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12 14:08 原文鏈接: 能源行業中的供給側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供給側改革眾說紛紜。那么具體到能源行業,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又該如何開展?

      為何進行能源供給側改革

      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從刺激需求的“三駕馬車”談起,詳述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起因,對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與定位。簡言之,供給側改革是相對于我國原有以刺激需求為主的經濟政策而言,將關注點放在供給側,一方面通過供給結構的調整,縮減傳統消費的過剩產能,滿足升級需求和新興需求;另一方面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摒棄原有的以消耗資源為主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發展新的以提質增效為主的精細型經濟增長方式。其中的供給側,并非狹義的商品生產環節,而是在到達消費者之前的生產、運輸、分銷等所有環節,供給側所有環節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個不斷循環運作并與其它系統交互影響的供給子系統。

      能源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面臨著經濟活動中的普遍問題,同樣需要供給側改革。當前,能源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能源供給結構不合理,高比例煤炭消費造成環境污染。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一次能源煤炭占比近70%,盡管大部分以轉化為二次清潔能源電力的方式消費,但囿于煤炭清潔技術尚在研制及推廣使用階段,同時火電生產中對排放的管制尚無法一步到位,煤炭消費仍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2、火電利用小時數下降,煤炭轉化為電力產能過剩。煤炭作為我國能源供應結構中的主力軍,價格大幅下滑,使火電發電成本相應下降,大大增加了火電的競爭優勢。但火電利用小時數逐步下降,2015年已達到36年來的最低水平,說明火電設備開工率不足,產能嚴重過剩。

      3、石油仍是交通運輸行業能耗的主要來源,新能源機動車保有量不足。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需求持續增加,預計到2023年共計超10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占80%。汽車尾氣成為當前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而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則因制造技術不成熟、充放電的不便利性等問題發展緩慢。

      4、水能、風能、光能儲量相對豐富,但富集區與需求區逆向分布。盡管國家制訂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上網政策,但由于整體經濟形勢放緩,富集區當地電力需求不足,電力輸送網絡架構配置不合理,外送渠道受阻,棄風、棄水、充光現象嚴重。尤其是冬天,由于涉熱電力負荷主要由火電提供,西北基地的棄光、棄風現象嚴重。

      顯然,上述問題是能源行業“供需錯位”導致的結構性失衡,其中盡管有能源資源稟賦分布不平衡的因素,但主因首先是能源開發、輸送等整個供給系統規劃不全面,其次是能源行業內各種能源運作系統之間及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的轉化系統交互單一,再次是能源行業與交通運輸、制造業等其它行業之間供給系統與需求系統的不協調。

      如何開展能源供給側改革

      要解決能源行業存在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完善能源供給規劃,促進多類型能源的相互補充與供需系統的協調發展,需要應用前瞻性視角、系統性思維來思考包括能源生產、運輸、消費全行業在內的廣義能源系統運作問題,明確能源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所在。

      一、培育發展能源新興需求

      要開展能源供給側改革,并不是只關注能源供給問題,同時還需要關注能源需求問題,促進能源供需的全方位平衡。

      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強調,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而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一文也明確了新消費的引領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供給側改革實際上是對供應管理的變革,其中的“供”是對升級需求和新興需求的“應”答,關鍵點在于以“供”“應”“需”。因此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起步措施就是對升級需求和新興需求的培育和引導。具體到能源方面,需加大對服務品質消費、綠色節能消費等的培育,促使能源用戶產生更多的服務、信息、節能、品質需求。能源用戶發出新型能源需求信號,而供應側在接收到此信號后會相應給予應答,例如對于綠色用電需求,按電力綠色等級分類進行電源接駁;對于節能需求,收集分析用戶用能相關數據設計綜合能源管理方案。

      通過滿足諸如此類的新興能源需求,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電能替代和清潔替代,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現能源供給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變革。

      二、建設廣義能源互聯網

      通過建設廣泛意義的能源互聯網,利用能源互聯網的融合、開放、平等、協作特性促進能源利用體系內各能源供給子系統的協調運作。

      自從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戰略以來,由于人們對能源與互聯網的結合方式認識不一,相應的也就出現多種能源互聯網的定義。其實不管如何定義,有一點是公認的,能源互聯網絕不是能源與互聯網的簡單加合,也不是單純包括一種能源的電力互聯網,而應是廣泛意義上的能源互聯網,即能夠實現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的,能源與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體系。其中多源互補,指的是包括石油、燃煤、天然氣等一次能源之間以及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之間的交互補充;而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指的是能源被消費之前的的開發、輸送、儲存與利用等環節之間的相互協調。在這種交互補充和互相協調的過程中,能量流和信息流有序地雙向流動,從而達成能源供給子系統的整體平衡。

      通過建設廣泛意義的能源互聯網,以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構建一張縱橫交錯的能源供給網絡,加強網絡內能源供給各環節以及不同能源的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相互協調,形成有效供給,滿足綜合能源需求,實現整體供需平衡的能源供給側改革目的。

      三、完善能源市場建設

      要開展能源供給側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原則,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堅持市場主導原則的要求,指出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對于能源行業,由于能源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其中尤其是電力還具有公共事業屬性,電力行業屬于自然壟斷行業,在市場建設方面一直步伐相對落后。但是加快構建一個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市場,無疑是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大重要任務。這主要是因為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能夠將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減少人為干預,真正實現提質增效的目的。這也正是能源行業迫切需要的變革,其中電力行業以一系列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頒布揭開了構建電力市場的序幕,放開屬于競爭環節的發電側和售電側,引入多元化社會資本。此外,最近風電光電標桿電價的降低,也為促進新能源參與深度市場競爭奠定了基礎。而綜合能源企業的出現則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以市場化手段促進了多種能源優化組合、互為補充。

      只有促使市場競爭機制、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引導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新能源競爭能力,調整能源供給結構,同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借助能源精細化管理實現能源可持續性發展的目的。

      四、加強能源整體規劃引導

      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任何舉措的制訂與執行都離不開政府作用的發揮,加強規劃引導是能源供給側改革中政府當仁不讓的職責。

      我國在清潔能源供給與消費上天然存在著逆向分布的特征,因此要實現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必須解決清潔能源當地消納能力不足以及無法大規模向外輸送的難題。此時,就需要樹立“頂層設計”的系統性思維,摒棄原有“各自為政”單純“擴張保供”的能源發展思路,對現有的能源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以體制創新促進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從而促進能源系統的良性循環運行,為能源行業注入持久活力。

      因此,要開展能源供給側改革,需要針對各地能源分布特點、用能情況以及社會經濟條件,把能源發展與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發展統籌協調起來,進行整體結構框架設計,推動能源消費與能源供給良性互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共同出力,能源供給結構調整與發展模式變革協同共進,從而建立能源系統與信息系統有效耦合的能源互聯網絡體系,從根源上解決能源行業現存的結構性失衡問題。

    相關文章

    氫能交通面臨著重大的機遇下一步發展要注意三個方面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石海平)5月23日,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開幕式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氫能交通是國家對氫能支持力度最大的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歐......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效率顯著提升

    據英國《自然·能源》雜志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組國際聯合團隊報告成功制造了鈣鈦礦/硅雙層單片電池。在室外條件下,雙面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超出任何商用硅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這也是首次通過實驗清晰證明了雙面......

    減緩與適應—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交流會在京舉行

    近日,在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民促會在京召開減緩與適應—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交流會,共話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能源基金會策略傳播高級項目主任荊卉在致辭時指出,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

    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光熱發電迎來規模化良機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結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盡快落地一批光熱發電項目。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

    事關萬億級市場國家能源局定調

    4月12日,國新辦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要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任務,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

    “碳酸鋰跌到10萬/噸以下不是不可能”!重磅言論引爆論壇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廣州能源所完成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驗收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新型“人造樹葉”能源轉化率創新紀錄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總計1078.5萬!山東能源研究院采購6種儀器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