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09 12:01 原文鏈接: 大連化物所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中取得進展

      因為世界范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近年來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和還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廣泛的重視。光催化分解水被認為是化學科學領域“圣杯”式的難題,一旦取得突破,有望影響世界能源格局。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領導的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部研究團隊長期從事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的研究,近年來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異相結”、“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等促進電荷分離的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08; Angew. Chem. Int. Ed., 2012; Nature Commun., 2013; Energy Environ. Sci., 2014; Angew. Chem. Int. Ed., 2015),系統提出了“雙功能助催化劑”協同促進的概念(Acc. Chem. Res., 2013),成功組裝首例自然-人工雜化體系實現光催化完全分解水(Nature Commun., 2014)等原創性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中很多半導體光催化劑的能帶結構在熱力學上滿足分解水產氫產氧的要求,但是實際上卻不能實現分解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一問題,是一個長期困擾該研究領域的挑戰性難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李燦研究團隊針對此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近期取得了新的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能源化學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Rengui Li, Yuxiang Weng and Can Li et al, Energy Environ. Sci., 2015, 8, 2377-2382)。

      TiO2是光催化研究中最為典型的模型半導體光催化劑,其在熱力學上完全滿足分解水的要求,但是將TiO2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卻難以實現分解水產氫產氧。研究團隊選取這一模型光催化劑作為研究對象,系統考察了不同物相TiO2(銳鈦礦相,金紅石相,板鈦礦相)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質。研究發現只有金紅石相TiO2在光激發下能實現完全分解水,H2與O2符合化學計量比,而銳鈦礦和板鈦礦相TiO2均不能實現完全分解水,反應過程中只能生成H2,而不能生成O2。但是,當銳鈦礦和板鈦礦相TiO2在經過長時間強光照處理后卻能實現分解水同時得到H2與O2。進一步通過瞬態吸收光譜(TAS)、電子自旋共振(EPR)、時間分辨紅外-激發能量掃描譜(TIRA-EESS)以及理論計算(DFT)等多種表征手段發現,不同物相TiO2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巨大差異是由熱力學和動力學因素共同決定的。

      熱力學方面,銳鈦礦和板鈦礦相TiO2的價帶附近存在很多束縛態能級降低了其光催化水氧化的能力,當強光照處理逐漸消除這些束縛態能級后即可實現完全分解水產氫產氧,而金紅石相TiO2價帶附近無束縛態能級,價帶能級具有足夠的能力實現分解水;動力學方面,不同物相TiO2的氧化水過程經歷了不同的反應中間體路徑,銳鈦礦相和板鈦礦相TiO2的光生空穴首先氧化水生成羥基自由基,而金紅石相TiO2的光生空穴則經過超氧自由基的中間體物種,理論計算的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結果。對銳鈦礦和板鈦礦相TiO2而言,熱力學上價帶附近束縛態能級的存在使其水氧化能力降低,從而影響了動力學過程,導致光生空穴通過兩電子過程生成羥基自由基的反應中間體;而對于金紅石相TiO2而言,熱力學具有足夠高的能量氧化水,動力學上則經歷四電子過程的超氧自由基過程進而放出氧氣,熱力學因素和動力學因素共同決定了光催化分解水這一復雜的過程。該工作系統地闡述了為什么TiO2光催化劑在熱力學上完全滿足分解水的要求但是并不能實現分解水的原因,不僅推進了人們對光催化分解水機理的認識,而且該研究策略有望進一步推廣至其他具有實用潛力的半導體材料上。

       該工作是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翁羽翔研究團隊合作完成,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973”項目的支持。

    大連化物所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中取得進展

    相關文章

    日本7月進出口數據: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大增

    本周三,日本財務省公布了日本7月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日本7月出口增速略低于預期,同時出口量延續了下滑趨勢。這加劇了人們對日本經濟前景的疑慮,也令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的道路上出現更重的迷霧。日本7月出口......

    贈書|一看就懂的半導體:適合所有人的科技指南

    人類社會的飛躍性發展,從遠古時代的鉆木取火到現代互聯網的構建,再到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更新迭代,其背后都離不開技術支撐。而技術的力量,既有無形驅動力的推動,也有具象化的物質形態,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半......

    葉狀聚光器可大幅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

    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是一種利用光致發光材料將陽光轉化為可被光伏電池捕獲利用的裝置。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光子學雜志》上的論文,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葉狀LSC模型,可增強光子的收集......

    Nat.Chem.|人工光合成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海龍教授團隊聯合羅毅教授和江俊教授團隊在人工光合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Dynamicstructuraltwistinmetal–organicframeworksenha......

    3位留美博士創辦的這家半導體材料企業,上市了

    8月16日,由三位留美博士創辦的半導體材料科技企業——蘇州珂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珂瑪科技)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價8元/股,首日漲幅高達368.25%,首日報收37.46元/股,據此對應最......

    港科大團隊首創!加速鈣鈦礦電池商業化進程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首創一種手性構型的界面微結構,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創新界面概念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有助于加速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周圓圓教授(右)及......

    俄研發出新型半透明太陽能電池板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開發了一種將氧化銦錫透明電極應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可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并使其變得半透明。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太陽能材料和太陽能電池》雜志上。研究設定的任務是......

    開年融資第三輪,埃瑞微半導體為何受資本青睞?

    8月6日,半導體Overlay套刻裝備提供商——埃瑞微半導體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由卓源亞洲、金雨茂物聯合投資。據了解,這已是今年來埃瑞微半導體完成的第三輪融資,充分表明了資本市場對于該公司的認可......

    科學家發現具明亮基態激子的半導體納米晶體

    件 來自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一類具有明亮基態激子的新型半導體納米晶體。這一發現標志著光電子領域的一項重大進步,可能會徹底改變......

    基礎研究“試驗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一閃一閃,紅色激光不斷改變能量,一束束打到制冷機中的半導體樣品上。信號瞬間被捕獲。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一段段心電圖狀的激發峰,每個波峰,意味著一次電子和光子的碰撞。信號在哪?長什么樣?要找多久?位于南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