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04 13:15 原文鏈接: 透析燃煤之痛:霧霾頻發,煤惹了多少禍

      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燃煤會帶來排放,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調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呼吸之痛”迫在眉睫,煤炭又不得不用,“燃煤之痛”如何解?

      燃煤對霧霾“貢獻”幾何?

      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污……對于霧霾的成因,特別是各類污染源的具體“貢獻率”,仍然莫衷一是。即便“排名不分先后”,燃煤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誘因之一。

      “實時監測發現,重污染條件下,燃煤污染的累積非常快,特別是采取機動車限行、工業停產限產等應急措施后,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百分比顯著減少,但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卻大幅增長,成為霧霾的主要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說。

      環保部分析,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

      從觀測數據看,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特別是城鄉接合部與廣大農村地區的原煤散燒,是導致近期華北地區大范圍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直言,河北治霾的癥結正是產業結構重型化、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消費占比高達80%,污染嚴重。

      在河北農村,每年耗煤量約4000萬噸,一些農戶使用高硫、高揮發的劣質煤,導致冬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

      重霾發生后,環保部連續派出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督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的落實情況,結果卻不容樂觀。督查發現,華北地區散煤污染治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達37.5%。

      “少用煤”是大勢所趨

      我國能源結構過度依賴煤炭,從這組數據可見一斑:2014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出現15年來首次下降,但總量仍近40億噸;《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全球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降至30%,而當年我國煤炭消費占比卻高達66%。

      “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還停留在將近100年前世界能源結構的水平上。這種差距的確令人憂心忡忡,但也意味著空間和機遇。”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說,“APEC藍”或“閱兵藍”的常態化可以通過努力實現,關鍵在于決心和措施。

      我國已經明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達到20%左右。同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近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也釋放出“控煤”的信號: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推進重點地區煤炭減量替代。嚴格控制煤炭新增產能,原則上從2016年起3年內暫停新建煤礦項目審批。

      但是,能源結構的調整絕非朝夕之功。我國煤炭資源總量占一次能源資源總量超過90%,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明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既有經濟性的考量,也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短期難堪大任,發展壯大和清潔替代尚需時日。

      曾經深受霧霾困擾的英國,能源結構調整也延續了數十年。“英國用20年的時間使石油替代了20%的煤炭、用天然氣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最終使煤炭占能源結構的比例從90%下降到了30%。”黃曉勇說,結構變化的背后是能源生產、消費、技術、體制的深刻變革。

      “用好煤”是現實之舉

      “這兩年入冬,村委會都會集中聯系供煤商挨家挨戶送煤,居民憑證優惠購買優質煤,政府有補貼。”北京市朝陽區咸寧侯村居民任興告訴記者。

      沒錯,就是在北京,也有居民需要燒煤取暖。既然現階段煤炭仍然不得不用,那么,如何“用好煤”自然成為關鍵。

      一方面,“用好煤”是指要用“好”的煤。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商品煤的質量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近日表示,要嚴格限制高硫、高灰劣質煤生產使用。對尚未開發的高硫、高灰煤,要暫停煤礦項目核準,已投產的要減少產量,立足就近銷售,不得長距離運輸。

      另一方面,“用好煤”是強調“好好用煤”,真正做到清潔高效。

      “我國燃煤造成的環境問題主要是7億噸的散燒煤,散燒煤關系供暖、供熱,關系民生,其最佳的替代就是電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咨詢中心專家左前明說,發達國家將80%以上的煤炭轉換為電力,而我國只有50%,要進一步提高電能的消費比例和電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例。

      專家認為,實施電能替代、集中供熱,能有效防止劣質煤散用,解決污染排放監管和控制的難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余春平介紹,我國目前燃煤發電除塵、脫硫和脫硝效率分別達到99.9%、95%和80%以上,污染控制水平遠超其他煤炭消費行業,若進一步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可以達到甚至低于燃氣發電的排放限值。

      煤改電、集中供熱等工作正在推進,但由于成本和交通等條件限制,一些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不得不使用散煤,想辦法讓百姓用上優質煤就成為重中之重。

      目前,一些地方正大力推廣潔凈型煤,與傳統散煤相比,燃燒后產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都可大幅減少。河北計劃到2017年全省各市縣主城區及周邊農村居民用煤和農用煤全部實現潔凈型煤配送,農村燃煤清潔利用和替代90%以上。

      但型煤的推廣并不容易。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河北,潔凈型煤每噸售價800多元,而較便宜的普通散煤才300多元。政府對型煤補貼則看財力狀況,有多有少,少的300多元,部分居民自擔費用仍高于散煤使用成本,這還不算需要重新購置燃煤爐具的成本。此外,不少居民對于型煤這一新事物接受度較低,認為其“貴又不好燒”。

      左前明認為,有效推廣潔凈型煤的應用,一方面,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補貼機制,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也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

    核能供熱,“零碳”供暖……看今年冬季減碳新特點→

    今天(15日),我國北方地區開啟了新年度的供暖季。實際上由于前段時間部分地區出現了雨雪降溫等惡劣天氣,有的地方已經提前供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使用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資源、精準控溫、減碳降碳成為今年供暖......

    華北電大校長楊勇平:能源結構調整至少需要數十年

    編者按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

    我國天然氣須構建更多元進口格局

      在中國能源結構轉型期,天然氣是目前替代煤炭的最佳選擇。2010年起我國不斷增加天然氣進口,但由于進口來源過于集中,在進口量和進口價格上較為被動,我國天然氣進口正在承受著一定的供......

    我國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持續擴容,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加快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煤炭消費比重下降8.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

    多省市明確年度量化考核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攻堅期

    近日,河北、吉林、陜西等地陸續部署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其中,河北明確年度主要污染物降低目標值;陜西將鐵腕治理霧霾列為環保頭號工程。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在各級部門綜合治理下,大氣污......

    央視:供暖季里大氣治理攻堅戰怎么打?

    解說:京津冀下降25%,長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60微克。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能完成嗎?據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

    霧霾專家: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是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

    藍天保衛戰決勝能源調結構用風電光電替代燃煤

    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從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再到栽培作物的土地,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與環境的關系卻陷入一種越來越緊張的尷尬境地。“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效果顯著(圖)

    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4日發布的一份評估報告稱,1998-2013年,北京持續采取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對改善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全球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創造了值......

    透析燃煤之痛:霧霾頻發,煤惹了多少禍

    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