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在家中受訪
盡管站在小區里一抬頭就能看到人民日報亮著金色燈光的大樓,這個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區卻似乎從未離媒體如此之近過。
從早上開始,遍地都停滿了車,保安知道小區里有個科學家得了個獎,是“什么第一”,但對這個叫屠呦呦的老人沒有什么印象。
屠呦呦的老伴兒李廷釗打開門時,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世界矚目的老太太正躺在沙發上打電話。老人卷著褲腿、穿一件松松垮垮的綠色對襟汗衫,在老伴兒提醒下,才想起扣上上面的幾粒扣子。
從電視上得知獲獎消息時,屠呦呦正在洗澡,以為還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頒發的華倫·阿爾波特獎。“這個剛鬧完,又出來個諾貝爾獎。”老人皺著眉頭,寬敞的大廳里燈火通明,茶幾前擺了一排花籃,陽臺上是另一排。晚上六點多,忙了一天“接待”的老兩口晚飯還沒吃。
“我得跟你吐吐苦水。”這個看起來遠比實際年輕的諾獎得主瞇起眼、抿著嘴笑起來,“現在弄得滿世界都是屠呦呦了。”而對于諾貝爾獎,老人只用“國外尊重中國的原創發明”一語帶過。
“交給你任務,當時對我們來說,就努力工作,把國家任務完成。只要有任務,孩子一扔,就走了。”85歲的老人倚在沙發里,平靜地說起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事情。屠呦呦被派去海南島,在蘇聯學過冶金的老伴兒李廷釗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
老兩口的普通話依然保持著濃濃的江南口音,老伴兒李廷釗說,研究青蒿素的時候,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滿身酒精味,后來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提起屠呦呦“以身試藥”,老伴兒李廷釗插嘴道:“人家抗美援朝還志愿犧牲呢,吃藥算什么呢?”
“當時動物試驗過了,藥走不出去,發病季節就過了,那就耽誤一年。”85歲的屠呦呦平靜地說著,“所以那時候也不考慮榮譽不榮譽,我覺得榮譽本身就是一個責任。榮譽越多,你的責任就更多一點。”
時針指向七點整,一直在房間里忙活的李廷釗終于坐了下來,調大了電視音量。新聞聯播第二條就是屠呦呦獲獎的消息,滿頭白發的李廷釗重復著播音員的話:“‘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聽到沒有,全面提升。”
畫面上出現讀著獲獎感言的自己時,屠呦呦從沙發上站起來,看都沒看一眼電視,去里屋找了兩本關于青蒿素研究的書。
“我給你找書,你先看這個!”老伴兒急了。“書在哪?”屠呦呦在里屋問,“你先看嘛!我給你找!”老伴兒喊著離開電視,踢踢踏踏小跑著去找書。
除了找書,老伴兒還要幫耳朵不大好的屠呦呦接電話,“別人還以為我有生活秘書,他就是我的秘書。”屠呦呦瞇眼笑著看著老伴兒,從早到晚,老兩口輪流對著一通又一通電話道謝、說對不起。
新聞聯播中的屠呦呦對著鏡頭讀著諾獎的獲獎感言,電視機前的屠呦呦坐回沙發里:“領獎的事還沒考慮呢,走一步看一步。”
這個戰勝了瘧疾的老人說自己已經“老化了”,是否得獎已經“無所謂”,也不在意是不是“三無教授”,平和的目光透過和幾十年前一樣的鏈條眼鏡片,老人說:“我是搞醫藥衛生的,就為了人類健康服務,最后藥做出來了,就是一個挺欣慰的事。”
直到現在,屠呦呦有時還會去工作單位,“藥來之不易”,屠呦呦希望青蒿素的應用可以擴充到更多的領域。她也擔心,用藥不規范會導致對青蒿素的耐藥性,“這是個問題,現在也是很難控制。我只好呼吁大家來重視。”
而對于藥帶來的諾獎,屠呦呦只知道領獎時間“好像12月什么的。”雖然因為身體原因缺席華倫·阿爾波特獎,屠呦呦還是決定,“這次能去盡量去,因為到底還是代表咱們中國。”(原標題:中青報專訪屠呦呦:榮譽本身就是責任)
“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問世50年來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青蒿素的正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她說:“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出艱苦的努力” ......
截至2022年9月3日,GreggL.Semenza至少糾正了6篇文章,撤回了5篇文章。其中,在2022年9月2日,GreggL.Semenza撤回了4篇PNAS文章。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分享到它的好處。自己一輩子想的,就是老老實實把科研做好,把課題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開發出更多藥物來,造福更多人,這也是......
弗蘭克·威爾切克和阿道夫·普拉森西亞在訪談中當今的科學領域中充滿了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新知識的前沿是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合作的產物。我相信,新知將在不同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員一起解決具體問題時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41.shtm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題:探訪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問世50周年,為何她仍牽掛?中新社......
2013年11月19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自然》雜志都登了同一條訃告。諾貝爾委員會官網也放上一張黑白照,以示悼念。這個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顯得格外灰暗。他叫弗雷德里克·桑格。一個鮮......
2021年11月,Wiley出版集團旗下醫藥化學期刊MedicinalResearchReviews發布了一期特刊“慶祝屠呦呦九十華誕”,獻禮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教授,以表彰其發現青......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于北京時間10月6日17點45分正式揭曉,由來自德國的BenjaminList和來自美國的DavidMacMillan兩位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
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聞發布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真鍋淑郎(SyukuroManabe)和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Hasselmann)、喬治·帕里西(GiorgioPar......
北京時間2021年9月25日零點,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theLasker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遺傳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獲得阿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獎理由:發現了可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