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25 17:12 原文鏈接: 頁巖氣退燒,兩桶油也喊“日子不好過”

       需求下降、招標難啟、投資萎縮——曾被各方投資者無限看好的頁巖氣開發到了退潮的時候。

      來自廣東的商人張甲(化名)常年在四川從事商貿業務,三年前經朋友介紹,他參與投資了一個位于西南地區的頁巖氣區塊。盡管事先已有心理準備,但該區塊至今沒有實質利好出現的局面還是讓張甲的心里涼了半截。

      張甲參與投資的區塊即是國土部在2012年年底公開招標出讓探礦權的頁巖氣區塊之一。這輪公開招標吸引了83家企業參與招標,最終產生了19個區塊16家中標企業,其中中央企業6家、地方企業8家、民營企業2家。

      這19個區塊的探礦權都將于2016年1月18日到期。到期時間臨近,各家企業將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幸的是,大多數的中標者都跟張甲的境遇類似,中標的頁巖氣區塊尚未出現可量產的跡象,對于其區塊的前景充滿未知。

      《能源》記者從各方采訪得知,與第一輪中標企業未完成承諾的勘查投入類似,第二輪中標企業幾乎也都沒有完成承諾的投資。國土資源部已開始對二輪中標區塊勘查進行審查,審查期限延長三個月至4月18日。

      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此前對頁巖氣的開發難度似乎都有所低估。面對更具挑戰的未來,這批頁巖氣的淘金者們將何去何從?但普遍的共識是——人們對頁巖氣的開發已經更加理性,狂熱的淘金潮已經開始褪去。

      完不成的投資

      國土部要求年均勘查投入應達到每平方公里3萬元人民幣及以上,鉆達目的層的預探井等鉆探工程量最低應滿足每500平方公里2口。按照第二輪中標企業的標書,19個頁巖氣區塊在3年的勘查期內將投入128億元的資金。

      探礦權到期時日漸近,是否完成勘查目標和投資金額是各界最為關注的問題。

      在獲得頁巖氣探礦權的新興企業里,《能源》記者采訪的多位企業負責人均表示,該公司并未完成勘查目標或投資金額,但均強調稱該公司的情況并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不過,他們各自給出的原因并不相同。

      “我們未完成投資承諾的投資金額是有客觀原因的,因為三年前頁巖氣的打井等勘查費用較高,如今成本已經下降了許多,所以我們完成了要求的工作量,只是沒用那么多的資金。”某位中標的民企內部人士對《能源》記者說,“我們希望國土資源部能把工作量的完成視為勘查投資的完成。”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國企相關負責人并不同意該說法,他表示:“主要是因為當時所有企業投標時報的金額太高了,導致現在我們大家都完成不了,與成本下降的關系并不大。同時,標書中也沒說明只要完成工作量就行,估計到時候國土部還是會懲罰未完成投資的中標企業。”

      在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中,中國華電集團中標5個區塊,是中標最多的企業。其后,成立中國華電集團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專司頁巖氣開發。該公司總經理謝春旺對《能源》雜志記者說,華電目前已形成了物探、地質、鉆井、測錄井、壓裂、試氣等50多人組成的頁巖氣專業隊伍,專攻頁巖氣。目前正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積極推進所屬區塊頁巖氣勘探開發。

      至于華電方面是否完成了承諾的投資金額,謝春旺并沒有直接回答,他說:“華電目前完成的比例基本是按照進度推進的,其中我們還配合貴州省國土廳的頁巖氣資源調查工作,自主投入了2300萬元地質調查資金。5個中標區塊三年勘查期到期后,我們按照招投標的承諾,依據投入比例留下一定面積的潛力區塊,其它的則按規定退出。”

      據本刊記者了解,目前國土資源部內部尚未確定對于中標企業未完成勘查投資金額的如何處罰。勘查合同在1月18日到期后,國土部將花三個月時間去總結、審查中標企業完成承諾工作量的情況。同時,由于頁巖氣勘查活動的形象進度和付款進度往往差別較大,因此將有可能會參照審查第一輪中標企業的考核做法,按照簽訂合同為依據統計完成工作量的情況。

      國土資源部方面尚未公開評論此次頁巖氣中標企業的整體成績,但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日前在一次公開會議上印證說,過去國內開發頁巖氣的一個單井成本在1億左右,現在已經下降到5000萬。

      盡管成本已降低,但“現在我們招標的這21個區塊可以說是讓中標企業非常為難,為難在哪?”張大偉說,“因為前期政府對那些區塊并沒做多少工作,只是做了一些簡易的調查評價。現在這些中標企業在替政府做前期的地質工作。”

      “兩桶油”也不好過

      對于新進入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企業來說,能否成功開發出頁巖氣是最重要的,而這個重要目標能否達到至今并不明了。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氣體清潔能源發展報告2015》,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頁巖氣產能達到32億立方米。其中,中石化在重慶涪陵區塊開鉆頁巖氣水平井131口,完井112口,實現分段壓裂82口,投產75口,形成年產2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能。中石油在四川威遠-長寧和昭通鉆井96口,完鉆井41口,建成產能7億立方米。國研中心研究員郭焦鋒預計,到2015年底全國頁巖氣總產量有望達到50億立方米的規模。

      但由于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長較慢,傳統油氣企業已開始主動放緩開發的節奏。據中石化股份公司副總地質師、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金之鈞介紹,中石化原計劃2015年底實現3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量,但主要受到天然氣市場的抑制,這個計劃很難完成。

      為何新興企業與傳統石油公司在開發頁巖氣方面差距巨大?除了進入的時間早晚之別,不少業內人士以及新興企業的內部人士,均把矛頭指向了頁巖氣區塊的資源稟賦差距上,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上游領域的壟斷體制。

      前述某國企負責人憤憤不平地表示,國內資源稟賦好的頁巖氣區塊都在兩大油企手里,拿出來招標的區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資源條件都不是很好。頁巖氣探礦權雖然已經公開招標了,但仍未成為常態化,在現有情況下,新興企業未來也很難達到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開發產量。

      張大偉也坦言,現在招標出去的區塊開發效果不太好。“這都是因為我們拿出來招標的區塊都是比較差的區塊。這些區塊都是空白區域,是石油公司看不上的。那為什么不把好的區塊拿出來招標呢?究其根源則是體制上仍有限制。”

      作為新興頁巖氣企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對于資源情況不佳和體制限制的問題,華電方面對此深有體會。謝春旺說,進入頁巖氣產業后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市場的不開放,目前的開放程度太低,而且頁巖氣的絕大部分優質資源都已在傳統油氣企業的登記區內。如果遲遲不能出臺頁巖氣礦權出讓的統一標準,那么新進來的這些企業就將很快消失了。

      第三輪招標難產

      此前,國土部分別于2011年6月和2012年10月舉行了兩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從2013年起,就不斷有消息稱第三輪招標即將出爐,但時至今日,何時推出第三輪招標的確切消息尚未出現。

      第三輪招標為何難產的原因眾說紛紜。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土資源部試圖從傳統油氣企業手里拿出一部分資源稟賦較好的區塊,然后再對其進行招標。比如,可能會從華北地區選一些已登記區塊,看能否拿出來公開招標。

      除了優質區塊拿出來的難度較大之外,國土資源部內部還有一些顧慮尚未處理好也是第三輪招標難產的原因之一。國土資源部一位官員曾私下對《能源》記者稱:“我們的本意也是想盡快推出第三輪招標,但前兩輪招標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一些配套的政策法規還有待完善,綜合各種因素來看,推出第三輪招標的條件一直沒有成熟。”

      其實,比頁巖氣本身勘探開發難題更難解決的是,國內天然氣市場的整體疲軟對頁巖氣開發企業的積極性打擊更大。在此情況下推出新一輪招標,恐怕響應者并不多。2015年10月國土部對新疆的常規油氣區塊招標時,投標情況比起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就冷清了不少。

      “中國的能源目標已從保證供給轉變為調整結構。如果將來推出頁巖氣第三次招標,我預計民企積極性仍然不會太高,因為開采成本太高,利潤太少。”中海油前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此前稱。

      不管第三輪招標何時啟動,更多企業進入頁巖氣開發領域應該是大勢所趨。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建議說,新進入企業開發頁巖氣有幾大風險要考慮,首先是資源風險,即投標的區塊到底有沒有可開發的頁巖氣,如果勘探很長時間后發現沒有資源,這個風險對于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其次,市場因素是新進入企業需要考慮的第二大因素。特別在目前油價下跌、氣量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要確保開發頁巖氣有可以消納的市場空間之后,再去參與投標比較穩妥。

      堅守還是離開?

      對于已經進入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新興企業來說,三年探礦權到期后,就到了選擇堅守還是離開的時候了。

      根據相關規定,新興頁巖氣企業獲得探礦權后,前三年為第一個勘探期,在國土部認可勘探程度情況下,可以再延長2年,企業也可以自己決定按程序退出。在延長的兩年內,如果再有突破,還可以再延長2年。這總共7年的周期是國家現有規定可能的最長勘探期。

      《能源》記者采訪的新興企業均表示將繼續堅守頁巖氣領域,但也有曾經中標的企業已將礦權轉讓給其他企業,而這些轉讓出去的企業或許在一開始投標時,就已做好了拿下區塊后轉讓給他人并從中獲利的打算。

      華電的態度則是繼續勘探開發頁巖氣區塊。謝春旺說,未來其實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找氣,應該會有所突破。第二個階段就是看經濟可比性,開發出頁巖氣后,要看經濟性則是至少四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業內專家對未來更多的頁巖氣探礦權招標持樂觀態度。羅平亞說,中國頁巖氣開發本身起步就晚,還處在成長發展期,某一地區的開發有問題不代表整個就有問題。第二輪招標時比較匆忙和急促,很多細節沒完全考慮好,也沒有做好準備。要是未來再招標的話,應該會有更好的成效。

    相關文章

    凱萊譜完成數千萬元C+輪融資,提速創新臨床產品轉化

    近日,杭州凱萊譜精準醫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萊譜”)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重慶渝富旗下生物大健康投資平臺參與。這是凱萊譜自C輪融資后,于2022年內完成的第二筆融資。本輪融......

    新冠題材降溫新冠題材還值得投資嗎?

    今天,A股市場的炒作脈絡出現了重大變化,新冠題材降溫,新冠題材還值得投資嗎?新冠主線大幅回落,尤其是檢測相關的個股跌幅更大前期最強的一條主線,也就是圍繞新冠展開的題材炒作明顯降溫,這也是大盤震蕩調整的......

    種源強則農業興!為何種子行業投資機會值得如此重視?

    12月6日,農業種子股開盤沖高,敦煌種業快速拉升封板,神農科技、農發種業、荃銀高科、萬向德農等跟漲。消息面上,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采購脫......

    2022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哪家強?

    11月29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正式發布《2022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研究報告》。研究從政務服務能力、投資活力、要素吸引能力、基礎設施支撐和生態環境五個維度構建賽迪縣域投資競爭力評價體系,對全......

    招行原行長田惠宇被“雙開”案涉“投資理財”

    五個多月被查的招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在國慶長假結束后宣布被“雙開”。2022年10月8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經查,田惠宇身為長期在金融領域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喪失理想信念,背離初心使命......

    蜜雪冰城在IPO前官宣了一輪20億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

    看了蜜雪冰城的招股書,才明白5塊一杯的奶茶讓蜜雪冰城的小日子過得多甜蜜。對比上半年虧了2.54億的奈雪,苦追盈虧平衡的喜茶,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再一個,我見識少,沒見過這么摳的公司。員工持股平......

    趙玉龍:為頁巖氣開發配一把“萬能鑰匙”

    從18歲踏入西南石油大學成為一名石油工程專業學生,到18年后學生們交口稱贊的師長,西南石油大學研究員趙玉龍一直“不走尋常路”:在油氣藏勘探開發研究領域,他選擇了一條當時鮮有人走過的道路——非常規油氣開......

    總投資約1340億,這個半導體項目投資計劃敲定

    當地時間9月13日,印度大型跨國集團Vedanta與蘋果主要代工廠鴻海集團簽署了兩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投資1.54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339.83元)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建設半導體項目,用......

    哲源科技獲近億元A輪投資,用于“計算醫學”平臺升級

    近日,北京哲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英文名:PhilRiversTech,以下簡稱“哲源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行資本以及泰雅資本領投,海金格醫藥等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計算醫學”平臺......

    眼科產業鏈為黃金賽道,市場空間廣闊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眼科行業有望迅速擴容。“十三五”時期,各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2021年4月,教育部等15個單位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