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27 15:24 原文鏈接: 《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今年3月1日起,《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以地方立法形式推進大氣治理。

      在過去一年中,《條例》經過3次審議修改,期間還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通過網絡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召開立法聽證會。

      幾經完善后,今年1月,在河北省“兩會”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獲高票通過。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蘭翠說,《條例》是以新《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為基本依據,按照“源頭管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全面規范。

      《條例》共8章93條,對政府及其部門責任、各類污染源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區域協作機制等進行了規定。仔細翻看《條例》,記者看到,在93條規定中,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和法律責任占了47條,超過一半。措施嚴、標準嚴、處罰嚴、問責嚴,使《條例》成了河北史上最嚴的治霾法律法規。

      措施嚴:

      33條措施涵蓋所有涉氣污染,煤炭消費要實現負增長

      “《條例》最重頭部分是第三章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全章有33條,占了整個規定的1/3還多。”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告訴記者,這些治理措施,分別從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以及其他污染防治五方面著手,對河北大氣污染防治做了詳盡的規定。

      “從污染因子看,33條治理措施囊括了PM10、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常規大氣污染物治理,同時對揮發性有機物、二噁英、重金屬等污染防治也提出了治理要求。”陳國鷹解釋說,從污染源看,既囊括了點源污染治理,又包含了面源污染治理,無論是治理的深度還是治理的廣度都有新的突破,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河北,《條例》治霾措施之嚴史無前例。”

      河北是用煤大省,燃煤消耗量巨大,削減燃煤總量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中之重。記者翻開《條例》看到,在燃煤污染治理中,以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為目標,河北提出,設區市應將不低于城市建成區面積80%的范圍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禁止原煤散燒,不得新建燃燒煤炭、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設施等。

      此外,《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同時,還提出要加強農村燃煤污染治理,加快淘汰低效直燃式高污染爐具,嚴禁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爐具等。

      “河北是重工業大省,工業污染排放對大氣污染貢獻大。結合河北實際,《條例》用了9條的篇幅對工業污染防治措施進行了細化,其中提出了不少創新性舉措。”河北省環保廳巡視員王雅君舉例說,比如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大氣重污染企業,實行階梯排污收費、差別信貸、差別水價、懲罰性電價等措施;對工業生產中的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排放和有毒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等的排放,《條例》首次進行了規定,具有很強的前瞻性。

      揚塵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是河北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為有的放矢地治理揚塵污染,《條例》做了許多詳細規定,如礦產資源開采、加工企業應當采用減塵工藝、技術和設備,企業料堆場應當按規定進行封閉,不能封閉的安裝防塵設施或者采取其他抑塵措施等。

      “在機動車尾氣治理上,《條例》首次提出要推動區域機動車排放污染監管協同,增加了對機動車集中存放地大氣質量監督抽測和對行駛機動車的遙感監測內容。”王雅君說。

      “《條例》的另一亮點是對生活類大氣污染源提出了新要求。”河北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張志軍解釋說,比如,《條例》對煙花爆竹燃放以及露天燒烤等方面做了詳盡規定,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所在地人民政府劃定的禁止區域內露天燒烤食品,禁止在居民住宅樓等非商用建筑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油煙的飲食服務項目等;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枯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以及電子廢棄物、油氈、橡膠等產生有毒有害、惡臭或者強烈異味氣體的物質。

      標準嚴:

      重點區域與京津看齊,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要統一

      京津冀地區唇齒相依。鑒于大氣污染物的流動擴散特征,必須實施聯防聯控聯治,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理效果。為此,《條例》開辟了“重點區域聯合防治”專章,對京津冀地區在大氣污染上建立防治協調機制、區域聯動執法、信息資源共享、聯合科研開發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建立區域協調機制,“標準”向京津看齊。《條例》第61條規定,河北省人民政府應當與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其他相鄰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定期協商大氣污染防治重大事項,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措施的要求,開展大氣污染聯合防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河北省相關部門在實施產業轉移的承接與合作時,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本省有關產業結構調整規定和準入標準,統籌考慮與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其他相鄰省、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的協調。

      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要統一,“出拳”要協調。《條例》規定,河北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與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其他相鄰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建立大氣污染預警聯動應急響應機制,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開展聯合執法、環評會商,促進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通報可能造成跨界大氣影響的重大污染事故,協調跨界大氣污染糾紛。

      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水平,《條例》還規定,河北省應當加強與相鄰省、市、自治區的科研合作,共同組織開展區域大氣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政策、標準、措施等重大問題的聯合科研,以提高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水平。

      處罰嚴:

      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可按日連續處罰

      “《條例》之所以引起各界關注,還在于處罰非常嚴。這種嚴格不僅僅是針對企業來說的,很多法律責任條款實際上更與公眾密切相關。比如,原來我們見慣不怪的遺撒渣土、露天燒烤、焚燒秸稈等行為,等《條例》實施后,可能就要面臨處罰了。”張志軍說。

      張志軍表示,按照《條例》第87條規定,露天焚燒秸稈、落葉、枯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在禁止燃放區域或者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時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在人口集中地區對樹木、花草噴灑劇毒、高毒農藥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如果在運輸渣土、砂石、建筑垃圾過程中遺撒渣土,最少處罰2000元。如果情節嚴重,將會處以5000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不得上道路行駛。”張志軍說。

      記者注意到,對無證排污、超標排放以及偷排偷放污染物的,《條例》則給出了“按日連續處罰”權限,處罰上不封頂。

      《條例》規定,對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通過偷排、偷放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有以上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排污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關閉。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此外,在揚塵污染治理中,《條例》也給出了“按日連續處罰”措施。對于因排放大氣污染物造成損害的,《條例》規定,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不僅僅對排污單位處罰嚴,對監管部門同樣要求很嚴,會進行追責、處分甚至是追究刑事責任,《條例》也給環境監管部門戴上了‘緊箍咒’。”河北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高英華向記者解釋說,比如,《條例》第77條就列出了可追責、處分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的10種行為。

      記者看到,這10種行為分別為:(一)違反法律法規、主體功能區定位、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盲目決策,致使大氣環境遭受破壞的;(二)在職責范圍內對嚴重大氣污染事件處置不力導致嚴重后果的;(三)違反規定核發排污許可證的;(四)應當依法公開大氣環境信息而未公開的;(五)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六)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包庇的;(七)截留、挪用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八)對舉報不及時查處或者泄露舉報人相關信息的;(九)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大氣污染案件不移送的;(十)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條例》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上述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還明確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期內,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應當引咎辭職或者由其主管部門責令辭職。

      “處罰嚴,效果就會顯現。可以預見,《條例》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企業違法成本,震懾違法排污行為。”高英華說。

      問責嚴:

      約談、追責多管齊下,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究

      “《條例》不僅詳細規定了企業怎么治理大氣污染,做不到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也對政府的監管行為提出了明確要求,做不到,同樣要嚴肅問責。”高英華說,為了讓這個最嚴《條例》得到最好的落實,《條例》還以專章形式對“監督檢查”進行了規范。

      記者看到,與舊《條例》相比,此次出臺的新《條例》新增了“監督檢查”一章,在人大監督、政府考核、終身追究、約談制度、信息公開、不良記錄以及加強對環評等中介機構的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在人大監督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采取執法檢查、質詢、詢問、代表視察等方式,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監督。

      在考核約談制度上,《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下級相關部門“進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地區,約談當地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約談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

      環境執法可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大氣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大氣污染,有關證據可能滅失或者被隱匿的,可以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有關設施、設備、物品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

      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條例》規定,對在落實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責任過程中不履職、不當履職、違法履職,導致產生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

      建立環境污染“黑名單”制。《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大氣污染防治不良記錄制度,將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并拒不改正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列入不良記錄名單,向社會公布。當事人對被列入不良記錄名單有異議的,有權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當事人履行相關義務或者改正違法行為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應當將其從不良記錄名單中刪除。

      “不難看出,各項監督檢查措施的完善,為最嚴治霾《條例》中各項治理措施的落實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高英華說。

    相關文章

    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甘肅大氣污染“冬防”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2023年甘肅省大氣污染“冬防”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近日在蘭州召開。會議全面部署“冬防”各項重點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共同打好“冬防”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會議指出,深入......

    Nature新視角!氣溶膠減排如何影響喜馬拉雅降水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亞洲水塔——青藏高原的夏季降水居然會受到大氣污染治理的影響?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天軍的團隊,聯合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德國馬普氣象研究所和中國海洋大學的相關學者,揭......

    多地加快配備環境監測儀器!生態環境部發布加強大氣污染治理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2023年......

    553萬!大慶市生態環境局采購多種分析檢測儀器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230601]QC[GK]20230042項目名稱:生態環境局VOCs執法能力建設項目采購方式:公開招標預算金額:5,535,000.00元采購需求:合同包1(生態環境局V......

    工信部發布新公告,快看看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都有哪些?

    2023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該名單按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

    藍天保衛戰十年,中國畫出全球大氣治理最快曲線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

    大氣污染與兒童多動癥風險存在關聯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董光輝團隊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于云江團隊等,揭示了大氣污染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癥(ADHD)患病風險的粒徑效應,有望為大氣顆粒物控制管理政策和兒童健康政策的......

    VOCs治理重磅政策匯總:源頭替代+末端治理成主流?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專注出生缺陷防治,博圣生物亮相第4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

    2023年4月14-15日,“第四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暨“《多囊卵巢綜合征雄性激素質譜檢測專家共識》發布會”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群賢畢至,大咖云集,吸引了1000余名從業者和相關近......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