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11日通報,截至11日上午,東北地區空氣重污染形勢有所緩解;但12—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可能會出現一次空氣重污染過程。15—16日,擴散條件略有好轉,京津冀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說,10日,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5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和西部地區,其中東北為污染最重區域。預計12—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不利,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污染物容易累積,受此影響,區域內部分城市可能會出現一次重度污染過程。其中,北京、石家莊、廊坊、保定、衡水、濟南、聊城、淄博、萊蕪、德州和鄭州等城市出現重度污染可能性較大。
2021年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市人大代表審議。這份綱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打好污染防治攻......
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聯合舉辦主題為“智聯全球·慧創未來”的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峰會,邀請來自中國......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當前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作為抗疫戰疫的“第二戰場”,大城市的“菜籃子”穩產保供同樣重要。與此同時,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將近,又到了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我們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戰斗的春......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今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有人疑問,疫情期間戶外機動車并不多,工廠也沒完全復工,為何空氣污染依舊?生態環境部今日(2月10日)分析,元宵節期間空氣污染主......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公布了2019年11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降塵監測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一、“2+26”城市11月,“2+26”城市......
11月2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對本次重污染成因進行解讀。01總體情況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