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江蘇連云港,秋高氣爽,海天一色。來自山西、內蒙古、上海、江蘇、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3個直屬檢驗檢疫局的代表齊聚一堂,與當地政府就促進“一帶一路”食品農產品貿易大發展進行深入研討。期間,白俄羅斯駐華使館特意派出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這是國家質檢總局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一次有益探索。
貿易樞紐作用凸顯
連云港是江蘇外貿進出口最大海港,也是我國確定的“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的東方起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雙向開放窗口和海陸樞紐作用更加凸顯。
“注重口岸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是服務國家戰略的有效性舉措。連云港在安全口岸、特色口岸、高效口岸的建設上應當有所作為。”這是江蘇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王偉的言中之意,也是江蘇局一以貫之的工作方針。
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局長顧忠盈說:“近年來,連云港依托橋頭堡優勢,向東對日、韓農產品出口分別占江蘇省對日、韓農產品出口的26.8%和58.1%,均居江蘇省第一位。連云港向西與沿橋省份乃至歐洲也有著緊密的農業合作交流。”據顧忠盈介紹,引進的荷蘭花卉、鮮切花、歐洲食用菌堆料和種植設備、丹麥的種豬繁育技術等,形成一批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產業和企業。此外,連云港還與烏克蘭簽署合作協議,以其先進的食用菌成套裝備生產工藝幫助烏克蘭建設一座現代化食用菌生產工廠。同時,連云港大陸橋過境農產品、農產品加工出口份額逐步提升,新疆番茄醬每年從連云港口岸出口日本、韓國、南非、歐洲等市場約3萬噸,甘肅生產的洋蔥每年通過連云港加工出口近5萬噸,連云港洋蔥加工出口創匯穩居全國第一。河南、山西、新疆、陜西等地每年通過連云港口岸進口的大豆約130萬噸,貨值近10億美元。
食品農產品貿易越來越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關注,但也存在諸多挑戰。如: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及其對貿易影響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檢驗檢疫部門有責任打通食品農產品安全進出的大通道,助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說。
面對“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迅猛發展形勢,13個檢驗檢疫局的代表圍繞促進“一帶一路”食品農產品貿易發展以及構建進出口食品安全大通道主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八項共識創新合作
“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食品農產品的進出口雙向通道尚未完全打通。今年初,我國出口到歐盟的腸衣在哈薩克斯坦過境時被扣留。而很多中亞、中歐國家非常希望出口一些資源性產品到中國,但在過境歐亞聯盟國家時常常遭遇阻礙。”林偉介紹。
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有所作為,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是檢驗檢疫工作的重心。這次研討會就是為破解這一課題尋找方式和載體。經過與會代表共同協商,大會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合作事項達成了八項共識。一是強化安全基礎,聯合推進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二是促進貿易便利,加快推進區域檢驗檢疫一體化機制。三是落實陸橋機制,深入推動區域檢驗檢疫合作縱深發展。四是服務過境運輸,實現過境運輸和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雙向全申報”,對食品、農產品、糧食、肉類、水產品等重點敏感產品實行“互為一二線”聯合監管,促進陸海聯運過境運輸大通道建設。五是推進信息互通,合作建設區域檢驗檢疫信息共享平臺。六是利用政策資源,聯合服務口岸功能延伸拓展。七是開展科研攻關,建立區域內科研合作和技術資源共享機制。八是開展多方協作,加強合作交流。
三方協議助推發展
當天下午,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江蘇局與連云港市政府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針對連云港進出口食品農產品產業先行先試創新政策,推進監管改革、通關改革,提升戰略核心地區輻射能力和產業帶動能力。
連云港市市長趙曉江說:“長期以來,質檢總局和江蘇局對我市深化口岸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內自貿區運行模式、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提供了積極指導和幫助。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過程中,檢驗檢疫部門優化監管模式,簡化通關環節,強化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新亞歐大陸橋沿線檢驗檢疫協作機制、蘇北檢驗檢疫區域一體化建設,有效降低了企業檢驗檢測成本,提高了出口通關效率,切實提升了我市出口農產品的競爭力,有力促進了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
這次三方合作簽署協議,將加快農業部2014年在連云港設立的“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步伐,推動連云港口岸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貿易和連云港外向型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推動現代農業與現代物流業同步發展。檢驗檢疫部門將發揮在食品農產品貿易便利化和技術信息服務等領域的政策和資源優勢,支持連云港構建東北亞西向拓展和中西亞地區東向出海的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推動國際間農業合作。支持連云港與中亞、歐洲及日韓的食品農產品產業對接、農業合作,支持連云港中韓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建設,促進連云港出口食品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與提升質量安全水平一起抓,指導幫助連云港食品農產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和品牌建設,建立進出口食品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實現外向型農業產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現代化,創建全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示范縣、示范市。
首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控制的重點是農藥使用。一是品種控制,二是安全間隔期的控制。其次,無公害農產品標準中檢測的重點是農藥殘留(種植業產品)。一、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類別1. 農藥殘留的生物......
檢測范圍:蔬菜、水果、糧食作物小麥、小麥粉、大米、掛面、其他糧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分裝)、谷物碾磨加工品(分裝)、谷物粉類制成品)檢測項目:理化指標:顏色、氣味、pH值、純度、澄清度、含量均勻度、雜......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下簡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23年1月1日施行。本次修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等指示要求,進一步完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年1月2日)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綠(HK0904)、中國升海集團(HK1676)、天邦食品(002124)、金健米業(600127)、五芳齋(603237)等等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綠色食品銷售規模;中國綠色農產品獲......
不知不覺,2022年已成為過去式,2023年1月,一批重要新規也上線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與食品安全法相銜接,提高在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國......
日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公布2022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特質農品名錄,青島新添15個“國家級”農產品。其中,嶗山龍須、七星河手工掛面等10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柿柿紅崔家集......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發布《 農產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發中心設備設施升級(2)》中標公告,廣州市中聯進出口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合同編號:XYL2022GZ......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
2022年8月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CFAS2022)上,睿科集團舉辦智慧實驗室智萃700項目交付暨ISP700產品發布會。農業科技智能化是智慧農業的重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