進步,但環保部政研中心研究員王華認為環境評價達標項目還很不到位。
“一個省可能平均已經達標了,但是省內很多地方是超標的,指標沒有將這種情況考慮進去。”王華建議,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
毛顯強則建議,從宏觀決策的精細化上還可以借鑒美國環保部門的方式:環境經濟局專門作環境經濟核算和評估,作好評估之后再決策,如標準的制定等。
人類與狗之間的紐帶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狗主人選擇羅威納犬而不是吉娃娃犬的決定通常是根據性格做出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雖然品種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狗的個性是由遺傳和環境之間的復雜互動決定的。一條狗的個性......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江桂斌:抓住機遇,共謀發展見證中國質譜40年成就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廢水中抗生素抗性進化的效力被大大低估了。該研究顯示,廢水具有獨特的特性,允許抗性基因開始從無害的細菌到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旅程。早在人類利用抗生素作為藥物之前,微生物就已......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土壤和沉積物毒殺芬的測定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HJ1290-2023),適用于土壤和沉積物中3種指示性毒殺芬同類物的測定,填補了土壤和沉積物中毒殺芬分析方法標準空白。在......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3日到廣島視察峰會準備情況,民眾當天在廣島舉行集會,強烈反對此次G7廣島峰會。當天,約200名日本民眾冒雨參加反對此次峰會的演講集會。......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