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0-16 10:22 原文鏈接: 第十一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閉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2日,第十一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在泉城濟南圓滿落下帷幕。

      大會當天,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作大會特邀報告,浙江大學藥物代謝和藥物分析研究所的曾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楊凌、中南大學藥物臨床評價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臨床藥理中心的陽國平先后上臺作大會報告,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振清上臺為閉幕式致辭。閉幕式上還評選并頒發“優秀青年論文獎”、“優秀墻報獎”,還為贊助企業頒發證書。

      本次大會還在會議間隙拍攝參會者合影,請點擊這里下載照片:第十一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參會者合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上臺作題為《從轉化研究到精準治療——探討新藥的成藥性》的大會特邀報告。劉昌孝院士就醫療醫藥是民生問題、新藥研發的艱辛、新藥從臨床申請到上市的成功率、臨床試驗研究步步維艱四個方面對報告進行闡述。

      報告指出,中國藥企處在產業低端。藥企是高度壟斷的——美國為全世界提供藥品,前20大藥企市場份額超過60%,前3大流通企業市場份額在96%。中國近5000家藥廠前100家市場份額不到50%,前3大流通企業份額約30%。國外大藥企研發投入一般是銷售額的20%,而中國連1%都不到。

      但是中國人要對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有自信,2015年美國FDA官員評價道:“從在美國藥管局注冊的藥物機構數量來說,中國排在美國之后位居第二;中國也是美國第六大藥物和生物制劑提供者。中國制藥業對美國的影響日趨增加,中國是美國人每天依賴的成品藥物中許多活性成分的主要提供者。中國的規模及持續增長的經濟對美國人的消費產品特別是藥品的影響日趨增加。”

      新藥研發艱難,新藥研發三個基本元素:安全、有效、產業化,基礎研究、設計發現、臨床前開發、新藥申報。安全需要進行材料選擇結構活性研究、體外和動物實驗、人和動物實驗,隨后進行安全性研究;有效即體外和計算機模擬評價、體外和動物模型試驗、人臨床評價試驗;產業化是通過制劑物理設計、小規模生產、制備規模生產、產品申報上市。

      研發過程極其復雜,要整合多學科,特別技巧和團隊,并具有廣泛指導和管理經驗的領導,新藥研發還涉及很多內因及外因。

      Nature雜志曾曝出,論文80%的實驗結果不能重現,面對大量生物醫學實驗不具重現性,該怎么辦?生物醫學研究的關鍵結果必須有重現性,否則可能沒有任何應用價值。極具諷刺的是,生物醫學研究中至少一件事顯然是重復發生的,那就是大量實驗研究不具有可重復性。美國每年有280億美元的生物醫學研究結果不可重復。

      新藥成藥性的臨床研究,要利用網絡生物學-網絡藥理學和網絡毒理學研究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新藥臨床試驗步步維艱,關注每一步發展,果斷判斷前行步伐。影響藥物效果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別、年齡、疾病復雜性、肝腎心功能、環境因素、疾病過程因素,還有就是遺傳因素。I、II、III期臨床的關鍵點:關鍵在于安全性,關鍵是有效性的優勢,注冊成功率不是100%,從通過I期臨床試驗算起,大約10個研究中的藥物有一個可以批準上市!

      轉換研究發展可以追溯至1978年,基于從產品創新的主導設計到工藝創新而提出的轉換研究概念,轉化研究是一種管理模式,不是一門新學科也不是新專業。奧巴馬的“21世紀治療計劃”,法案致力于加快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的速度。

      藥物治療三大難題,療效不佳,安全性差,費用高。美國FDA統計的9類藥物臨床療效不佳,其中以抗癌藥物療效最差。精準醫療四要素:精確、準時、共享、個體化,精準醫療中國也不甘落后。中國將啟動精準醫療計劃2030年前投入600億元,2015年3月11日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4月15日,衛計委召開精準醫學項目建設會議。

      精準醫療指導藥物個體化治療任重而道遠。藥物如何應對千差萬別的患者?精準醫療/亞組化治療+循證醫學,制藥+診斷=藥物伴隨診斷。怎樣才能達到精準醫學?以個體為中心、整合了不同數據層的生物學數據庫,以及高度關聯的知識網絡是邁向精確醫學的必要條件。取決于是否擁有一個大型的、多層級的、充分整合的人類疾病知識數據庫,以患者為中心是“邁向精準醫學”的疾病知識數據庫和知識網絡的關鍵。

      精準醫療的個體化藥物開發時代,新藥之所以越來越難原因在于新藥必須超越老藥,有更高的療效、更低的不良反應、更方便等。更精確的選擇病從而加快新藥研發。

    浙江大學藥物代謝和藥物分析研究所 曾蘇

      來自浙江大學藥物代謝和藥物分析研究所的曾蘇上臺帶來《我國DM/PK研究的發展和展望——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基礎研究》的精彩報告,報告從背景、DM/PK的熱點和發展趨勢、我國DM/PK研究發展、我國DM/PK研究展望四個部分展開。

      與疾病相關的DM/PK研究項目舉例:

      CYP181通過調控脂代謝抑制肥胖作用;

      UGT功能失調誘導的雌激素代謝紊亂在乳腺癌發生中的作用;

      核受體-UGT代謝網絡與結腸炎癌癥轉化的互動調控分子機制;

      吳茱萸生物堿經CAR調節糖脂代謝的機制及其PD/PK研究;

      寡肽組氨酸轉運體街道細菌肽多糖降解差產物跨溶酶體轉運致炎癥性腸病研究;

      常態及病態條件下藥物轉運體介導依普羅沙坦的藥物相互作用及其分子藥代動力學機制;

      肝損傷與血腦屏障上P-gp和MRP2等ABC類轉運體功能/表達改變及其對腦內藥物處置的影響;

      與DMPK相關表觀遺傳研究項目舉例:

      細胞色素P450 2C19特異性表達的表觀遺傳學調控機理;

      人肝臟發育過程中CYP3A基因亞型選擇性表達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miRNA對UGT1A1表達和活性的調控及機理研究;

      孕烷X受體介導的CYP3A4基因轉錄調控的表觀遺傳豐子機制的研究;

      報告指出,DM/PK是一個橋梁學科,藥理學、毒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中藥學,乃至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發展都與DM/PK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關,是與藥學、醫學或生命科學的對接和交叉,為解決與新藥研發、臨床用藥、疾病診療等相關的重要科學問題提供理論和方法。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我國DM/PK學科創新性基礎研究尚顯薄弱,從“服務導向”向“創新驅動”和“機制驅動”轉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楊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楊凌帶來《Bottom-up藥代研究模式與精準藥學》的精彩報告。

      精準藥學是對特定個體的特定疾病在正確的時間給予正確的藥物以及正確計量,特殊人群更需要精準藥學。

      藥代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臨床評價——臨床試驗高失敗率(靶點-通路-網絡-系統關系不明確,體內暴露決定因素了解不透徹);臨床應用——藥物毒副作用高發(群體數據多個體參數少,個體系統重建所需參數不全)。

      報告指出,精準藥學是“Bottom-up”藥代研究的終極目標,藥物處置關鍵因素的個體差異表征與多因素系統重建是實現精準用藥的核心環節,MDZ處置關鍵因素是3A代謝及血流,臨床精準藥學可用簡化的實用型監控技術來實現。

    中南大學藥物臨床評價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臨床藥理中心 陽國平

      來自中南大學藥物臨床評價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臨床藥理中心的陽國平為與會者帶來《非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在I期臨床試驗中的應用》的精彩報告。

      I期臨床試驗——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觀察人體對于新藥的耐受程度和藥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

       I期臨床試驗需要完成的任務——新藥的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內容:

      1、健康志愿者藥代動力學研究,包括單次給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多次給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進食對口服藥物藥代動力學影響研究、藥物代謝產物的藥代動力學研究以及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研究。

      2、目標適應癥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3、特殊人群藥代動力學研究。

      臨床試驗需關注三個重要方面:質量、成本、效率,近年來我國I期臨床試驗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平臺建設、數據質量等,但前期基礎、設計及實施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I期臨床試驗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用仿制藥物的思維對待創新藥物;

      2、對進行I期臨床試驗的真正目的和內涵不明確;

      3、研究內容程序化、模塊化;

      4、藥物開發個階段界限分明,銜接太少;

      5、臨床試驗質量體系不健全;

      6、缺乏先進技術和人才;

      非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對I期臨床試驗設計的作用:

      1、圍繞量效關系闡明集體處置藥物規律,而非簡單的PK參數獲得;

      2、藥效:找到不同物種一系列的體內藥物有效暴露,包括療效和毒性,對應的靶部位分布、代謝及消除;

      3、生物藥劑學研究。

      大會閉幕式上,評選出“優秀青年論文獎”,該獎項共評出11位優秀獎,3位三等獎,4位二等獎以及2位一等獎,由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代謝研究中心的鐘大放博士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分析儀器事業部分析中心經理黃濤宏共同上臺為獲獎者頒獎。


    頒獎嘉賓與“優秀青年論文獎”獲獎者合影

      大會還評選出“優秀墻報”獎項,一等獎3位,二等獎8位,三等獎12位,由瑞德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卓漢教授為“優秀墻報”獲獎者頒獎。


    頒獎嘉賓與“優秀墻報獎”獲獎者合影

      大會為感謝贊助企業的大力支持,為金牌贊助——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銀牌贊助——上海愛博才思分析儀器貿易有限公司、銅牌贊助——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頒發證書。

    贊助商代表上臺領獎

    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振清

      最后,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振清上臺致閉幕辭。

      張振清說:“歷時兩天的第十一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圓滿閉幕,非常感謝各位專家為大會所做的精彩報告。本次會議是藥物代謝領域的盛會,圍繞藥物代謝熱點和國際前沿問題開展討論,包括研究思路的探索,新技術模型、技術方法的展示,藥物代謝在新藥研發中的案例等,使每位參會者了解到國內外的研究進展,科研經驗的相互借鑒與參考對個人科研工作有指導作用。”

      “本次會議共有400余位代表參會,會議特邀報告2篇,大會報告7篇,專題報告46篇,青年優秀論文報告20篇,展示墻報80多篇。本次會議報告數量多、參會人數多、報告涉及面廣而深入。我感到特別欣慰的是青年學者的報告明確、思路新穎、活躍,預示著藥物代謝領域未來的興旺,并代表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為獲獎的青年學者以衷心的感謝和祝賀。”

      張振清指出,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將在2018年于河南鄭州舉辦由鄭州大學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希望有更多的業內專家學者參加。

    相關文章

    斥資68億,布魯克收購一家IVD企業

    Bruker(布魯克)已與私募股權公司PAIPartners達成協議,購買EliTechGroup,PAI周三宣布。根據12月26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8-K表格,Bruker(布魯克)將支付P......

    2023年“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共迎質譜新時代,開啟精準醫學新篇章

    2023年12月22日,“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百富怡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會議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分析測試百科網、北京......

    2023年“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共迎質譜新時代,開啟精準醫學新篇章

    2023年12月22日,“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百富怡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會議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分析測試百科網、北京......

    訃告|著名中醫學家、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朱南孫同志逝世

    著名中醫學家,國醫大師,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朱南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20日晚8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

    盤點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發布的新產品,主要應用于基因組學和臨床實驗室

    最近,幾家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這些產品在基因組學和臨床實驗室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發布了KingFisherApexDx......

    預臨床CRO市場:亞太地區以10.9%的CAGR成為最具機會的市場

    【全球預臨床CRO市場規模在2022年估計為54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111.8億美元,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60%。】主要亮點:生物分析和DMPK研究部分預計將在2023年......

    重大疾病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集中簽約39個項目

    12月12日,在章貢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集中簽約39個項目,總投資112億元,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寵物產業等領域。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

    《自然·醫學》發布11項臨床突破,“AI+醫學”或改變2024醫學界

    新年將至,《自然·醫學》雜志咨詢了11位專家后,于12月7日發布了由業內頂尖專家評選出的有望改變2024年醫學的11個臨床試驗。沒有人能夠預測2024年生物醫學領域到底會誕生什么,但可以讓這些專家告訴......

    Personalis繼續削減成本,裁員65人

    Personalis上周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已經批準裁員多達65名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20%,預計將在2024年1月底前完成。該公司預計,這一員工減少將為2024財年節省約1,400萬美元。與此同......

    17項強制性國標發布,涉及化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并發布了《通用硅酸鹽水泥》等17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此次批準的國家標準涉及多個領域,包括醫療器械、材料、化工、包裝、建筑等。其中,《通用硅酸鹽水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