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3-14 08:23 原文鏈接: 核泄漏事故初步確定為4級造成局部性危害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稱,污染標準值為每小時500微西弗。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劃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銫137會造成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目前,國際核事故按嚴重程度分為零至7級。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級低于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和1986年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美國三里島核事故被定為5級,當時由于制冷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定為最高級7級。當時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導致8噸放射性物質泄漏,直接污染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萬人受到輻射。

      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顯著不同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有15厘米厚的不銹鋼護罩保護,爆炸發生后的視頻畫面顯示,1號機組的混凝土保護體頂部和墻體消失,但反應堆不銹鋼護罩沒有受到破壞。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并沒有安放在密閉容器內。此外,法國核安全局12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爆炸是“化學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與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語。

      7個機組已全部接受處理日本東北部海域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后,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7個機組反應堆自動停止運行。其余3個機組當時按計劃接受保養,未處于運行狀態。

      截至13日,7個機組狀態如下:第一核電站內,1號機組正在注入海水冷卻、2號機組等待排氣減壓、3號機組注入海水冷卻;第二核電站內,1號、2號和4號機組均在等待排氣減壓,3號機組已經成功冷卻。

      日本媒體建議核電站周邊民眾避免外出,外出時用面罩或濕毛巾護住面部。

      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稱,核電站爆炸后,核輻射水平已大幅降低。

      福島兩座核電站附近轉移17萬人

      日本著手應對核輻射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可向日本提供技術協助———日本方面12日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正評估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反應堆堆芯狀況,準備向核電站周邊民眾發放碘片,應對核輻射。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聲明說,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已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核電站爆炸事件,“正評估反應堆堆芯狀況”。

      ■ 向民眾發碘片降低傷害

      日本政府告知國際原子能機構,打算向福島第一核電站與第二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碘片,以降低可能出現的核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核反應堆內核裂變可產生放射性碘。一旦發生核泄漏,放射性碘可能被核電站附近居民吸入,引發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癌。服用碘片可防止人體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輻射傷害。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后,數以千計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輻射患甲狀腺癌。

      國際原子能機構重申:“如果日本政府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向日本提供技術協助。”


    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正“部分泄漏” 19名醫護人員受到核輻射

      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10公里的福島縣雙葉厚生醫院12日晚接收了90多名從養老院轉送來的市民,在為他們進行檢查和護理時,發現他們都受到了核輻射。醫護人員立即幫他們脫去附著了放射性物質的外衣,并進行緊急去污處理,但19名醫護人員也由于這些市民身上的放射物質受到了核輻射。

      另外,截至昨晚,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已有11名員工被送往醫院,他們都是連日在核反應堆旁徹夜工作的技術員,其中一名已確認遭受核輻射,送到醫院時,從他身上測出的核輻射污染程度已超過了規定標準。

      部分民眾發泄不滿

      伴隨憂慮,一些日本民眾開始質疑政府的應災能力。同時,有人借助網絡發泄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的不滿。

      “我沒法相信東京電力公司。”一個署名合志田貫(音譯)的網友在日本“米克西”社交網站上說。名為帕帕的網友認為,即便這次事故不會演變為切爾諾貝利核泄漏那樣的大事件,能源運營商也應當盡一切努力將事故對民眾的傷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路透社解讀,民眾對東京電力公司表達強烈不滿與公司有“前科”不無關聯。2002年,這家日本最大電力供應商的總裁及其他4名主要負責人因偽造核電站維修數據引咎辭職;2007年,這家公司再曝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丑聞。

      ■ 核電站周邊民眾應避免外出

      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曾呼吁核電站附近居民保持冷靜,承諾政府將“盡全力不讓任何人出現健康問題”。

      日本政府把福島第一核電站人員疏散范圍由原來的方圓10公里上調至方圓20公里,把第二核電站附近疏散范圍由方圓3公里提升至方圓10公里。國際原子能機構說,日本正從兩座核電站附近轉移17萬人。

      日本媒體建議核電站周邊民眾避免外出,外出時用面罩或濕毛巾護住面部。

      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稱,核電站爆炸后,核輻射水平已大幅降低。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否認核輻射會立即威脅附近居民健康,稱風會把放射性物質刮向太平洋。

      鏈接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是為以一致方式迅速向公眾通報核設施所發生事件的安全重要性而設計的一個簡單分級表,按嚴重程度分為0至7級。

      ■0 級(偏差)(deviation),無安全重要性的事件。

      ■1 級(異常情況)(anomaly),超出經批準的運行范圍,但不涉及安全措施明顯失效、污染顯著擴散或工作人員受到過量照射的事件。

      ■2 級(事件)(incident),這類事件涉及安全措施雖明顯失效,但仍具有足以繼續處理進一步故障的縱深防御能力,和(或)導致工作人員所受劑量超過法定劑量限值和(或)導致在設計中未預見的廠區內存在放射性因而需要采取糾正行動。

      ■3 級(嚴重事件)(serious incident),屬于小事故,此時僅有最后一層縱深防御仍然有效,和(或)涉及污染現場嚴重擴散或對工作人員造成確定性效應,和(或)放射性物質向廠外極少量釋放(即關鍵人群組劑量為十分之幾毫希沃特量級)。

      ■4 級(不會給廠外帶來明顯危險的事故)(accident without significant off-site risk),這類事故涉及裝置明顯損壞(例如堆芯部分熔化),和(或)一名或多名工作人員受到很可能造成死亡的過量照射,和(或)向廠外釋放的放射性物質使關鍵人群組劑量為幾毫希沃特量級的事故。

      ■5 級(給廠外帶來危險的事故)(accident with off-site risk),這類事故導致裝置嚴重損壞,和(或)向廠外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的放射性等效于數百或數千太貝可的碘-131,由此可能導致需要部分執行應急計劃中涵蓋的對策。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事故被定為5級。

      ■6 級(嚴重事故)(serious accident),這類事故涉及顯著量的放射性物質釋放,因此可能需要全面執行所計劃的對策,但嚴重程度低于重大事故。

      ■7 級(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這類事故涉及放射性物質的大量釋放,并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廣泛影響。1986年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定為最高級7級。當時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導致8噸放射性物質泄漏,直接污染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萬人受到輻射。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術語核安全和輻射防護系列2007年版)相關為從日本核電站事件中汲取教訓德國將全面檢查境內所有核電站日本強震影響多座核電站,致使一座核電站放射物質泄漏,在德國引發爭議。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說,政府正密切關注動向,探討是否可以從日本核電站事件中汲取教訓,并宣布德國將全面檢查境內所有核電站。

      ■ 召集專家會商核能議題

      默克爾當天召集多名內閣部長和專家,會商核能議題。

      會商的動因,是日本承受強烈地震和海嘯,東北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反應堆冷卻系統失靈,致使反應堆溫度和壓力升高,放射物質泄露。


    當地時間12日,福島縣警察戴著防毒面具開車巡邏。

      會商結束后,談及日本方面核電站出現的狀況,默克爾說,“我們會盡可能從日本發生的事件中學到東西,今后幾天以至幾個星期將密切追蹤(對這些事件)的分析結果。”她說,“我們知道自己的核電站所處的安全狀況。”

      默克爾當晚宣布,德國將全面檢查境內17座核電站的安全標準。

      ■ 核能必須充當“過渡技術”

      默克爾先前表示,德國需要核電,至少現階段,核能必須充當其他可再生能源成熟前的“過渡技術”。

      去年10月,德國通過新版能源法,同意將現有17座核電站的運行時間平均延長12年。其中,1980年前建造的核電站延長運營8年,近期建造的核電站延長14年。

      默克爾的前任曾經承諾2021年以前關閉所有核電站。

      德國一些民間機構認為不應延長現有核電站運行,政府應著手推進能源發展方向轉向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德國新版能源法承諾不再新建核電站。在德國的一些歐洲鄰國中,新建核電站的設想沒有遭遇過多阻礙。

      ■ 在野黨呼吁放棄核能發電

      一些反對黨人士包括綠黨領袖認為,盡管德國不像日本那樣多發地震,但德國多座核電站無法承受地震襲擊。

      針對新版能源法,在野黨和一些民間組織12日在德國西南部巴登-符滕堡州斯圖加特市舉行集會,倡導綠色能源,呼吁放棄核能發電。

      核能爭議政治化因為定于兩星期后舉行巴登-符滕堡州地方選舉而加劇,促使德國副總理兼外長韋斯特韋勒提醒:日本在地震中承受數以千計人員傷亡之際,“德國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爆發一場政治辯論。”

      韋斯特韋勒說,德國的關注點應該是如何向日本提供援助,所以德國正向日本派遣更多專家。

      ■ 世衛組織昨針對日本核泄漏表示日本公共衛生風險似乎“相當低”

      本報訊(記者 宋旸) 世界衛生組織昨天表示,日本核電站放射物泄漏造成的公共衛生風險似乎“相當低”,但世衛醫學專家已經做好準備,一旦日方發出請求,他們將前往協助。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哈特爾說:“目前來看,公共衛生風險可能相當低。我們知道外泄的輻射量很少。”

      在地震中受到損壞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2日發生輻射外泄。

    相關文章

    秦山核電基地平均能力因子位列全球第一

    1月1日,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基地迎來“開門紅”——該基地9臺核電機組2023年度平均能力因子達到96.8%。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已公布的數據,該業績在全球擁有6臺及以......

    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打開核電發展新空間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業示范工程日前圓滿通過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

    7.6級大地震后,日本核電站情況咋樣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日本地震,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

    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綜合報道,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石川縣警察本部當地時間1月2日上午5時宣布,地震造成該縣共6人死亡。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

    又出事!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工人遭放射性物質污染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工信部: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加速期已然來臨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福島首輪核污染水排海結束,又預計第二輪?網友怒了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9月11日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從當地時間8月24日下午1點03分啟動,到9月11日中午12點15分結束,首輪累計排放量為7788立方米”。東電稱,預計......

    探訪福島核電站內部|東電:除排海外沒考慮過其他辦法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

    中國對于食品中銫的檢測竟然沒有日本嚴格?看看真相如何

    8月24日,日本不顧全世界的反對,一意孤行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對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由于人們對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的食品安全熱烈關注,2023年2月初日本福島鱸魚中放射性元素銫137......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