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技是推動醫學發展的根本,通過建立醫學科技評價體系,有助于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和高效利用,從而達到造福百姓的終極目的。
12月30日,2015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在北京揭曉,從排行榜綜合排名中看,相比去年,位列前三的醫院并沒有變化,分別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在榜單發布之后,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代濤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對最新出爐的榜單進行了解讀。
健康界:每年關于醫院的各種排行榜眾多,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如何提升公信力?
曹雪濤:別人的榜單側重醫療質量,我們則關注醫院的科技成果,希望從科技影響力的角度評價醫院。科技影響力覆蓋了人才隊伍建設、硬件設施、承擔國家大型科研任務等,立體呈現各醫院的科技實力。
代濤:榜單堅持全面性和系統性,建立從科技投入、科技產出和學術影響等多個維度構建科學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并以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為分類依據,以學科為評價單元深入開展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評價全部基于數據,并創建了包含海量數據的基礎數據庫,對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整個流程進行標準化管理,執行嚴格的數據核查機制,以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健康界:醫院提高科技影響力有哪些難點?
曹雪濤:經常有人說"會做科研的不會看病,只會看病的不做科研",我認為這是偏見,對醫院科技實力進行排名的目的就是要醫院提高臨床救治水平。科研水平不僅是發表了多少篇論文,而應是以臨床發展為目的的具體體現。一名醫生如果沒有科研,很難與國際交流,無法從醫師轉變為醫學家,也不可能從主任醫師成長為教授。
我不認為科研就是讓醫生拿著試管搞基因實驗,真正的科研就在病床邊。當然,如果不具備做科研的條件還要硬做,這也是錯誤的,科研要踏踏實實,不要學術造假。如果一名醫生去年做了1000例手術,今年做了1200例,這意味著沒有沒有任何提升,倒不如只做600例,用剩下的時間做科研,通過創新的手術方式,提升手術治療效果,使臨床與科研相互促進。
健康界:為何二線城市上榜醫院很少?
曹雪濤:實事求是講,二線城市醫院的醫生在眼界和救治水平上,確實與一線城市大醫院醫生有差距,發達國家也面臨由于區域發展不同,醫療水平不同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國家要加大對二線城市醫院科研投入,醫院也要建立臨床學科實驗室,并引進人才配合臨床醫生做科研,從而提升實力。
健康界:榜單未來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曹雪濤:目前有些醫院的科技項目由于渠道和時效等問題被遺漏了,因此我們需要組建網絡系統,在榜單制作期間請醫院提交相關科研成果情況。通過渠道的暢通、指標的完善和數據來源的全面,讓榜單更加具有影響力和公信力。
健康界:眾多醫院上榜是否說明中國醫院核心競爭力相比過去有很大提升?
曹雪濤:非常肯定地回答"YES!"前不久在"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健康峰會"上,《柳葉刀》雜志主編就曾對我說:中國臨床醫學水平進入了無法想象的快速階段。用他的話講,中國已經成為《柳葉刀》雜志的第三大投稿國家,僅次于美國和英國。
雖然我國醫生在臨床上的引領性和獨創性不多,但《柳葉刀》雜志主編的話也表明了我國在醫學科學研究的投入已經逐漸顯現出效果。
綜合性的大學排行榜始終充滿爭議,矛頭指向排行榜的評價體系,近年來也有一些國內外大學陸續宣布退出大學排名。6月9日下午,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中新教育舉辦高考系列直播第三場。軟科大學排名創始人程瑩,英......
SMARCC1(BAF155,SRG3)作為SWI/SNF復合物的核心成分之一,在激活晚期炎癥基因以應對微生物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SMARCC1調控炎癥先天反應的機制尚不清楚。2023年2月15......
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癥反應源于對自身成分的異常免疫和炎癥反應,有助于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癥性疾病。RNA結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RBPs)是免疫細胞發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主要......
在11月15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超級算力大會(ChinaSC2022)上,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清華大學教授陳文光、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PavanBalaji研究員和瑞士蘇黎世實驗室Tors......
2022年10月10日,愛思唯爾發布“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的第四版,超過8300名中國科學家入榜。“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依照學者科研產出、GoogleScholarMetrics期刊評分、H指數、成果......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曹雪濤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任命林尚立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任命陳雨露為南開大學校長。免去陳雨露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職務;免去茍仲文的北京2022年冬......
RNA結合蛋白(RBP)在癌癥發展和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需要進一步確定可能作為癌癥治療靶點的促腫瘤RBP及其伴侶。2022年7月20日,海軍軍醫大學曹雪濤團隊在SignalTransductio......
曹雪濤宗琪琪攝6月21日,南開大學舉行2022屆本科畢業典禮。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叮囑畢業生胸懷偉大理想、投身偉大事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創新之我,筑就新時代的偉大征程!當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
最近,關于“世界大學排名”的新聞,屢屢登上網絡熱搜。先是國內首個引入SCI“洋指標”的南京大學,有了新動作。南京大學黨委日前公布的一份通報文件明確提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社會貢獻與科研產出的重要標準,也是“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的關鍵指標。自2017年起,依據財政部、科技部建立的報告制度,我國高校與科研院所均要報送上一年度的科技成果轉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