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樁長達18載的訴訟,關乎3萬多亞馬遜雨林區域土著居民利益;這是一場跨越美國、厄瓜多爾兩國法院,能源巨頭雪佛龍公司與厄瓜多爾政府和民眾你來我往、你爭我奪的拉鋸戰。95億美元的天價污染罰單雖已開出,但原被告雙方無一滿意。隨之而來的漫長上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的介入,都將令案件的走向愈加難。
法官開出天價罰單訴訟雙方均表不滿
石油開采似乎常常躲不開生態風險、環境災難的“泥沼”,而石油巨頭們也為由此衍生而來的污染索賠案“頭疼不已”。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因牽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不得不設立200億美元賠償基金(其中已支付約34億美元),而殼牌石油公司也曾在尼日利亞深陷巨額環保賠償糾紛……
2月中旬,又一針對石油巨頭的天價環保罰單浮出水面:厄瓜多爾法官尼古拉斯·扎姆布蘭諾作出裁決,全球最大能源公司之一———美國雪佛龍公司需為其收購的德士古公司在厄瓜多爾亞馬遜雨林地區造成的長期嚴重環境污染負責,污染罰單合計95億美元。
具體來說,雪佛龍首先需支付86億美元的罰款(其中60億美元用于清理遭污染的土壤和水源,14億美元為當地建立醫療系統,8億美元用于受污染患者的治療費用,其余部分用于恢復原生植物物種、建立供水系統和彌補當地文化所受破壞),與此同時還需向大約3萬名當地土著居民組成的原告團支付等同罰款額10%的賠償金(大約8.6億美元),兩者累計總金額約95億美元。裁決還明確要求雪佛龍公司應在60天內于厄瓜多爾開設第三方托管賬戶,用于向受害者發放賠償金。
至此,這一耗時長達18年的案件才算得到一個初步結果。但毫無疑問的是,厄瓜多爾法院的判決絕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新的、更加糾結的開始。因原被告雙方均對這一95億美元的判罰不滿,顯然都無意完全接受這項裁決。
雪佛龍———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能源巨頭,在裁決后立即做出反應,其發言人羅伯森態度強硬地聲明:“厄瓜多爾法院的判決不合法、無法履行,這是一場欺詐,也違背合法科學證據。我們堅信勝利會站在正義的一方,會親眼看到詐欺犯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承擔責任。”
無獨有偶,原告方首席律師巴勃羅·法哈多也對裁決結果同樣“憤慨”,表示對罰金金額“不完全滿意”,認為“賠償數額遠比不上雪佛龍在厄瓜多爾造成的破壞”,并稱他們正在商議是否上訴。據悉,法庭指定的專家團最初建議的罰金金額為273億美元,約是此次判定金額的三倍。
昔日錢袋成“心病” 18載訴訟輾轉美厄
實際上,這場天價賠償案最初的涉案公司并非雪佛龍,反而是它曾經的對手———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
1964年至1990年,德士古與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組建了合資企業,在厄瓜多爾北部熱帶原始雨林中開采原油。當時德士古占有合資企業40%的股份,所承擔的工作正是油田開采。26年間,德士古共開采了17億桶石油,賺了個盆滿缽滿。
1993年,大約3萬名厄瓜多爾土著居民將德士古公司告上了美國紐約州地區法院,指控其在油田開采期間向2000多平方英里的雨林和沼澤地區的數百個池塘肆意傾倒石油廢棄物,致使158億加侖含有重金屬和苯等致癌物質的有毒廢水滲透進了亞馬遜熱帶原始雨林中。由于常年賴以飲用、盥洗和捕撈魚類的水源變質,遭污染區域居民流產、頭痛、胃病、癌癥以及皮膚病的發生率大大高于平均值。據專家小組向法庭提交的證據,僅癌癥一項就致死1401人。
2001年10月,雪佛龍以390億美元兼并了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德士古,也一并“繼承”了這一令人頭疼的官司。無論是之前的德士古公司,還是后來者雪佛龍,均抗告官司應該在厄瓜多爾本國審理。有分析指出,被告方之所以不計錢財與時間,誓把官司挪個地兒,是因為當時厄瓜多爾政府與美國企業關系尚好,遂冀望于在厄審理能得到“較為圓滿”的結果。
2002年8月,在提出抗訴十年后,此案果真輾轉移交給了厄瓜多爾法院。2003年,該案正式在厄瓜多爾法庭開審。據不完全統計,自雪佛龍接手德士古留下爛攤子后的十年間,為徹底甩脫這一最大的“心病”,曾花費不止數千萬美元,然而最終也未能如愿,還是得面對95億天價罰單的窘況。其間,為了搜集證據,雪佛龍甚至曾導演無間道,雇用“臥底”拍攝厄瓜多爾官員會議內容,試圖證明厄法官受賄。遺憾的是,其中一名“臥底”后被發現是毒品走私犯。
能源巨頭揚言上訴海牙法院介入仲裁
目前,面對著約95億美元的判罰,雪佛龍公司提出了強烈的異議,稱將上訴且不會履行賠償,同時希望說服美國法院和海牙法院相信這是原告律師和厄瓜多爾陪審團聯手制造的一起勒索事件,而雪佛龍公司只是勒索案中的無辜受害者。他們還堅信美國和國際法庭的判決先例會禁止執行此次厄瓜多爾法院的裁決。
雪佛龍辯稱,德士古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與厄瓜多爾達成“和解”協議,一次性支付4000萬美元的清理費用,從此免除所有索賠責任。對此,原告方表示當年議定的清理工作并未全部完成,且雪佛龍與厄瓜多爾政府的“和解”并不妨礙原告作為第三方提出訴訟。
此外,雪佛龍還認為,德士古并非雨林嚴重污染的罪魁禍首,稱曾與之合作的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在德士古撤出厄瓜多爾后造成的污染才是當地居民屢屢患病的“元兇”。
雪佛龍律師團還質疑原告律師和法庭指定的專家小組,稱他們涉嫌操縱厄瓜多爾法院案件審判系統,意圖從此次索賠中詐取數十億美元。目前,雪佛龍公司已向紐約一家法院反控原告律師,指控其欺詐及蓄意勒索,并控訴厄瓜多爾政府違反美厄貿易協定。
2月早些時候,雪佛龍公司還將該案提交給海牙常設仲裁法院(ThePermanentCourtofArbitrationatTheHague)申請仲裁。海牙方面已經下令,要求厄瓜多爾政府暫緩執行任何針對雪佛龍的裁決,直到作出仲裁為止。
這場曠日持久的訴訟案件,最終結果將走向何方,目前還未有定數。不過,根據厄瓜多爾法律,在初步上訴結果出爐之前,被告方雪佛龍公司無須履行法院的裁決。而上訴過程不出意外將又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厄瓜多爾雨林中的幾萬名無辜受害者,還將為遙遙無期的賠償繼續等待。
小資料
厄瓜多爾總統拉斐爾·科雷亞指稱雪佛龍公司是一個“跨國惡魔”,而厄各界名流也紛紛同意這一觀點。雪佛龍公司則稱他們并不是什么惡魔,而是被敲詐勒索,是不公正的受害者。孰是孰非,通過以下數字,可見一斑。
自1993年至2011年,本案輾轉美厄兩國法院,耗時18年,關乎3萬多名生活在雨林中的厄瓜多爾土著居民的利益。相關報告顯示,超過158億加侖的有毒廢水已經滲入了厄瓜多爾的土地以及亞馬遜河流中。遭污染區域居民流產、頭痛、胃病、癌癥以及皮膚病的發生率大大高于平均值,僅癌癥一項就致死1401人。
厄法庭指定的專家團最初建議的罰金金額為227733億億美元,最終裁定金額合計95億美元,約為此前核定金額的三分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雪佛龍2010年一年的贏利就達191億美元。
2023年8月25日,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FDA與厄瓜多爾簽署合作協議,以加強進口蝦的安全性。8月24日,美國FDA與厄瓜多爾海鮮監管局簽署了監管合作協議(RPA),以加強對美國市......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1月20日,厄瓜多爾農業部向OIE報告稱,厄瓜多爾發生一起新大陸螺旋蠅蛆病疫情。此次疫情發生于厄瓜多爾洛斯里奧斯省金薩洛馬縣,于1月15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
9月19日至29日,應智利大學、厄瓜多爾天主教大學、哥倫比亞羅薩里奧大學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推動與這些國家在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智利期間,張濤訪問了......
據美國聯邦公報消息,2019年9月19日,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發布2019-20096號文件,允許進口厄瓜多爾新鮮燈籠果。根據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已經確定,......
中國石油“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經營已有25個年頭。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建成了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構筑起橫跨我國西北、東北、西南和東部海上的四大跨國油......
當2015年5月PaolaAyala決定減少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學研究并且花大部分時間呆在Yachay理工大學時,她知道這是一場賭博。后者是一所新成立的位于厄瓜多爾北部農村地區的機構,據估計擁有1......
2016年9月20日,厄瓜多爾發布G/TBT/N/ECU/327通報,擬修訂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衛生法規草案。其目的是為了建立食品添加劑的衛生要求。法規草案適用于食品添加劑在生產、儲存、分發、進口和銷售過......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月11日宣布,2015年12月30日,中國石油與美國雪佛龍公司合作開發的川東北天然氣項目羅家寨高含硫氣田A井組投產。羅家寨(含滾子坪)氣田開發建設是一期工程,年生產能力30億立......
厄瓜多爾《宇宙報》11月25日報道,厄國家衛生監管部門Arcsa宣布,截至11月18日,全國市面70%以上的食品飲料均已更換包裝。今年上半年,Arcsa頒布規定,要求食品飲料生產廠商在包裝上用不同顏色......
美國州法院周二裁定,厄瓜多爾法院2011年因亞馬遜雨林拉戈阿格里奧地區的大規模環境污染事件對石油巨頭雪佛龍作出的數十億美元罰款裁決中存在詐騙和其他犯罪行為。在長達497頁的裁定書中,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