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和《關于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督察的通知》(環明傳〔2015〕5號)要求,督查組聽取了有關地市及縣(市、區)政府的情況匯報,查閱了各地保障方案、檢查方案等文件資料,同時著重加大了現場檢查力度。
三省高度重視、積極部署
督查組在督察中發現,上述3省進一步提高對此次重污染天氣的應急工作重視程度,強化部署,自我加壓,主動作為。針對出現的重污染天氣,3省均高度重視,研究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和應急工作。
11月9日11時,遼寧省政府召開全省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暨遼寧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同時啟動省級應急預案黃色預警級別,采取三級響應措施。要求各市政府對污染程度沒有超過省級預警等級的,按照省級預警等級執行,對污染程度超過省級預警等級的,按照實際情況發布預警信息并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11月12日上午,遼寧省政府召開常務擴大會議,第一次專題研究遼寧治霾工作。會上14名市長匯報了各地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進展和部署情況,會議還研究制定了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九大工程和4項措施。
同日,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近期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狀況研究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就劣質煤防控、秸稈禁燒等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黑龍江省環保廳牽頭對防控劣質煤污染、秸稈焚燒污染提出解決措施,擬以省委、省政府(或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正式文件,對全省各市(地)、各職能部門提出監管要求,嚴格落實問責機制,確保大氣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
11月10日,收到環境保護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做好東北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的函》后,吉林省環保廳立即將此通知精神轉發到各地政府,并要求各地進一步落實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切實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工作,提前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準備,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影響和危害。并于11月15日11時前,將應對工作情況報送吉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在重污染天氣發生后,各地根據部署主動作為,開始積極落實應急預案工作。11月8日14時,遼寧省環保廳組織召開全省環保系統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應對工作,組成11個督導組分赴各地督導巡查。截至11月9日11時,全省已有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阜新、營口、遼陽和鐵嶺9個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沈陽市環保局對全市18家大型燃煤企業實行減產限產40%~50%,對16家重點大型燃煤企業全部實行環境監察人員駐廠監察,確保企業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11月6日~9日,吉林省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長春地區先后4次發布四級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11月9日將預警等級提升為三級,各相關部門根據《長春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啟動了應急措施。市委宣傳部協調各媒體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長春市環保局加密與氣象局會商頻次,出動人員76人(次)、車輛34(次),排查鍋爐房72個,檢查鍋爐除塵、脫硫等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狀況。
按要求,黑龍江省強化重污染天氣的應對措施。黑龍江省環保廳連續召開兩次環境質量會商會議,研究應對重污染天氣措施,以省政府文件印發了《關于重污染天氣下加強大氣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在加大污染排放監管、嚴控劣質煤使用的同時,還開展了秸稈禁燒專項行動,并指導各地市做好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工作。哈爾濱市政府分別于11月2日17時和11月11日16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四級(藍色)預警。通過政府網站、電臺、報紙、微信、微博等,及時公開污染狀況,提出措施建議。
面對冬季可能出現的污染天氣,吉林省還自我加壓,提前啟動了多項應對措施。10月12日,吉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吉氣聯辦〔2015〕23號)。10月23日,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后,吉林省環保廳立即轉發各地政府。11月4日,吉林省環保廳聯合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4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切實采取強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大應對重污染天氣工作力度,落實各項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
部分企業未落實環評及停限產要求
同時,督查組在督察中仍然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保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在現場檢查時督查組發現,鞍山市師范學院鍋爐房兩臺10t/h鍋爐,脫硫設施未正常運行。鞍山市新東方耐火熱力有限公司麗喬鍋爐房未對除塵、脫硫設施進行改造,脫硝設施未建成。益民供暖有限公司兩臺30噸熱水供暖鍋爐、兩臺15噸熱水供暖鍋爐未經環評驗收投入運行,未配套建設脫硫設施。鞍山供熱總公司梨花峪熱源廠4臺140噸熱水供暖鍋爐未經環保驗收投入運行,脫硫脫硝設施未建成。鞍山立達熱力公司桃山供暖鍋爐房4臺鍋爐僅1號鍋爐配套建設了脫硫設施,現場檢查時停運,無脫硝設施。鞍山市供熱總公司豐盛熱源廠脫硫塔未建成,煙氣未脫硫直接排放,無脫硝設施。
撫順市中偉國際建筑工地和興隆大奧萊建筑工地未采取停工措施,現場仍在施工。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頁巖煉油廠現場檢查時實際限產不足15%,未按照應急措施要求企業限產30%。撫順龔家地板城正在生產的100多家小企業無任何治理設施,生產廢氣直接排放,大氣污染嚴重。
遼陽慶陽特種化工有限公司未按照應急措施要求將企業限產30%,現場檢查時企業實際限產不足15%。
營口五礦中板有限責任公司未按照營口市經信委限產通知要求在11月9日下午13點前執行限產, 10日凌晨才完成兩臺180㎡燒結機的停產工作。
吉林大眾熱力迎賓分公司1臺100噸、1臺80噸鍋爐無環評審批手續,未編制環評文件。長春新大石油集團兩臺20噸鍋爐排氣筒在線監測數據顯示二氧化硫超標排放。長春華能農安生物質電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能穩定達標。
延邊市金海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脫硫設施未正常運行。
哈爾濱市鑫瑪熱電集團賓縣熱力有限公司批復要求建設兩臺75t/h、兩臺13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實際建設3臺75t/h、1臺13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和1臺70MW熱水爐;批復要求配套建設循環懸浮式半干法脫硫設施、靜電+布袋除塵設施、低氮燃燒+SNCR脫硝設施,實際建設爐內噴石灰粉脫硫設施、三電場靜電除塵設施,未建設脫硝設施。哈爾濱鑫瑪集團呼蘭熱力有限公司3臺鍋爐未建設脫硫脫硝設施,10月監測報告顯示,這家企業鍋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3項污染物指標超標。檢查發現,這家企業未按要求進行整改,仍在生產。
哈爾濱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現場檢查發現,正在運行的兩臺鍋爐均無脫硫脫硝設施。
針對督察中發現的部分企業無環評手續、未落實環評要求、污染治理設施不能滿足排放要求和限產停產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督查組均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地方環保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并監督其整改到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白鱘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主要有兩次,都是在它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第一次是在2020年1月,危起偉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發布論文,基于野外調查和白鱘誤捕記......
7月21日晚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這一中國的特有種和長江的旗艦物種,就這樣和我們無聲地說了再見。白鱘是長江里食物鏈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來,關于“雙碳”目標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就一直備受關注。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
2021年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市人大代表審議。這份綱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打好污染防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