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呈逐年增長趨勢。許多城市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局。而由于我國土地資源有限,垃圾焚燒正成為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依照《“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預計到2015年年底,我國投產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將超過300座。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普通民眾對于垃圾焚燒的憂慮也始終存在。如何更好地獲得民眾的信任和理解也成為垃圾焚燒項目能否順利建設的重要因素。
作為建設和運營39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企業,光大國際在推進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上經驗豐富。自2006年公司首個垃圾發電項目投運以來,光大國際垃圾發電項目垃圾處理量達2500萬噸,提供綠色電力85億千瓦時。
據光大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陳小平介紹,公司還曾讓兩個已經擱淺的項目起死回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市場和公眾廣為關注的敏感話題,要想獲取公眾信任和理解就要主動接受公眾監督,讓大家品頭論足。”
據陳小平介紹,當時杭州和常州有兩個當地企業推進的垃圾焚燒項目因公眾反對而受阻,當地政府在經過全面考察之后,最終引入光大國際建設項目。據悉,為了推進在杭州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光大國際組織市民去公司的項目進行實地參觀,結果證明非常有效。“公眾在廠區聞不到臭味、看不到黑煙,自然就會對項目理解和信賴。”
除此以外,公司還利用生態監督監測廠區環境。“一種是養鴿子。因為鴿子對大氣非常的敏感。鴿子在廠區不飛走,就證明空氣質量是沒有問題的。另外一種是在水里養河蝦,因為河蝦對于水質很敏感。” 陳小平說。
據悉,從8月13日起,光大國際官網正式公開集團轄屬運營活垃圾發電廠(共12家)的環評批復,2015年1月至7月各項目煙氣、滲濾液出水水質、爐渣熱灼減率當月檢測值最高值、最低值以及飛灰穩定化后的檢測結果也同時公布。而自9月10日起,公司將按月公布各運營項目的煙氣、滲濾液、爐渣、飛灰各項指標的每月監測值,并將自2017年1月1日起,逐步實現按小時公布運營項目煙氣排放指標的小時均值,做到在線公示。
陳小平表示:“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主動接受公眾監督。通過第三方監督可以看到一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問題。” 陳小平還希望政府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的市場準入門檻,引導企業良性競爭。
國際首個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供圖近日,國際首個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項目在河北張家口順利并網發電。該項目總規模為100兆瓦/400兆瓦時,核心裝備自主化率1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銅文、特任教授楊正金團隊在用于鹽差能發電的離子交換膜方面取得新進展,報道了一種磺化的超微孔聚氧雜蒽基(SPX)離子膜,揭示了軟物質限域下的離子傳遞特性,利用膜內亞納米的親水微孔實......
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應用化學系徐銅文、楊正金團隊研發了一種磺化的超微孔聚氧雜蒽基(SPX)離子膜,揭示了軟物質限域下的離子傳遞特性,并利用膜內亞納米的親水微孔實現了極高的離子選擇性,......
7月1日,中國石油首個水面光伏項目—— 大慶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網發電,也標志著大慶油田新能源業務并入主業發展。大慶油田星火水面光伏項目利用兩個水面,建設用地40萬平方米、裝機規模18......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室研究員姚會軍團隊在一維/二維復合結構反電滲析發電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
能源早新聞丨全國發電裝機已達23.8億千瓦!國家能源局:2021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1億千瓦,同比增長20.9%。國家能源局1月26日消息,其日前發布了2021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02......
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發電模型。鄭望舒供圖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悉,在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自航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高效轉換機理研究及驗證”的支持下,該......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1號反應堆完成發電機初始負荷運行試驗評價,12月20日成功并網并發出第一度電。這標志著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特征的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在......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研發團隊提出稻殼/垃圾飛灰流化共融路線,解決了垃圾飛灰熔融需要的能量和助熔劑問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面臨著焚燒飛灰的無害化處理“最后一公里”較難解決的問題......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電價的機制,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部署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