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07 10:47 原文鏈接: 治理城市病需推進城市綠色發展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不良癥狀,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就業困難、住房緊張、貧富兩極分化、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

      筆者認為,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治本之策在于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應把握以下5個措施。

      一是以空間均衡發展治理城市無序開發和人口過度聚集。要嚴格控制特大城市規模,增強中小城市承載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必須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市工作必須同“三農”工作一起推動,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工業用地、交通設施用地、綠地等主要用地要有適宜的比例,促進城市內部空間的優化布局。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科學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實現緊湊集約、高效綠色發展。采用美國式的大城市無序蔓延發展,會成倍增加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壓力;采取德國城市均衡布局的發展模式,會成倍節約資源能源消耗和減少環境壓力。在規劃管理體制上,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為空間均衡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以綠色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提升城市活力和競爭力。綠色經濟發展政策主要包括可持續規模政策和有效配置政策。可持續規模政策就是要實行土地、水、能源總量控制政策,以地定城,以水定城,堅持集約發展,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有效配置政策則是要大力推進工業、交通和建筑三大領域的節能減排。同時,給自然資產定價,向自然資產再投資,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承載能力。

      三是以共享發展促進城市社會公平和和諧發展。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等領域配套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中低收入階層住房問題。

      四是以環境可持續發展創造優良的城市人居環境。要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要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防止城市攤大餅式擴張。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要加強和完善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大氣、固廢和污水治理能力。

      五是以文化可持續發展治理千城一面和促進城市特色。加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保護自然景觀,傳承歷史文化;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安全地生活;人們留在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治理城市病,需要攻堅克難;轉向綠色發展,需要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共同努力;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則需要將綠色發展措施落到實處。

    相關文章

    中方向聯合國贈送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召開,中方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實現糧食安全、陸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

    重磅!2022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發布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舉行。會上,中方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報告》聚焦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出版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封面蘭州大學供圖近日,《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綠色催化專家智庫(以下簡稱“智庫”)理事長何鳴元擔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向全球開放共享

    依托中國科學院建設運行、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數據正式面......

    首期全球全健康指數重磅發布

    9月17日,2022浦江創新論壇“低碳與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在滬舉行。600余位低碳生態發展研究領域的院士專家通過線下線上參與論壇,共話低碳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當天的論壇上,上海市科委二級巡視員......

    可持續發展衛星觀測聯盟成立

    在9月6日舉行的2022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由我國7家單位聯合發起的可持續發展衛星觀測聯盟正式成立,旨在充分發揮空間對地觀測的優勢和潛力,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提供數據......

    2022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北京舉行

    在全球首個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專業科技機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英文簡稱CBAS)成立一周年之際,2022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9月6日至8日在北京舉......

    聯合國海洋科學促可持續發展十年中國委員會成立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19日消息,“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中國委員會成立會議19日在北京召開。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落實,第72屆和7......

    城鎮可持續發展重點專項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通知

    關于“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2022年度指南通過首輪評審的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