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向食品企業提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層次和全方位的科學技術咨詢與服務,調動企業追求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結合企業市場優勢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優勢,促進先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志社、中糖新世紀國際會展(北京)有限公司、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暨第五屆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于2015年10月28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科技部農村司王喆巡視員,北京二商集團董事長孫杰,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姜倩處長進行了精彩致辭;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教授就”肉類食品加工技術”做了精彩報告,報告對我國肉類食品加工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為參會者就肉制品加工研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教授就”中國食品科技發展與轉型升級”做了精彩報告,報告對我國食品科技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報告內容引起了參會者對食品科技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深刻思考。
經過為期半年的評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10家高校獲得“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高校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功能農業工程中心聯合實驗室等10家科研院所獲得“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科研院所獎”;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得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企業獎”;劉雄等20人獲得“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杰出科研人才獎”、 葛夫艷等10人獲得“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杰出企業家獎”。
經過近一年籌備,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征集到500余項優秀科研成果,涉及20余個大類食品的加工新技術、新方法,全部具備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很多技術成果都已經獲得了國家ZL,迫切尋求合作企業,亟待實現技術轉化。經過權威專家對對這些創新科研成果的認真評選,會議現場同時揭曉35項“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優秀科研成果獎”,并對一、二、三等獎的獲獎科研項目分別給予了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獎勵金額,對奮斗在科研一線的優秀食品科研人員以資鼓勵,以期對中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會議現場還設置了“創新科研成果展覽”和科研成果發布會專場,全方位展示我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成就,加大對成果的宣傳力度,尋求洽談合作,以新技術推動企業升級,實現互利共贏,加快中國食品產業創新發展。
在28日的主論壇上,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鞠興榮教授、清華大學化工系副主任邢新會教授、江蘇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洑福強董事長、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袁其朋教授、國家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國家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主任吳厚玖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肖冬光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研究室副主任畢金峰研究員分別就葡萄酒產業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實施戰略、產學研合作深化發展途徑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報告內容獲得了參會者熱烈的掌聲。在29日的分論壇上,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制藥重點實驗室主任邱樹毅教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張文學教授,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會員、江蘇省酒類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范文來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連賓教授、浙江大學食品與營養系教授、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生物系主任師俊玲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陶永勝副教授、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系主任張仁堂副教授等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我國白酒就葡萄酒產業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廣泛探討;北京大學工學院杭州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小杰高級工程師,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育如教授,天津大學藥學科學與技術學院陳海霞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孫向東研究員,渤海大學糧油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濤教授等對我國飲料產業的相關研究進行了詳細分析;中國調味品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李慧麗,湖南省發酵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蔣立文教授,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劉雄教授,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解萬翠教授,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學院王向陽教授,天津科技大學教育部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侯麗華副教授就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相關研究內容做了深刻、生動的報告;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書記兼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東,河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張巖研究員,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陳全勝教授,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與包裝工程聯合研究所所長張建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吳時敏教授,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東紅教授,山東農業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李法德教授,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張裕中教授等就食品檢測與機械設備相關的研究內容做了一場全面、深入的報告。
論壇在會議現場開辟新食品系技術展覽,新設置實驗室裝備與儀器展覽專區,多家國內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了展示,尋求合作意向,以促進我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全方位合作與交流。會場展示區還集中展示了大量優秀科研院所、食品企業、杰出食品科學家及杰出企業家的介紹。本次大會借助全國糖酒會的平臺大力宣傳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評選優秀科研成果,將為食品企業直接注入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成果和技術。
9月20日,由外交部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同非洲之角國家農業合作交流會在楊凌召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何玲出席活動并致辭。薛冰指出,非洲之角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優越......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2022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獲批“金融數學與金融計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該項目是教育部批準的依托數學學科設立的第一個......
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23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6349篇,占世界總量的30.3%,......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5日報道,在美國盟友實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量激增,創下新的紀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和7月,中國的芯片生產機器或裝置進口總額接近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5日報道,在美國盟友實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量激增,創下新的紀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和7月,中國的芯片生產機器或裝置進口總額接近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BCEIA2023預登記通道:http://t2.eainfor.com/T/p/103_6時間:2023年9月7日上午地點:學術會議區W201邀請相關領導解讀健康管理等宏觀政策,行業內知名專家分享腫......
自21世紀以來,中國科研的進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國論文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成為了中國學界近年來最顯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學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國論文。這一現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無疑......
“企業提需求、科協搭平臺、學會送服務、產業得提升”——這是山東省泰安市自2020年6月獲批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以來始終堅持的工作思路。“秉持著‘為每個產業鏈聯系對接至少1個全國學會’的目標,近......
圖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進行谷子種質資源規模化挖掘利用等研究的試驗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供圖【新知】科技日報訊(記者馬愛平)6月10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