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祖國各地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13億人民的重托出席盛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的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10%。
溫家寶在回顧“十一五”以來的主要工作時指出,“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我國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施了兩年新增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其中,新增中央投資1.18萬億元。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占15.3%。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45億千瓦,其中水電9601萬千瓦、核電384萬千瓦。關停小火電機組7210萬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鋼鐵、水泥、焦炭產能。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529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里,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三廢”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
溫家寶指出,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等問題依然突出。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滿意。
溫家寶強調,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經濟的內在活力。
溫家寶說,“十二五”期間,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10%,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切實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顯提高基本農田灌溉、水資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溫家寶指出,今年政府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溫家寶說,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還需要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開展工業節能。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投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低碳城市試點。加快城鎮污水管網、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推廣污水處理回用。啟動燃煤電廠脫硝工作,深化顆粒物污染防治。加強海洋污染治理。加快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繼續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鞏固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完善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加快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應急等體制建設。
今年政府還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制,加強境外國有資產監管。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推進資源稅改革。
日前,第一屆面源污染治理與管控高峰論壇在云南大理古生村舉行。該論壇由“流域面源污染監測與負荷估算”“面源污染控制技術”“面源污染防治案例與政策”3個專題組成,專家學者深入討論了當前面源污染治理亟待解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任務。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繁榮,賦予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和“新動能、新優勢”,正在成......
霜降甫過,雄渾蒼茫的陜北黃土高原上,秋收即將進入尾聲,一些未采摘的山地蘋果園里紅艷艷的蘋果,在深秋的樹枝上愈發鮮紅耀眼,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的臉龐。這是糧果豐收的季節,更是讓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老......
臨地安防涵蓋低空安防、水下安防及跨域安防,是臨地空間中防衛、防護、生產、安全、救援等需求的多元化、跨域化、立體化、協同化、智能化體系。面向空天地海井網,涉及智能、信號、量子、材料、光機電等的交叉。對國......
10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
一直以來,我國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節能減排,積極履行同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其中,我國的對外投資在不少方面對全球減排有所助益。首先,我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減少了這些國家的碳排放。我國對外投......
國家統計局8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以2014年為100)為598.8,比上年增長35.4%。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首席統計師何強表示,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
31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598.8,比上年增長35.4%,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實現穩步成長,經濟活力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國家統計局統計......
“越是處于行業低谷期,企業越應苦煉內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以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這是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對鋼鐵企業的期許。當前,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并將其列入國家......
8月4日,在“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現場,全國117所高校的247件作品進行了創意與實力的終極比拼。最終,廈門大學的“‘藍’能可貴——雙碳目標下的海洋能發電裝置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