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第六屆生態文明學術沙龍”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做了主題發言。他表示,互聯網+對環保產業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
常紀文介紹了當前環保產業的發展狀態,談到互聯網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化,使得一些低端環保產業面臨逐步淘汰,同時,“物流業的發展是成為生態文明背景下經濟和消費轉型的一場新革命”。常紀文表示,在互聯網+之下,如何有效借力“互聯網+”,本質上是環境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一種有效方式,而對于環境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沙龍的主持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對專家學者的發言做了總結,并就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經過激烈的生存競爭后達到一定的平衡,這只能是一種動態平衡。
據了解,生態文明學術沙龍是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8年發起并主辦的,至今已經舉辦了六屆。每屆沙龍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充分表達,互相啟迪,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沙龍會議氣氛寬松,參會人員平等交流,暢所欲言,激烈的思想交鋒不斷擦出學術火花,氣氛非常活躍,促進了不同領域專家間的深度合作與廣泛交流。前三屆會議的討論成果,已結集為《生態文明學術沙龍文集》出版發行。
生態文明學術沙龍是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8年發起并主辦的,至今已經舉辦了六屆。每屆沙龍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充分表達,互相啟迪,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沙龍會議氣氛寬松,參會人員平等交流,暢所欲言,激烈的思想交鋒不斷擦出學術火花,氣氛非常活躍,促進了不同領域專家間的深度合作與廣泛交流。前三屆會議的討論成果,已結集為《生態文明學術沙龍文集》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